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威力不亞於核彈,可「借刀殺人」,美軍在越南曾投下近500萬枚

威力不亞於核彈,可「借刀殺人」,美軍在越南曾投下近500萬枚

撰文:利刃龍貓

人類漫長的文明史,經常伴隨著各種戰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作戰武器的樣式也隨之發生改變。通常來說,武器可分為常規型武器和非常規型武器。非常規型武器的大規模運用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標誌是同盟國與協約國雙方互相向對方使用化學武器。隨著「冷戰」序幕的拉開,非常規型武器更是在歷次局部衝突中大放異彩。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對北越游擊隊頻頻使用的氣象武器,就是非常規型武器的傑出代表。

進入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美軍發現自己深陷越南戰爭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美軍發現他們依靠炮兵、航空兵等常規作戰兵器,對隱藏於草木茂密的熱帶叢林中的北越軍隊並沒有起到良好的打擊效果。於是,美軍開始使用臭名昭著的「橙劑」。被「橙劑」噴洒後的樹木會迅速進入落葉狀態,使得藏匿其中的北越軍隊無處躲藏。

不過「橙劑」在本質上屬於化學武器的範疇,只在戰術上起到了輔助作用。為了徹底摧毀北越的經濟來源和抵抗意志,美軍於1971年開始頻繁向北越地帶發射催雨彈。催雨彈的彈頭內裝有碘化銀、乾冰等化學物質,它們被發射到高空並與雲層結合後會生成水,達到一定量度後就會引發降雨。實際上,一枚催雨彈的價格要遠低於榴彈,因此美軍在短短几個月內共計發射了500多萬枚催雨彈!這些催雨彈使得北越境內遭遇了連續半年左右的強降水,導致水稻絕收、建築物倒塌,對北越經濟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美國在同年經過分析後,認為催雨彈引發的暴雨對北越主要城市的破壞已經超過了原子彈對廣島和長崎的影響。因此,這些催雨彈的威力甚至可與核彈相媲美!

嘗到了催雨彈的甜頭後,美軍開始試圖向催雨彈內放置強酸性化學品,使得催雨彈能夠引發強酸雨。越南戰爭期間北越軍隊的防空主力是蘇聯的「薩姆-2」型地空導彈。北越軍隊將「薩姆-2」布置在固定陣地中,因此機動能力較差。正是憑藉這一特點,美軍決定向「薩姆-2」陣地的上空發射酸雨彈。工業污染引發的酸雨PH值通常在4.5左右,而美軍的酸雨彈可造成PH值在2.5附近的酸雨,這種酸雨已經屬於中強酸了。被酸雨淋浸後的「薩姆-2」出現了雷達失靈、電子設備短路、導彈彈體腐蝕等情況,操作人員則患上了各種各樣的皮膚病。酸雨彈極大地降低了北越防空部隊的戰鬥力。

美軍在越南戰爭中使用的氣象武器也絕非催雨彈這一種。由於美軍基地通常設置在山谷等平緩地帶,而北越狙擊手往往會埋伏于山腰或山頂,對基地內的美軍士兵進行狙殺。因此,美軍隨即研發了造霧武器。造霧武器的戰鬥部內通常裝有各種有機氮化物,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後會形成濃密的氣溶膠,導致能見度極大地下降。美軍一般在基地的四周布置這種造霧武器,使得北越狙擊手難以在遠處觀察到基地內的情況,從而使狙殺成功率大幅降低。

越南戰爭早期,美軍面對北越的防禦工事一般用榴彈或火箭彈進行打擊。而越南高溫多雨的潮濕環境使得炮彈引信失效率較高,啞彈等事故頻繁發生。況且越南的土質鬆軟,炮彈引信得不到足夠的觸地衝擊力也不會爆炸。為此,美軍開始使用雲霧彈與溫壓彈。

雲霧彈與溫壓彈的工作原理類似,其戰鬥部內裝有烷烴、烯烴等液體物質,觸發概率要大於採用電擊方式的炮彈引信。一旦戰鬥部內的物質與空氣結合後,就會急劇地產生爆燃並迅速吸光周圍的氧氣,使得工事內人員窒息而亡。為擴大作戰半徑,雲霧彈內會有多級引爆機構,從而加大了毀傷效果。雲霧彈通常用於打擊臨時性工事,面對堅固的永久性工事,溫壓彈的打擊效果更好。溫壓彈的戰鬥部為定向引爆,爆燃產生的衝擊波會壓垮工事的結構,使得藏匿其中的人員與裝備得到殺傷。

憑藉著先進的科技,美軍在越南戰場上使用了各式的氣象武器。這些氣象武器雖然對北越軍隊與平民造成了嚴重傷害,但卻無法改變歷史的進程。美軍這種非人道手段也招來了國際社會的強烈批評,最終只能拋下幾萬具屍體後狼狽地撤出越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中國周邊這是怎麼了?印巴衝突還未平息 又一鄰國打起來了
美軍「新」炮艇服役!AC130J:疣豬靠邊站,讓老夫來!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