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支80萬人的軍隊,成天只會「燒錢」,最後卻倒在自家武裝上!

一支80萬人的軍隊,成天只會「燒錢」,最後卻倒在自家武裝上!

軍隊乃一國之根本,尤其在帝王專制時期,對內鎮壓,對外征服,都要靠軍隊來貫徹統治意志,所以,當手下有一支能征善戰之師時,往往代表著國力強勁不可欺辱。

滿洲人入關以前是以部落的形式散居各處的,漁獵民族民風彪悍,可以上馬作戰,也能下馬殺敵,起初的八旗軍在努爾哈赤的訓練下,很快就讓明軍望風披靡,隨著戰事綿延,八旗軍已經掃蕩了塞外,連蒙古人也要俯首稱臣,於是,八旗又多了蒙古八旗,但這一支亦兵亦民的武裝也不過十幾萬,想統治上億子民的關內多少有些吃力,多爾袞率軍進入關內,也收編了不少漢人武裝,這些人構成了後來綠營兵的基礎。

直到雍正時期,軍隊仍在搞雙軌制,維持地方治安依靠綠營,如果搞不定才由八旗上陣,那時八旗依舊有戰鬥力,但隨著時間過去,進入關內的滿人迅速腐化墮落,跑馬圈地時個個變成了地主,經過兩三代人的轉變,這些人提鳥籠的技術要比跨在馬背上更擅長。

到了道光年間,隨著鴉片的傾銷,不管是八旗還是綠營早就已經沒了戰鬥力,可是朝廷卻要供養80萬人的軍隊,在幅員多達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維持統治,如此一來,八旗變成了只會燒錢,不會打仗的主兒,很多時候,軍營里壓根就沒有這麼多人,但每個月基層軍官卻能憑著空響領錢,許多當兵的在營區拖家帶口做起了生意,有上官來視察,才出點錢請些農夫假扮成士兵隨便操練一番,於是,上騙下,下騙上,大家就這麼湊合著過。直到大英帝國為了傾銷鴉片向大清開戰,才打爛了愛新覺羅家的迷夢,原來此時大清已無禦敵之兵,更無充餉之銀,雖然後來又組織了湘軍,淮軍,新軍,北洋軍,最後大清還是倒在了自家的武裝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志哥想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最奇葩「弱雞團」,大戰前夕官兵集體裝病,卻意外成精銳部隊
日軍覺得用騎兵打戰綽綽有餘,美國將坦克投入戰場後他們慌了!

TAG:志哥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