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為何會分裂為不同部派?和這十件事的分歧有很大關係!

佛教為何會分裂為不同部派?和這十件事的分歧有很大關係!

(北暮講古印度文化第70期)

文|北暮

佛教在釋迦牟尼創立以後,本來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並且在釋迦牟尼在世的這幾十年間,它被不斷的完善。其內部早已擁有了相當完備的制度和體系。

雖然現在佛教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可光中國的佛教派就有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及藏傳佛教。為什麼一個完整的佛教體系會發展成現在的不同派別呢?其實這一切都源自於早期的部派分裂。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以及傳播佛教的幾十年間,對於古印度大地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在他涅槃時,已經擁有很多的信眾,這些信眾來自於周圍不同的國家,但是他們的相同點都是尊崇釋迦牟尼,信仰佛教。

釋迦牟尼涅槃以後,佛教的整個體系處於群龍無首的局面。在釋迦牟尼在世之時,對於弟子們的各種問題,他都能達到很好的解決。可他涅槃以後,佛教沒有一個人能夠擁有釋迦牟尼這樣的地位。

於是問題就來了,佛教今後該如何發展?弟子們遇到修行上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為了不讓整個佛教斷了傳承,於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站了出來,舉行了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結。這一次集結的目的就是,總結以前釋迦牟尼的言行,為釋迦牟尼著書立說,以及為將來佛教的發展確立方向。

而在集結時,他們需要對於釋迦牟尼以前提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可是卻在十件事上產生了分歧,這就為以後部派分裂埋下了禍根,這十件事分別是:

一、帶著鹽和裝鹽的東西並需要時使用。

二、午後進食。

三、在同一天到第二個村莊進食,破壞了食量過多的戒律。

四、在同一教區里卻在不同的地方參加了超過一次的誦戒。

五、向大眾取得不該有的權利。

六、把習慣性的行為當作是首先的。

七、在飯後用乳漿。

八、喝還沒發酵的果汁。

九、坐在沒有邊幅的布上。

十、接受金銀。

對於這十件事,釋迦牟尼的弟子們分成兩派,並且持有不同的意見。

西部的僧眾們認為:這十件事是釋迦牟尼制定的,應該嚴格遵守。東部的僧人們則認為:這些在佛教上都只屬於小小戒,沒有必要嚴格恪守,應當根據不同的情況改變。

西部的僧人們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集結了當時700餘名上座長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討論。這次討論確定了對於這十件事的態度:明確了這十件事雖小,但是不容變動。

可東部的這些僧人們壓根就不承認西部眾僧集結後的討論。他們隨後也召集了一萬名比丘,對於釋迦牟尼的一些戒律進行了自己的討論和制定。

就這樣,東部僧眾和西部僧眾雙方爭執不休,佛教也因此被分為兩個部派。

東方僧眾這一派和西部上座僧眾比較,西部的長老多一些,意識較為保守,所以被稱為上座部。東方的青年比丘革新意識強一些,而且人數比西部明顯要多,所以稱為大眾部。

北暮認為,任何事物的變革都來源於他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佛教雖然分為兩派,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擴大了整個佛教的影響力,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物的更替,也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精彩。

對於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暮談文化 的精彩文章:

西天取經五人不是巧合是天定?五聖歸位,原來一切早有因果
統治古印度人民思想幾千年的婆羅門教,為何會被佛教取代?

TAG:北暮談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