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人民日報鐘聲:攜手將「一帶一路」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

人民日報鐘聲:攜手將「一帶一路」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

攜手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帶一路」建設向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資料圖片:2017年5月9日,一艘即將駛往西班牙的貨輪駛離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

「中國致力於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一帶一路』建設實踐的做法值得肯定」「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共識」……來自世界各地對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寄語,表達著信心和期待。放眼「一帶一路」建設的壯闊景象,人們愈加感到這是為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而進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注入了強大動力。

作為目前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一帶一路」建設始終兼顧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體現出綠色發展的先進理念。早在2016年6月,習近平主席就提出,要著力深化環保合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在2017年舉辦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強調,要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提出設立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

「一帶一路」,彰顯可持續發展的初心和堅守。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理念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國家現代化過程中都走過「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但這條路的環境代價過大。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並在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努力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施泰納曾評價,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體實踐,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人們公認,中國積極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讓各國共享綠色發展機遇,這是真正的擔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攜手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是「一帶一路」建設向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火車駛過一群正在水坑邊納涼的大象,附近還有一些長頸鹿伸著脖子吃樹梢的葉子。」外國記者描述的蒙內鐵路沿線的和諧景象,正是得益於中國公司修建了大型動物通道,長頸鹿穿過鐵路橋也不需要彎腰。寮國南歐江水電站工程為周邊居民提供樹苗、組織植樹並普及綠植養護知識,庫區因此成為觀光景點;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陽能電站,光伏板下可以長草種瓜。一個個生動故事,滿滿承載著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積極成果。

精心呵護綠色「一帶一路」,成為各參與方的廣泛共識。中國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啟動組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已有100多家機構確定成為合作夥伴。中國與聯合國合作建立 「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同英國相關機構攜手發布《「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與美國保爾森基金會合作開展長江流域借鑒國際經驗推進環境保護項目……在各方共同參與下,本著公開、透明原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首次舉行以綠色為主題的平行分論壇,寄託著共建綠色「一帶一路」的共同夢想。人們確信,將「一帶一路」建成綠色之路的信念和行動,必將不斷為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新貢獻。

原標題:攜手打造綠色國際公共產品(鐘聲)

——矚望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22日 03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歐洲再收移民 11天前被救的64人將送往這4國
走!我們一起去仰望星空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