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什麼是明前茶,什麼是雨前茶?三分鐘解讀清明、穀雨白茶的秘密!

什麼是明前茶,什麼是雨前茶?三分鐘解讀清明、穀雨白茶的秘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春日融融,草色青青,惠風和暢,天朗氣清。

正值人間四月天,時至穀雨,春光尤為妖嬈,春色惹人醉。

暖風徐徐吹拂,溪水潺潺流淌,細雨無聲的潤物,春雷轟然驚醒萬物。

漫天的芳草,顏色由淡到濃,百鳥啾啾在花草間鳴唱,佇立在田野里的青青穀苗,隨風搖曳。

窗外遠處的泡桐,眨眼間,謝盡了滿樹繁花,總疑心那些花朵化作白鴿在某一個夜晚悄悄飛走了 。

畢竟,那麼一場盛放,轉眼成空,總讓人感覺不真實。

枝梢上,數以百計的花朵被數以千計的葉子所取代 ,一切都發生得這麼悄無聲息。

新葉勝花 ,它們才是下一個季節的主角。

據載,清明後十五日 ,斗指辰 ,為穀雨。

正好清明連穀雨,水潤萬物,雨生百穀,春和景明,清凈明潔。

時節從清明到穀雨,一路春色煙景尤佳,對於茶來說是一段盛日。

越冬之後,茶樹萌芽,對於不少茶類來說,意味著緊鑼密鼓的春茶採摘序幕,就此拉開。

春茶採摘當中,清明和穀雨,這兩個時節,恰恰是好茶採摘的絕佳時機。

愛喝茶的朋友,明前茶和雨前茶這兩個概念,自然不會陌生,兩者分別對應著清明節前採的茶,和穀雨節前採的茶。

那麼,到底什麼是明前茶,什麼是雨前茶,它們又有什麼不同呢?

《2》

明前茶,貴如油!

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季,是茶樹一年當中,生命力最為旺盛的時候,孕育出來無數的好茶。

在茶類當中,早發的茶類品種,往往在驚蟄和春分時就開始萌芽。

如綠茶中的烏牛早茶,「早」是其最大的特色和優勢,一般在驚蟄時節就可以開始萌芽,進行採摘,明顯早於其他名茶。

初春時分,春寒料峭,除了早發的茶類品種外,絕大部分的名優好茶,依舊處在隱忍待發的狀態。

萬物有時,茶樹的萌芽,除了要根據當年的天氣情況和茶樹生長發育情況確定外,還和種植產區,種植海拔等種種因素相關聯。

如西湖龍井的傳統品種,獅峰群體種,萌芽晚,一般在清明節前後才能採摘,且必須要長在獅峰山的範圍內,做出來的茶才能凸顯其優異的品質。

真正的明前獅峰龍井,產量少之又少,極為珍貴。

對白茶來說,清明節前,採摘的茶類品種主要為白毫銀針和白牡丹。

像是今年的太姥山高山茶園,到了3月16號,才正式開始大面積的春茶採摘。

三月中下旬,山間的氣溫還不是很熱,茶樹的生長速度不急不緩。

忽而連著遇上幾天晴好天氣,氣溫節節攀登,茶樹的發芽速度突飛猛進,早前幾天看起來還是剛剛萌芽的狀態,沒過兩天,和煦的春陽和春風吹拂下,芽頭就發育到了可以采米針的時候。

沉寂了一個冬天的茶樹,冒發出來的第一批芽頭,厚積薄發下,芽頭內在的養分物質尤為充足,從頭采米針不凡的出身,自可看出其金貴。

茶園裡第一茬冒發出來的米針採下後,春白茶的採摘正式進入白熱化階段。

茶農們正式開始了與茶樹的吐芽、抽枝、展葉速度作賽跑,及時的將新梢上,肥壯的、飽滿的、毫茸密布的芽頭採下,製成白茶中的驕子-白毫銀針。

隨著銀針一路採摘下來,待到茶樹嫩梢芽頭旁的小葉殼,悄悄抻育出細狹的葉片,就迎來了白牡丹的登場。

此消彼長,是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

緊跟著白毫銀針採摘期後面的,屬於白茶中的特級白牡丹,民間對其有個霸氣的俗名,稱之為牡丹王。

牡丹王的採摘與白毫銀針後期針的採摘,交替進行。待到清明前後,正式迎來了白牡丹的盛日。

今年的太姥山,清明時節一派好天氣,和煦的陽光,灑在大片滿是蔥綠的茶園上。

足足連上五六天的晴天,陽光普照大地,整片山頭都瀰漫著茶散發出來的清香,清風雅靜的太姥山,迎來了採茶的熱鬧與喧囂。

清明時節,天朗氣清,春光融融,受到好天氣的影響,白茶茶樹枝梢上的新芽新葉,高歌猛進的生長的,生機勃勃。

不知,這樣的好天氣下,今年的清明白牡丹,會呈現出怎樣的明媚、潤澤、亮麗的風情?真讓人期待!

不同物候所產,會具備不同的節氣特色。

在我國大部分的產茶區,清明節前氣溫普遍較低,福建地區還有著過了清明才能將棉被收起來的說法。

春寒料峭,氣溫低,回溫慢,茶樹生長速度較慢,發芽數量有限,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

白茶之中,若按採摘時間劃分,清明節前,採摘的是芽葉較為細嫩的白毫銀針、等級較高的白牡丹等。

物以稀為貴, 正是因為採摘時間短,出產量少,對於明前茶,民間素有貴如金之說!

明前茶,固然貴如油。

然,明後茶,品質也不差!

清明,天清地明,陽氣上升於地表,催草木芽生。

過了清明,便是穀雨,雨潤萬物生,穀雨同樣是出好茶的好時節!

《3》

雨前茶,其時適中!

十五日為一節氣,從清明到穀雨,春風化雨,春光融融,萬物得到了充足的滋潤。

清明後,穀雨前,這段春光大好的時節,孕育出來的雨前茶,品質自然不俗。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採茶的時節:「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穀雨正是適宜採茶的好時節。

在白茶中,清明後,穀雨前,這段時間裡,悄然之間,春壽眉就接過來白牡丹遞來的交接棒,成為春白茶的主力軍。

今年的太姥山天氣,自打清明後,一路晴好的天氣,氣溫不斷的回升,催發著茶樹的生長。

清明沒過幾日,茶樹嫩梢上,茶梗進一步的舒展生長後,梗葉身段顯得更為秀麗大方,原本細狹如柳葉的葉片,舒展開來後,由原來小巧的瓜子臉變成了圓圓的銀臉龐。

站在茶園裡,春深似海的意味,令人感觸頗深。

滿目的青蔥翠綠,像是層層綠浪,清風徐來,春壽眉清理動人的身姿,起伏搖曳。

穀雨節前,三晴兩雨的好天氣,使得枝梢上的茶青,飽飽的喝滿了水,出落得更為飽滿、鮮活。

夜雨細潤,隨風潛入茶園,撫摸著芽與葉。

晨起,涼涼的雲霧,裝點著剛剛睡醒的太姥山,雲霧之中,含著無數細潤的水珠,滋潤著生在在太姥山中的生靈。

從路邊的野花雜草,到茂密的竹子和林蔭,再到茶園子里的茶樹。

從梗大莖,從芽到葉,包括茶園裡和茶樹共生的蕨類叢草,方方面面都進行著細緻的滋潤。

雨潤萬物,充沛的水汽和雲霧滋養,使得太姥山上,一片盎然生機。

到了穀雨當天,晨起薄薄的籠上了一層霧,到了中午,天光泄開,天色放晴。

徐徐的涼風,薄陽微醺適宜採茶,也適宜曬茶。

今年的太姥山春茶季,風調雨順,三晴兩雨,讓白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無論是清明的白牡丹,還是穀雨的春壽眉,難得的好天氣,造就出來的必定是風姿不俗的節氣茶。

到了穀雨,雨水滋潤漸漸增多,氣溫漸漸回升,茶樹的生長時間更為充足。

雲與霧與雨,源源不斷補充白茶生長所需的水汽,不冷不熱,適宜的溫度條件,讓茶樹可以舒適的生長。

人與人的相遇,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正好遇見了,就是時間剛剛好。

人與茶的相逢,同樣不分早與晚,好茶值得耐心等。

不同的生長時間,不同的物候造化,馥郁了白茶不同的品質特點。

白茶當中,無論是清明節前產的茶也好,穀雨前產的茶也罷,環肥燕瘦,各有各的風情。

不知,茶友們心中所愛,又是哪一款?

《4》

白茶中的明前茶和雨前茶對比,有什麼不同?

春季,是白茶重要的出產季。

春白茶中主要出產的茶類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等。

每年的春茶季,根據天氣情況的變化和茶樹的生長發育情況,依次有序的將其進行採摘。

若是按照明前茶和雨前茶的劃分標準,在清明節前,主要採摘的白茶品種是白毫銀針、特技白牡丹等。

清明節後,穀雨節前,白茶的雨前茶,主要包括白牡丹、一級春壽眉等。

總的來說,白茶中的明前茶,芽頭更粗壯,芽葉更細嫩,毫香更馥郁,茶湯的風味,以淳和清新取勝。

像是單獨芽頭的白毫銀針,沖泡出來的茶湯,淳潤稠和,淳厚的茶湯,賦予茶湯像是米湯般的漿感,仙露瓊漿般,清潤鮮香,又稠又香。

啜飲之下,淳厚的茶湯,包裹著茶湯 ,又香又潤又滑,口感獨特,綿勁十足。

白茶中的雨前茶,芽頭瘦小几分,葉片更為舒展,細長的茶梗,配上舒展的嫩葉,梗葉形態看上去更為秀美。

相比起來,由於明前茶的生長時期發育更為充裕,有芽有葉有梗,內質物可以更好的積累,沖泡出來的茶味,滋味鮮濃,鮮爽馥郁。

像是2018年的春壽眉,花香盈盈,茶湯清潤而鮮香,品茶過後,滿口甘香。

春季是一個孕育希望的季節。

清明,天清氣明,陽氣上發;

穀雨,水潤萬物,雨生百穀。

這兩個利於萬物生養節氣下所產的白茶,風情各異,精彩不分上下!

《5》

春天,像是一出折子戲。

春雨驚春清谷天,多麼美妙的起承轉合。

立春是序幕 ,雨水是開始 ,驚蟄是發展 ,春分是高潮 。

清明連穀雨,演繹著春天最後的精彩,徐徐拉下帷幕。

穀雨交春夏,過了穀雨,天氣就漸漸轉入夏季了。

處在春日尾聲的穀雨,並不意味著春天就此落幕。

暮春時間,城春草木深,春意無邊。

數百年前,一個晴朗無風的穀雨時節,鄭板橋看著院里的亭亭翠竹,興緻盎然,畫了幾筆山水竹枝。

春日遲遲,閑來無事,品茶賞花看竹,人生一大樂事。

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

白茶之中,清明、穀雨皆產好茶,不知您的最愛,又是哪一種?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茶香,是春白茶品質的代表,三分鐘教你識別春白茶的五種茶香!
白茶圈兩大偽裝,繼三月下旬白毫銀針上市後,四月壓餅甚囂塵上!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