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鄭淵潔獨家回應:炮轟童書銷售泡沫,再次質疑進校售書

鄭淵潔獨家回應:炮轟童書銷售泡沫,再次質疑進校售書

4月16日至18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大星文化、作家榜經典文庫,全國獨家發布「第13屆作家榜」,該榜單首度發布「童書作家榜」:楊紅櫻以5600萬版稅登榜首,北貓、曹文軒、沈石溪等新老作家緊隨其後。

有網友因鄭淵潔未入榜單,質疑其皮皮魯圖書銷量。對此,鄭淵潔發微博長文公開回應,炮轟中國童書的巨大銷售泡沫。同時,他直指「中國作家童書榜」第三名曹文軒的2700萬元銷售所得和進校售書有關,並曬出了相關學校的征訂單圖片。

2016年,鄭淵潔在寫給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公開信中提到:「有些作家在書商的運作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25條,到中小學打著講課的幌子賣書,校方利用權威動員學生『自願』購書,數量巨大。」並稱,這種現象「近年已有席捲全國的趨勢」。信中還明確講到,江西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曾多次安排他在進校講課時售書。鄭淵潔在信中「呼籲作家不再去校園銷售自己的童書,給孩子自由選擇圖書的機會」。

為證實鄭淵潔的說法,4月20日下午,《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撥打了曹文軒的電話,但無人接聽。鄭淵潔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為了有理有據,這兩千字的微博他寫了5個小時,重點希望曹文軒和位居童書榜首位的楊紅櫻能曬出相關銷量的稅單。

《中國新聞周刊》:你最早是怎麼關注到作家進校賣書這個現象的?

鄭淵潔:十多年前,我的書在南方一家出版社出版,出了一段時間後,他們就跟我說「你可不可以到小學去教孩子寫作,或者跟孩子交流,講講閱讀」,我說「可以啊,這是個挺好的事兒」。去了以後我就覺得有點問題了,首先,他們不去省會、大城市,只去二三線城市或縣裡。

我覺得這麼老遠來了,應該講一兩個小時,孩子們也愛聽。但是他們就不讓,說你講二十分鐘就可以了,你要給賣書留出時間。我問什麼意思,他們就說,「也可以讓孩子買一些你的書嘛。」

陪我的人是出版社和當地新華書店的,講了一個小時,他們就給我遞一張紙條讓我立即結束,不能再講了。我就把這個紙條念出來,跟孩子們說「你看他們給我遞了這個紙條,你們是願意聽我講課,還是願意買書?」他們說願意聽我講課

我跟國外的童書作家交流,他們都特別驚訝,說這種銷售方式聞所未聞。他們說,童書作家應該去學校和孩子交流,但是絕對不能去賣書。因為去學校賣書是利用老師的權威,孩子是被迫的。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的童書作家基本上都默認這個事實嗎?

鄭淵潔:對,都知道,反正寫童書和出童書的人都知道。我是十幾年前發現了之後就不再去了。我就給時任教育部部長寫了封信,之後還是有所收斂,因為我發在了微博上。

後來他們就採用另一種方式:老師會跟同學說,這個周末讓你們爸爸媽媽去指定的新華書店買誰誰誰的書,買完以後書不要拿走,在書的扉頁上寫上你們的班級和名字。書店就把這個書交給來的作家,拉到他住的賓館去,作家在那兒簽完書,書店再把書收走,再送到學校去。所以,作家去學校講課的時候,現場是不出現書的。

假簽的情況也很多,作家就不簽了,出版社的編輯模仿他們的筆跡簽。這兩年我不提這個事兒了,就又非常猖狂了。

《中國新聞周刊》:這麼多年,這種方式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鄭淵潔:最重要的影響我覺得有三點:

首先,現在孩子的閱讀率是下降了,因為聲光電的東西特別多,比如電腦遊戲、手機遊戲、動畫片,所以接觸圖書特別少。那麼孩子接觸的第一本圖書就特別重要,如果第一本書孩子看著沒意思,他可能就永遠不再找書看了,如果第一本書非常有意思,是他自己選擇的,哪怕第二本書遇到不好看的,他也知道是有好看的書的,他自己會去找。但是作家進了學校,老師強迫孩子去買,一般是這樣,你買了才能去聽他的課,不買就不能聽,聽完下一周的作文題目就是我眼中的誰誰誰。

第二個危害,導致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群斷層,現在榜上凡是銷量靠前的都七老八十,就是我們這個歲數的。為什麼年輕作家出不來,出版社也可以把他們運作到學校去賣書啊,但是學校不認,學校說你給我弄來這麼一個二三十歲的我們都不認識,你還是給我找誰誰誰吧,所以這就是不公平競爭了。這些所謂的老作家去了學校,一個星期賣出3萬本書,一個月賣出6萬本,一年賣出去幾十萬本,銷量大了以後就導致年輕作家出不來。

第三個危害,就是回扣的出現。

《中國新聞周刊》:這幾年你都沒有提這個事,為什麼這一次再次發聲?

鄭淵潔:這個事還是挺偶然的。這次是作家榜頭一次設立童書榜,制榜人應該也覺得前面幾個人的數量比較大,想一一核實一下,為了保證這個榜單的準確性。他們就找到我核實我的數據,我無意中獲悉這個榜要把所有兒童文學作家集中在一個榜單上,我馬上就說我拒絕上榜。

其中有一個網友用比較不友好的語言,說我不敢回應這個,整天說你的書賣得多,實際上你連榜都上不了,榜上最後一名的年收入是150萬。我說你等著,我來寫一篇文章。

最近有上千個企業搶注了我的文學角色,包括皮皮魯和魯西西商標,經常維權我會出庭,我把《商標法》已經全文都背下來了,10151個字。我知道所有事在法庭上就是認證據,別的都不認,所以這篇文章寫的時候那就是要搜集好證據,寫了5個小時。

《中國新聞周刊》:你期望這個事情得到怎樣解決?

鄭淵潔:童書作家圖書最準確的銷量數據應該是稅單,但是如果他不是這個數量,(榜單)發出來以後他又不闢謠,就是等於認可了,那這種情況下就等於用一個虛數來為自己做廣告。但這個(關於稅單)還沒有人回應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網貸備案重啟,平台沒錢就失去資格?
遭「拘禁」7年小伙:逃跑過三回,抓回去遭鐵鍬把兒打腿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