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高句麗,地處東北亞,千餘年來(包括它的前身和後世等),一直與華夏王朝分分合合著,演繹著種種愛恨離合,當華夏王朝強大時,它們就來依附,搖尾乞和,從而賺取各種利益,索求庇護;而一旦華夏王朝衰弱時,它們就展露獠牙,不斷侵蝕著不屬於它的領土,劫掠不屬於它的財富。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華夏王朝也很無奈啊,要攻下這塊地方不是難事,西漢、曹魏、唐朝,包括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以及努爾哈赤的後金,都曾攻滅過這個小小的半島,但終究還是放棄了這塊領土,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還不是因為這個半島貧瘠和太過偏遠,佔領容易,但是想將其徹底融合,所耗費的成本太大太大,大到幾乎任何一個王朝都不想去付出。廢話不多說了,這裡主要說說隋唐時期和高句麗的愛恨糾葛。

隋煬帝,公正的說,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且有雄心的帝王,他的聰慧就不必多說了,如果他是一個蠢人,又如何能打敗原本地位穩固的太子楊勇?在楊廣稱帝後所做的種種舉措,在當時看來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但從現在看來,卻不得不佩服隋煬帝的眼光和魄力,東都洛陽,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比長安更適合做都城;大運河,溝通南北的大動脈,經濟、政治、軍事地位極為重要。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在隋煬帝完成幾項大工程之後,便著手對外擴張,先後攻滅吐谷渾、討占城(今越南)、征討契丹、大宴突厥、征討流求及征高句麗;從隋煬帝的種種舉措看來,他是想成為漢武帝,或者是說超越漢武帝的千古帝王,他想打造一個實力強大、疆域遼闊的超級大帝國,如果他成功了,那他就不叫隋煬帝了,而應該叫隋武帝。

可惜,他三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了,第一次是因為他的指揮錯誤,導致軍隊遭遇慘敗,損失慘重,以致國內開始發生農民起義;第二次是因為楊素的兒子楊玄感叛亂而被迫退兵;在隋煬帝第三次征高句麗時,高句麗國王遣使請降。但此時的隋朝,已經風雨飄搖,內部農民起義不斷,高句麗見此情況,又立馬反悔了,所以這一次並不能算是征服了高句麗。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之後,隋朝滅亡,唐朝建立;在唐高宗退位,唐太宗稱帝後,也是念念不忘高句麗的事情。或許現在的我們,都認為隋煬帝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千古暴君,但真正懂歷史,有遠見的人,才明白隋煬帝的種種治國方針和戰略有多震撼,不考慮隋煬帝急功近利導致亡國的話,隋煬帝稱得上是能與漢武帝齊名的帝王。

唐太宗在穩定內部後,也開始著手對付高句麗,拋開大的戰略目的不說,其實唐太宗內心何嘗沒有和隋煬帝比一比的心思?在唐太宗李世民還年少的時候,曾跟隨父親見到過隋煬帝,那時候的隋煬帝,雄姿英發,目光所及皆為螻蟻的氣勢,著實震撼到了年輕的李世民,就如同當年看到秦始皇的劉邦、項羽。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明確的證據沒有,但高句麗,是唐太宗稱帝後,唯一親征過的地方;唐太宗也是三次親征高句麗,雖然三次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終究沒能拿下高句麗。第一次東征正面強攻誤戰機,第二次東征隨遇而戰無重心,第三次東征在還沒成功的時候,唐太宗就病逝了。

而真正完成隋煬帝和唐太宗遺志的是唐高宗李治,不過唐高宗李治並沒有和隋煬帝及唐太宗一較高下的心思,他純粹只是想徹底滅亡這個反覆的小人之國;唐高宗坐鎮中央,也許正是因為他沒有御駕親征,所以將士們的壓力反而沒這麼大,而且居中調控,反而能更好的把控全局。

為何隋煬帝和唐太宗屢次親征高句麗都失敗,而唐高宗沒親征卻贏了

唐高宗先是派人滅了百濟國,征服了靺鞨,剪除高句麗的盟友;最終,在李勣—蘇定方—薛仁貴(職位級別從高向低)的聯手進攻下,高句麗被徹底滅國。而且不得不說的是,在滅百濟的時候,還順帶把日本也教育了一番,自此日本對唐朝盲目崇拜,不斷派遣人來唐朝學習,一切效仿唐制。

從滅高句麗的事情看來,其實御駕親征有利有弊,正常來說,一般帝王是沒必要,也最好不要御駕親征,風險實在太大;除了隋煬帝和唐太宗的教訓外,明朝「土木堡之變」歷歷在目;反觀唐高宗,沒有御駕親征,結果反而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實,帝王御駕親征都是發生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需要帝王親上前線鼓舞士氣,表示與國共存亡,但征服之戰,這顯然是沒必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獨孤伽羅有多厲害?不僅宮中並尊帝後為「二聖」,且還主導廢太子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