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掌握這幾點,實用又美觀的日常茶席輕鬆get

掌握這幾點,實用又美觀的日常茶席輕鬆get

席,本是一種布置,因茶的介入,有了生命與氣質。

茶席,泛指茶事進行的空間,是為品茗構建的一個人、茶、器、物、境相融的美學空間,更是泡茶之人對茶事認識的體現。

愛茶之人都覺得能騰出一塊空間,布置一方專屬茶席,有個清凈的飲茶小天地,就是一種清歡和幸福了。

日常的茶席布置,怎樣才能既實用又美觀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茶席布置中席布、壺承、主茶器、公道、茶杯這五大部分的選擇與搭配。

這五大部分的底子打好了,自然事半功倍。

隨心與精心相伴

適用又悅心的茶席,定是飲茶人根據場地、喜好、功能等精心布置的。

可以是辦公桌上的簡潔實用,居家休閑的放鬆一隅,亦或是茶桌中的精緻藝術。

茶席布置看似隨心,其實有章可循,那是美學的規律,更是精心的探索。

美的東西自然能給人帶來感動,感動就是茶席美學的核心部份,也是最打動人的。

少與多相互轉化

剛開始布置茶席,往往會走入一個誤區,覺得不能讓茶席太空了,於是拚命把各種器具、擺件往上堆。

既怕在使用過程中因缺失某物件而造成不便,更怕席上之物不能充分體現自己的審美、品位和價值。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少則得,多則惑」,表達了中國傳統的審美理想。

在極簡主義美學中,提倡「少即是多」的理念。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帶來更豐富的東西。

雖是一方小小的茶席,其意境的表達可至無限遠。

色彩與季節相融

席布如背景,奠定了茶席的氣氛和基調。

根據季節來選擇相應的席布,使檯面就看起來煥然一新,心情也瞬間大好。

春夏,以綠、藍、白等冷色調為主,搭配青瓷、白瓷、青花瓷等既靈動又沉靜的茶器。

秋冬,以米、棕、黃、紅等暖色調為主,用紫砂、鐵壺、陶器、柴燒等造型樸實厚重的器物來搭配。

一張茶席單獨鋪設,簡單大方;兩張席搭配使用,是最常見的做法。

三張席疊加要注意色彩的層次和布局的錯落感。不宜超過三張席,否則視覺凌亂紛雜。

穩定與節制相輔

八十年代,台灣茶人用壺承取代茶盤,逐漸發展為干泡法,是極簡主義的衍生品。

壺承作既保持了檯面的乾爽,又可以有節制的淋壺。

淺盤或深碗,都是可用作壺承的器皿,既容易尋得,又利於展示壺的線條。

萬能與特別相成

主茶器是茶席的中心,也是茶席整體風風最突出的一部分,材質、大小、形制等直接關係到茶湯的香氣和韻味。

日常主茶器一般會選用用蓋碗或紫砂壺。

蓋碗被稱為「萬能」茶具,更方便觀察湯色,葉底,經濟實用,養護方便。

紫砂壺有著良好的保溫作用,能讓口感更穩定,茶香更濃郁持久,適合沖泡烏龍茶、黑茶、普洱等對水溫要求高的茶類。但具一定的吸附性,需小心打理。

實用與美感相隨

公道,又稱勻杯,分茶器,台灣地區稱茶盅,用以均勻茶湯濃度,並為客人分茶之用。

公道開口宜選大的,有利於注入茶湯,也要注意出水是否流暢。

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味。

用不同質地、顏色、形狀、大小、高低、厚薄的杯子來品茶,茶湯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氣質。

根據飲茶人數量、茶葉品種、和季節,來選擇適合的茶杯,是必備的功課。

只要你有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運用美的智慧,不管是辦公桌、客廳的茶几還是特製的茶桌,都能布置出實用又美觀的茶席。

發現美、運用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香入人心!這款易武玫瑰紅每一道茶湯都是愉悅的感覺!
一生故宮七十載 將紫禁城的故事娓娓道來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