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顛覆!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開發或將成功

顛覆!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開發或將成功

如果一個人身體里的「垃圾處理站」出了問題,身體的各項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大腦里,垃圾累積得多了,腦子就會變得「遲鈍」,比如阿爾茨海默病。研究顯示,β-澱粉樣蛋白(β-amyloid,Aβ)的過度產生以及清除不足是誘發AD發病的關鍵因素。

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開發靶向清除大腦中Aβ的藥物。然而,如君所見,99.9%的試驗都以失敗告終,阿爾茨海默病絕對是藥物研發的一個大坑,耗費了數千億美元,卻依然沒有有效的治癒手段。而今,峰迴路轉,由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澱粉樣蛋白β寡聚體(不是斑塊)才是阿爾茨海默病真正的致病物質,不僅如此,他們還開發出能夠靶向並抑制這些小的有毒寡聚體的合成肽,可以在早期阻止β澱粉樣蛋白聚集。相關研究在線發表在《PNAS》雜誌上。

β澱粉樣蛋白長期以來一直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疑點,因為異常水平的蛋白質會在患者的腦細胞之間形成破壞性斑塊。但旨在降低澱粉樣蛋白水平的藥物試驗屢屢未能拯救人們的大腦,批評家們甚至質疑,對該領域的進一步投資,無異於讓醉酒之人去路燈下尋找丟失的鑰匙。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差錯呢?科學不存在放棄,Daggett教授及其團隊決定從澱粉樣蛋白的堆積過程入手,以此找出其中的關鍵性環節。

顛覆!阿爾茨海默病藥物開發或將成功

澱粉樣蛋白 β肽 的圖示,其積聚到澱粉樣原纖維中,在阿爾茲海默病中形成緻密的澱粉樣斑塊

在該研究中,他們利用新型和傳統的光譜技術,觀察了澱粉樣蛋白β簇的各個發展階段,從單體到6、12-蛋白寡聚體再到斑塊,他們發現,在人類神經細胞系中,低聚物階段對神經元的毒性最大,換句話說,澱粉樣蛋白物質一旦堆積,早期便發揮出最大毒性破壞神經元,這與之前的斑塊學說截然相反。

研究人員還設計並製造了小型合成α片肽,每種肽僅由23種氨基酸組成,合成肽摺疊成髮夾狀結構,對細胞無毒。 但是合成的α片中和了人類神經細胞培養物中的澱粉狀蛋白β寡聚體,通過阻斷參與形成較大團塊的寡聚體來抑制進一步的聚集。

不僅如此,這些肽還保護實驗室動物免受有毒寡聚物損傷。 在來自小鼠的腦組織樣本中,研究小組觀察到用合成的α片處理後,澱粉樣蛋白β寡聚體水平下降了82%。而給試驗小鼠施用合成的α片24小時後,澱粉樣蛋白β寡聚體水平下降了40%。 在常見的實驗室蠕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阿爾茨海默病的另一種模型)中,用合成α片治療延遲了β澱粉樣蛋白引起的麻痹的發作。 此外,C. elegans蠕蟲在餵食表達澱粉狀蛋白β的細菌時表現出腸道損傷的跡象。而當科學家們用合成的α片處理餵食細菌時,這種損害就被抑制了。

「這是針對由有毒寡聚體形成的β澱粉樣蛋白特定結構,」Daggett表示。 「我們在這裡展示的是,我們可以設計和製造具有互補結構的合成α片,以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聚集和毒性,同時又能保持具有生物活性的單體的完整性。

Daggett教授的團隊正在繼續使用合成α片進行實驗,以設計出能夠更好地清除β澱粉樣蛋白β寡聚體的化合物。 對於目前的研究,研究人員還創建了一種新的實驗室檢測方法,該方法使用合成的α片來測量β澱粉樣蛋白寡聚體的水平。 他們相信這種分析可以成為臨床試驗的基礎,以便在阿爾茨海默症癥狀出現之前檢測人體內的有毒寡聚物。

參考文獻:

Dylan Shea el al α-Sheet secondary structure in amyloid β-peptide drives aggregation and toxicity in Alzheimers diseas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新的eDNA技術用於快速評估珊瑚礁
胡春明:7年,就為了一個「超級保溫瓶」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