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上火就吃解毒丸?錯!春季養生,這些誤區要躲!躲!躲!

一上火就吃解毒丸?錯!春季養生,這些誤區要躲!躲!躲!

大家都知道,

春季是養生的好時節。

但是你知道嗎,

常見的很多養生方法並不科學。

今天,就來解讀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春季養生誤區吧!

誤區一:一上火就吃解毒丸

太原市中醫醫院防保科主任李國燕說,在春天,很多人容易上火,有些人一上火就吃解毒丸,亂用降火藥,這是最大的「滅火」禁忌。其實,有些看似「上火」的癥狀,並不是上火,例如便秘,或許是體虛的表現。所以,春季要弄清身體上的心火、胃火、肝火、肺火還是腎火,再對症下火。

心火:有虛火、實火之分,可見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痛等。實火多由邪熱內蘊、痰火內郁或情志所傷而致。若勞累過度,耗傷心之陰血,造成陰陽失衡,陽氣偏亢則會出現虛火。預防春季心火,可以多食用蓮子湯。

胃火: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臭、易飢、便秘等,分虛火、實火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干硬等。有胃火者,可以多喝綠豆湯。

肝火:可表現為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邊尖紅等,有時還會感到心煩易怒、睡眠欠佳。常因肝氣鬱結日久,或過食辛溫之品,或熱內蘊化火上逆所致。喝梨水,可治療春季肝火。

肺火:表現為乾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等。豬肝湯可去春季肺火。

誤區二:「春捂」不當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凍,做起來卻出現兩個極端:年輕人不捂,早早就穿起單衣和單鞋;老人、小孩卻容易捂過頭,捂出了汗還「頑固」地不脫衣服。李國燕提醒,春季穿著應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同時,「春捂」要注意以下三點:

別急著「換季」。冬季衣物先別急著收起來,等氣溫穩定了再收起來。

隨時增減衣物。春天氣候變化異常,早晚溫差大。可以帶件衣服備用,晚上睡覺時搭條小毛毯,避免寒氣損傷陽氣。

別捂出汗。捂過頭了也會導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誤區三:春天一困就睡

在春日陽光照射下,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大腦缺氧,進而招惹到「瞌睡蟲」。但一困就睡,對健康很不利。睡得時間太長會進一步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

李國燕支招,解決春困不能想睡就睡,要抓住兩個黃金時間點:一是起床後;二是午飯後。《黃帝內經》提到:「夜卧早起」。就是說春季可以稍晚點睡(晚11點),但要早起(早6點半),以順應人體陽氣的生髮。

誤區四:吃得太酸、太辣

「春夏補陽」是《黃帝內經》等醫學經典推崇的養生準則,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故吃得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中醫講春為肝氣當令,它有利於調節各大臟腑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易傷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應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肝氣而補益脾氣。

李國燕說,韭菜是春季最好的蔬菜,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等也適合春季吃。同時,應告別冬季養生式溫補,改以健脾胃。少吃發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魚、蝦等,患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誤區五:門窗緊閉

春天氣溫上升,濕度提高,各種細菌、病毒等開始大量繁殖。如果長時間門窗緊閉,或空氣流通不好,很容易導致感冒流行、傳染性疾病高發。

李國燕建議,不論家裡還是辦公室,都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最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

春季飲食養生講究多

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定,除了要做好全身調節外,飲食調養也特別重要。下面,就看看中國高級美食營養師孔潤常,為你推薦的春季養生飲食方法,幫你通過飲食調理,以最好的狀態適應春發時節。

春季要「順時養生」

中醫講究「順時養生」,春天的時候正是萬物叢生之時,在中醫古籍《素問》中提到:「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這個季節是氣候由寒轉溫,大自然中萬物復甦、草木萌生之際,順時養生的說法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宇宙的陽氣生髮了,在五行對應五臟和四季養生來說,「肝屬木,與春相應」,即所謂「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因此,春季養生的重點,就在養肝。

春季養生重點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暢,努力做到不著急、不生氣、不發怒,以保證肝的舒暢。情緒上要樂觀,不宜抑鬱或發怒,不要過分勞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要做到「恬然不動其心」,就能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防止心理疾病的發生。

想在春天好好調養體質,重視日常茶飲,是最方便又有效率的途徑。春季比較著重在「輕補」,避免使用「溫補」或「大補陽」之藥材。像党參、決明子、仙鶴草、枸杞子、紫蘇等,都十分適合在春季搭配作為茶飲來飲用。其實,花草茶和中藥一樣,也要因人而異。只有依照身體狀況選擇需要的花草茶,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另外,韭菜、蔥、蒜都是春季當令時蔬,具有益肝養陽之效。

飲食不主張進補

春季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過度食用乾燥、辛辣的食物。另外,春季飲食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選擇,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張大量的進補。

早春時還應該多吃一些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牛肉、雞肉、魚類、蝦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氨酸,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還有應該多補充一些高能量的食物。除了米、面、雜糧以外,還可以多吃一些豆類、乳類、芝麻、花生、核桃等食物,補充足夠的能量物質。

根據春天陽氣生髮的特點,春季的進補應該以輕鬆疏散之品為宜,滋膩之品為忌。應選擇平補、清補的飲食,提高正氣,清化鬱熱。大米、小米、薏仁米、蕎麥、黑芝麻、豇豆、扁豆、黃豆、赤豆、豆漿、山藥、大棗、核桃、栗子等,性質平和,具有補脾益氣好處。春天要注意少吃寒涼、油膩、難消化的食品。

一定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小白菜、油菜、西紅柿和柑橘、檸檬等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蘿蔔、莧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富含維生素E的芝麻、青色捲心菜、菜花等,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適量吃些野菜

春季正是各種野菜旺盛生長之時,如薺菜、魚腥草、蕨菜、香椿等。野菜生長在郊外,污染少,營養豐富,清新可口,食用對身體有好處。此外,還有一定的抗病作用,所以應該不失時機地吃一些。

但野芹菜、野蔥、灰菜、馬齒莧、野生小蒜等野菜都含有導致過敏的物質,容易在某些特殊體質的人身上引起過敏反應。另外,多數野菜性寒味苦,能敗火,但多吃會傷及脾胃,引發胃痛、噁心、嘔吐等輕微中毒癥狀。比如,野生薺菜吃多了,會導致脾胃虛弱、血淤氣滯。因此,不管是什麼野菜,嘗嘗新鮮就可以了,不要長期、大量食用。吃野菜後,一旦出現周身發癢、浮腫、皮疹或皮下出血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馬上到醫院診治。

據人民網健康

新媒體編輯 | 王洋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快報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