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時候的統治者是怎麼看待腐敗問題的?北齊高歡告訴你

古時候的統治者是怎麼看待腐敗問題的?北齊高歡告訴你

北齊王朝是建立在北魏累累屍骨上的,北朝戰事頻發,動蕩不斷。北齊奠基人是高歡,高歡還是東魏權臣時,主持著東魏國家軍政大事,一方面是盼著這個國家越來越好,另一方面是可以為自己後代奪取天下打下好基礎。東魏的西邊有著一個西魏虎視眈眈,恨不能立刻完成統一,在南下蕩平南朝。

東魏國祚十分短暫,不過十七年,政治可以說非常腐敗,完全不像一個新生王朝,腐敗對朝野內外,從中央到地方官吏,已然是一種司空見慣,人們習以為常的情況,並沒有百姓想去上訴改變找個人作主,而是一味地順從。畢竟東魏是:天下皆黑,何來其白。

「文武在位,罕有廉潔」,達到極其稀少的情況,以敢言直諫聞名、任中書令的杜弼向主持朝政的高歡反映此事,要求進行「官員反貪污」行動,不然長此以往會出現亡國禍患。高歡表示地很淡定,直接說:「我知道我手下的文臣武將貪污腐敗已經很久,都成習慣定製了。不過我現在不能接受你這個治貪建議,因為東魏上下官吏家眷大都還在關西,也就是西魏宇文泰那邊,常受著西魏的威逼利誘。我這時候搞「廉政」,不是逼著他們往西魏跑嗎?這樣對國家不利,對我不利。」《資治通鑒》梁紀十三

在高歡眼裡腐敗、奸佞和邪惡,這都比不上下屬的忠誠。他們腐敗而已,只要忠心於我就行。幾年後,高歡出兵攻打西魏,試圖一舉蕩平他們。出征前夕,憂心國事(他忠心的是高歡)的杜弼再次找到高歡說:「朝中肆虐魚肉百姓的功勛權貴,他們都是奸臣,不利於國家的統治,萬望主公先解決他們再處理外患。」

高歡沒吭聲,轉身安排麾下士卒拉弓持矛拿刀站立兩旁,要杜弼從中間走過。杜弼走的直冒冷汗,渾身發抖,這時高歡才說話:「身犯鋒鏑,百死一生,雖或貪鄙,所取者大,豈可同之常人也?」這和上面的觀點類似,就是不反貪污腐敗,更將軍隊和功臣首要禁止區域,不能碰。

貪污橫行,吏治混亂,導致西魏十七年而亡,新生的北齊亦是二十八年亡國,短短時間歷經六帝。對他們來說,反腐是亡自己的統治,不反腐還能維持一下統治,亡國。

反腐是必須要有的,不然遺禍子孫,不僅要顧及眼前利益,還要看到未來利益。以史為鑒,明得失。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人說古啊 的精彩文章:

朱棣喜歡高大威猛、類自己的朱高煦,為何傳位給身有殘疾的朱高熾
朝臣剷除諸呂真的是為了匡扶漢室嗎?漢惠帝到底有沒有子嗣留下?

TAG:今人說古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