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生逆境時,學會逆來順受,實為上策

人生逆境時,學會逆來順受,實為上策

宋代大詞人蘇軾一生命運多舛,仕途不暢,於是他感嘆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拂逆之時多是常態,正如一代梟雄曹操感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逆境時候,人們越是悲觀消極對待,借酒消愁,就會愁更愁,無濟於事。那麼,我們該以何種心態面對挫折打擊呢?

曾國藩在家書有感而發說:「百端拂逆之時,只有逆來順受之法」。逆來順受在現代成語中屬於貶義詞,即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禮的待遇採取順從和忍受的態度。但是在古語中卻是個中性詞,而且逆來順受更是一種智慧的為人處世方法。人到中年,學會逆來順受,越活越滋潤。此話怎講呢?下面我們來一起仔細分析一下!

1、逆來順受是忍,

當逆境來臨時候,我們忍受住了,調整心理,正確面對,化悲憤為力量,將挫折當成墊腳石,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則可百忍成剛。「忍」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新的進取,一直退而求進的智慧策略。

正是因為有今天的逆來順受和忍耐,才能有明天的厚積薄發和振翅高飛。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饑寒可立品;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灰燼。所以說,人生逆境時,學會逆來順受,學會忍,實際上是上策,也會令人越活越滋潤。

2、逆來順受是容,

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甚至是被人刁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估計很多人的本能就是反抗,但很多時候是越掙扎反抗越痛苦,還會讓事情往更壞處發展。反之,遇到逆境,我們先讓自己身體停止下來,心靜下來,安詳地思慮,泰然處之,逆來順受,往往最後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曾國藩的「逆來順受之法」其實可以總結為六個字「多化解少拒絕」:多積極化解矛盾,少拒絕一切有可能的轉機或想法,多包容他人或外物,集思廣益,放開心,放寬心,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也。

《菜根譚》裡面有句名言:「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所以,人生逆境時,我們將其當成磨練自己的大好時機,逆來順受,寬容包容,實際上是上策,也會令自己心胸寬闊,越活越滋潤。

3、逆來順受是變,

「太極」裡面有個重要的思想,叫四兩撥千斤,即:不是單純地拒絕外力攻擊,而是借力發力,以自身的變應對外界的萬變。人生也是如此,逆境時,不能逃避困苦磨難,但是可以逆來順受,隨著時事的變化而變化,不斷調整自己:阻力大的時候,我就歇一歇;阻力小的時候,我就進一進,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周易·繫辭下》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是變化與發展的,我們的思想也要不斷變化,隨著外物的變化而變化,變得逆來順受,實為上策。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中年危機」這次詞語,其實化解中年危機的方法很簡單,只是學會逆來順受:知天命而盡人謀,盡人謀後而聽天命。人到中年,不要太拼身體,因為健康無價;不要太勞心勞累,因為思慮過度徒傷害身體,也無濟於事,還不如多學會逆來順受,讓自己越活越滋潤。朋友們。您覺得呢?

【琢磨君2019】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今日話題:

您是怎麼看待「逆來順受」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發表您的觀點!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琢磨君 的精彩文章:

熟記老祖宗的兩句交友口訣,提高朋友質量,好福氣不請自來
一個人福與禍的多寡,和兩種心理特徵有關

TAG:琢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