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喬丹大學數據很一般,場均才17.7分,為何到NBA就這麼強?

喬丹大學數據很一般,場均才17.7分,為何到NBA就這麼強?

邁克爾喬丹,這是一個神一樣的名字,畢竟他是公認的籃球之神,他在NBA取得的成就和成績數不勝數,但是有人了解幫主大學期間的數據嗎?

今天就帶大家走進「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的NCAA,喬丹在NCAA一共打了三年,他的數據分別是:1981年至1982年,場均13.5分4.4籃板1.8次助攻。1982年至1983年,場均20分,5.5籃板,1.6次助攻。1983年至1984年,場均19.6分,5.3籃板,2.1助攻,三個賽季算下來場均才17.7分。要知道當年喬丹在NBA的數據,可是場均可以貢獻30.1分6.2籃板5.3助攻,2.3搶斷,NBA和NCAA兩者之間數據的差距非常巨大,喬丹為什麼會突然之間爆發,中間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會這樣呢?

第一,NCAA和NBA的規則不同,這也是主要原因,NBA採用的是24秒進攻,八秒過半場,第二次進攻改為14秒,當年NCAA採用的是35秒進攻,10秒過半場,所以超常的進攻時間和緩慢的比賽節奏,使得比分也非常低,所以每一場比賽差不多也就是五六十分的水平,緩慢的進攻節奏,確實影響了喬丹的進攻效率和得分水平。除了進攻節奏緩慢之外,還有就是比賽的時間有所差距,NBA每一節時間是12分鐘,一場比賽應該是48分鐘,球員有足夠的休息調整時間,而NCAA只有兩節比賽,上下半場分為各20分鐘,所以比賽節奏緩慢,再加上長時間的比賽時間,導致隊員們的體能流失,並不能打出非常高的數據,而且NCAA比NBA少八分鐘,八分鐘能影響不少得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停表的問題,這點NCAA和NBA也不同,當年的NCAA只有在比賽最後的兩分鐘才可以停表,罰球採取一加一總犯規超過七次的時候,罰進一球才可以繼續發第二球,當然如果犯規超過了十次了,那麼才可以獲得兩次罰球的機會,無形中有壓制了得分

最後進入NBA無論是訓練,飲食,都變得更加系統、更加科學,在大學期間打的籃球,講究的是最純粹的籃球團隊打法,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進入NBA尤其是喬丹那個時代,講究的更多是個人英雄主義、絕對的球隊核心,隊伍中的球星輝獲得大量的單打機會,所以大學聯賽和NBA完全是兩種概念,可以理解為一個是在打基礎,一個是在展現個性,這就是為什麼喬丹在大學期間數據並沒有那麼出色,但是來到NBA直接一個階段性爆發主要原因,總結下來就是:大學期間的比賽時間、比賽節奏、比賽規則、比賽打法都影響了最終的個人數據!

不過有一說一,在這麼多不利條件下,喬丹依然能夠在大學期間拿到17.7分,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數據了,喬幫主真的是很強悍!

編輯:蘇大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街球 的精彩文章:

跑步多久最為合適?不同人選擇不同速度,來對號入座吧!
跑步的時候為什麼會岔氣?記住這些,讓你跑得更遠

TAG:十點街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