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44款手機銀行隱私政策測評報告

44款手機銀行隱私政策測評報告

大數據產業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時,用戶隱私也屢受侵犯。監管機構、企業、個人對隱私保護的關注度正逐步抬升,相關立法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2018年5月1日,《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以下簡稱《信息安全規範》)正式實施。作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儘管不具備法律效力和強制約束力,但《信息安全規範》明確了個人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共享的合規要求,為網路運營者制定隱私政策及完善內控提供了重要指引。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立法也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和起草。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國內手機網民規模快速攀升至2018年底的8.17億人,佔全部網民的比重高達98.55%,手機銀行用戶數也攀升至2018年6月底的3.82億人。作為與上億用戶直接交互的終端工具,手機銀行接觸到了更多的個人敏感信息,更易成為泄露個人信息、侵犯用戶隱私的「溫床」。 本報告根據《信息安全規範》中的相關規定,基於10餘個維度,對市面上44款手機銀行在App Store或註冊頁面兩個渠道發布的隱私政策進行測評,包括國有商業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A股或H股上市城商行、農商行(26家)。 測評結果顯示,國有銀行App制定的隱私政策最為符合相關規定,平均得分最高,其次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則相對得分較低。同時,在用戶註銷賬戶後對個人信息的處理方式、發生個人信息安全事件後銀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方面,44款手機銀行得分均較低,這也表明當前國內大中型商業銀行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依然有較大的改進空間。 以下是報告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壹財經 的精彩文章:

團貸網、紅嶺創投網貸巨頭隕落 P2P魔幻時代落幕?
汽車金融周報:投融資額超1.63億元 大搜車和中石油達成合作

TAG:零壹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