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郭台銘:如果我的孩子睡覺睡到自然醒,我隔天打斷他的腿

郭台銘:如果我的孩子睡覺睡到自然醒,我隔天打斷他的腿

" 剛創業時,我白天跟白班干,晚上跟夜班干,夜班散場還要連軸轉,實在撐不住,才把電話簿當枕頭,睡不了多久,大清早就又爬起來接著干。現在好像有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如果我的孩子面對工作存這種心態,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郭台銘說。

年營收將近 9000 億人民幣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是典型的草根創業家。到他成人,都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而家裡最好的傢具只是把藤椅。

郭台銘走上創業路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一個朋友找他幫忙,替一家外商找個塑料零件加工廠。必然是,半工半讀也才讀到船務專科的郭台銘,在航運公司實習時,就已經有了開工廠的想法。

當時,台灣的航運貿易越來越好,很多同學都學什麼幹什麼進入航運公司上班,但郭台銘逆向思考:沒有工廠哪來的貿易呢?開工廠才能發展出更好的事業。

這,就是郭台銘的實業精神。

在他的創業史里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精神:我每天工作 15 個小時

始終把事業排在第一

郭台銘認為,再好的題目也有失敗者,再不好的題目也有成功者,關鍵是精神。

創業家精神:

1. 要有狼性

遇困難一定把創業放第一,你的決策都要以創業為重要考量,要做一個創業家,必須要犧牲你自己的時間,把事業排在第一,那你的很多東西就必須往後排。

一年 360 天,一天 24 小時,你腦子就是想著說我必須要把這件事做成功,要把不必要的應酬拋諸腦後。我每天工作 15 個小時,誰想接替我的位置,誰就應該比我更努力。

只要談工作,就要有目標、有壓力。做任何事,一要有責任心,二要勇敢面對挫折與困難。人沒有天生的窮命和賤命,只有你如何地磨練自己;三要有決心,說到要做到。幹事業最重要的也是有決心,所謂創業精神,核心也是看有沒有決心。

" 剛創業時,我白天跟白班干,晚上跟夜班干,夜班散場還要連軸轉,實在撐不住,才把電話簿當枕頭,睡不了多久,大清早就又爬起來接著干。現在好像有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如果我的孩子面對工作存這種心態,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2. 要能找到協助你成功的資源

錢,現在對全世界創業者來講都不是難事,問題是拿錢後怎麼把產品開發出來,能上市。

3. 一定要了解市場趨勢

因為現在信息時代的傳遞非常快,你做什麼東西別人也都會做,所以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清楚,做事才會事半功倍。

學習:向偶像成吉思汗偷師

郭台銘的偶像是成吉思汗,還曾專門趕到內蒙古探訪成吉思汗後人,了解 " 一代天驕 " 及其子孫如何打到歐洲,統治當時世界已知版圖 80% 的領土。

成吉思汗的後人回答:太陽往哪裡下山就往哪裡打。冬天往西邊靠 " 南 " 打,因為北邊俄羅斯的大地冰天雪地;夏天往西邊靠 " 北 " 打,因為靠南邊的沙漠地區酷熱難耐。

成吉思汗的部隊每個人帶三匹馬,輪流背負,戰士在馬背上一邊日夜兼程,一邊睡覺休整,兵貴神速,給敵人措手不及、毀滅性的打擊。

郭台銘感慨:" 這樣的統帥和軍隊,如果不能征服世界,那人類發展的史詩就黯然無色了。"

郭台銘後來總結了成吉思汗的成功秘籍用於管理富士康:方向、時機和程度都要靠速度完成。競爭制勝,必須仰賴於速度和效率。經濟趨勢和國家政策可視為 " 順著太陽落下 ",邊建廠邊出貨如同 " 馬背上行軍 "。

也正是這樣,郭台銘才能迅速崛起為 " 全球代工之王 "。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

郭台銘是一手建造起鴻海帝國霸業的執行長,他看不得年輕人不上進,看不得事情沒效率。他認為,走出實驗室就沒有高科技,只有執行的紀律;執行力說穿了,就是看你有沒有決心。

在郭台銘眼裡,執行力是一種紀律、一種決心。在郭台銘的字典里,沒有 " 管理 ",只有 " 責任 "。帶人如帶兵的郭台銘相信,只有擁有一支負責的隊伍,充分發揮執行力,產品才能使客戶放心。

為什麼有的企業執行力不到位?郭台銘有自己的理解:" 對許多企業來說,任務像座山,永遠也做不完,加上人有惰性,執行的持續力會逐漸下降,會打折扣。如果領導不監督好,下面就沒有人主動去做了。"

郭台銘進一步解釋說,一個員工執行得差一點,不會影響到公司的大方向,因為他只負責一個小的方面;但是,每個人都執行不及格,就會影響公司的大戰略。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企業沒有執行力,缺乏速度、準度、精度的全面貫徹,這裡做得不行,那裡做得不夠好, 最後就失去了競爭力。

對派駐幹部訓話的時候,郭台銘一語點破 " 執行力 " 的要害:" 所謂執行力,就是速度、準度、精度的全面貫徹。"

一般來說,企業要想提高自己的執行力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

Tip1:溝通是前提。有好的理解力,才會有好的執行力。好的溝通是成功的一半,通過溝通,群策群力, 集思廣益,可以在執行中分清戰略的條條框框, 使企業執行更順暢。

Tip2:協調是手段。一塊石頭在平地上只是一個死物, 而從懸崖上掉下時, 可以爆發強大的能力。這就是集勢,把資源協調調動在戰略上, 從上到下一個方向, 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Tip3:反饋是保障。執行的好壞要經過反饋來得知, 通過反饋的數據了解產品銷售走勢或者市場佔有率等情況, 可以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促進更好地執行。

Tip4:責任是關鍵。企業的戰略執行情況, 應該通過績效考核來實現。從客觀上形成一種陽光下進行的獎懲制度,才不會使執行變成無用功。

Tip5:決心是基石。執行過程中意志不堅定、狐疑猶豫, 最終會喪失機會。一旦下定決心, 就專註執行,會讓執行開花結果。

領導力:像狐一樣機警

郭台銘認為,管理是最可以訓練出來的,好比一種工具,可以通過練習掌握。

當個好領導一定要親歷親為。親自做決策,感受成敗;親自操作,掌握技巧;否則,無法領導任何人。

在他看來,通常,領導者必須具備下面五個方面的基本能力:

Tip1:明確階段目標。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階段目標,人們就無法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就不會知道每一階段該達到什麼祥的目標程度、也就沒有一個衡量工作成就的標準。

Tip2:團隊設計。團隊創建必須以目標為標準,根據目標對團隊進行組織安排。團隊設計要考慮能力與目標一致、要根據目標選配不同特徵、能力的成員進行組合。

Tip3:共同奮鬥。士氣是一群人追求共同目標,持久地、首尾一貫地協力工作的群體能力。高昂的士氣是高水平工作的一個先決條件,沒有了它,共同奮鬥的現象是不會出現的。

Tip4:合理建構現代人力資源。領導不是數量規劃,而是素質規劃。每個人都希望有個能讓自己充分施展才華的舞台,都希望能夠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領導者必須建立一個合理結構,讓每一個成員都能恰如其分地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作用,讓每個人都有所貢獻。

Tip5:有效及時發現和處理紛爭。作為領導者,首先要考慮的是何時介入這場紛爭,當感覺問題會給公司造成負面影響,就需要及時介入。

郭台銘曾提出——在領導和決策能力上多花些時間, 還要求擔任要職的部下別陷入機械化的管理中,要像狐狸一樣警覺,對公司里的事務多一些引導,要從市場環境變化中找到開拓的道路。

哪裡有肉哪裡就有猛獸,哪裡有花哪裡就有蜜蜂。這是一個基本常識。一個領導者如果不清楚未來三年怎麼走,不知道走這步棋的風險和優勢在哪裡,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走得比別人早,比別人成功,那他就不是一個好領導。

給年輕人的四條人生哲學

郭台銘稱,自己做生意這麼多年,學會了很多的人理和事理 ……

1. 越嚴厲的主管你越要跟

挑老闆的時候,越嚴厲越凶的人越要跟!因為這樣的老闆,才會真正激發你的潛力,讓你成為超越自我的人。嚴師出高徒,這是企業一直以來的法寶。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成功。但只要擁有接受挑戰、接受磨鍊的機會,總會有所成長。

日本有一種糯米團食品,吃之前要先錘打,錘好後翻過來再錘打,錘得越大力,糯米團越好吃。錘糯米的過程與人成才過程一樣,嚴師才出高徒。今天錘你多的,就是你的嚴師。你就應該跟這樣的主管去做事。嚴師出高徒,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如果單位的主管對你嚴厲,這應該值得慶幸。

嚴師出高徒,千萬要告訴新進員工這句話。

2. 做事列出三條或三個原則

郭台銘一直被稱作是 " 郭三條 ",因為無論做什麼事情他總要列出三條或三個原則,如策略就是 " 方向、時機和程度 "。

小時候老師教我們 " 舉一反三 ",因此如果你給別人三條觀念,別人就可能三倍的回報你,但你不能僅僅停留在 " 提報九條 " 或 " 舉一反三 " 上,更重要的是你們必須能夠真正深入了解觀念背後的意義,甚至於知道怎麼樣行動並付諸於實施,這是從不知到彼此認知到相信,最後信仰的一個過程。

郭台銘常常講 " 相信 " 與 " 信仰 " 不同。" 相信 " 不會有力量,不會有行動。如相信今天會下雨,但出門不帶雨傘,你拿他沒辦法;相信機器今天不會突然壞掉,相信把手伸進時,別人不會按下開關,所以就不會去想很多、做很多。

而信仰下雨,你就會行動,就會帶雨傘。因此 " 相信 " 與 " 信仰 " 的差距就在於你是否真正採取行動。從 " 相信 " 到 " 信仰 ",二者有一段距離,是從嘴到腦再到腿的距離,所以從觀念的啟發、認知到行動的這一段距離靠諸位怎樣身體力行去縮短。

3. 事非三思,不能成功

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既然選擇就要永不放棄。現在是信息爆炸的時代,是眼球革命的時代,也是機會遍地的時代。但真正想做事的年輕人,必須排除外界雜音的干擾,不受花花綠綠,一時享樂的誘惑,才能真正掌握機會,開創人生新局面。

世界上最大電腦集團 IBM 所有高級主管的座右銘是 "Think,Think,Think"(" 三思 ")。IBM 高級主管桌面上都放著這三個字。

其實 " 三思 " 是我們中國的專利,當年劉備日思夜想要娶孫權的妹妹,諸葛孔明就對劉備說:" 主公你要三思而後行。" 當初因為沒有專利制度,所以諸葛孔明不能申請專利,而美國人今天就光明正大地 " 剽竊 " 了中國的這一古老智慧,並且發揚光大,中國人反倒把它忘得一乾二淨了。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關鍵看你怎麼去思考利用,去融會貫通。積極主動、從錯誤學習、永不放棄,這是我們每天做事需要遵循的。做任何事情,做任何選擇,都要三思而行,"think,think,think"。從思考出發作出選擇,然後堅持理想與信仰,永不放棄。

4. 做生意要掌握人理、物理、事理

郭台銘曾用 " 神仙、老虎、狗 " 來比喻做生意,接到生意的時候,就像個神仙;交不出貨來的時候,被人家罵得像狗一樣;到外面去跟競爭對手打的時候,就像只老虎。

能自成一派的經驗都不是從書本上學得到的,與人切磋,與競爭對手打是最寶貴的學習、最寶貴的成長經驗。做生意,經營企業,其實就是掌握人理、物理、事理。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通過提高學歷來提高自己的 " 物理 "。但即使沒辦法掌握物理,人理,事理掌握了,也能成就大業。

人理、事理、物理可能不是學校和書本所能教給你的,但這是做企業必需的基本功。這些無法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要靠自己去悟。只有這樣,才能參透一些看起來再簡單不過卻是別人無法認識到的基本道理。

郭台銘的個性

郭台銘對接班人的第一個要求也是,要找那種打死也不後退的。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郭台銘不但有決心,更有個性。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不太知道的,恐怕是他到底是個怎樣個性的人?有個故事給大家參考:

郭台銘剛剛配司機開車外出時,車子被一輛摩托刮蹭,他下車,不但沒追究摩托車的責任,還拿了 1000 元給摩托車司機去修車;

再有一次,他的車被公企 " 中華郵政 " 的車撞到,他看兩方都有保險,就算了;

還有一次,他的賓士 300 跟賓士 500 撞在一起,一看對方比自己還豪,他立即決定:下車好好算賬。

他說:" 這就是我的個性。"

郭台銘的個性也體現在對實業的堅持。

上世紀 70 年代,製造業慢慢蓬勃後,郭台銘以將近兩年始終伴有破產危機感的抗戰,帶領鴻海從虧損走向盈利。到 1977 年時,其資本額已增加到 200 萬台幣。

此時,台灣經濟起飛,製造業蓬勃發展,房產地皮和工業原料價格持續上漲,不少開廠的人都做起了炒房炒地或者囤積倒賣原材料的快生意。手握百萬資本的郭台銘,看著這種錢來得這麼輕鬆這麼快,也一度有點 hold 不住自己,天天盤算:我到底是要把這些錢拿去跟著炒,還是繼續把苦哈哈的工廠辦下去?

糾結兩星期後,郭台銘決定還是把工廠辦好,不羨慕別人的快錢和輕鬆錢,做長遠的生意,做贏到最後的人。

他堅信,談長遠,興辦工業一定要比投機炒作好!

來源:正和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這家和 Facebook、Twitter 同時起家的公司,終於上市了
生物醫藥風投的2019年Q1:Evaluate Pharma認為放緩趨勢仍在繼續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