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天天吃食堂怎麼減肥?掌握技巧輕鬆享瘦

天天吃食堂怎麼減肥?掌握技巧輕鬆享瘦

大家好,我是谷傳玲,營養學碩士畢業 8 年來一直從事營養科普和實踐工作, 我專註的領域是女性營養和健康,希望陪著女性朋友一起養成科學生活方式,變瘦變美變健康。

今天來聊聊吃食堂與減肥的話題。

食堂的飯菜大都很油膩,著實給減肥帶來不少障礙,不過只要你按下面 11 條吃,也能輕鬆減肥

優選低糖低油食物

我們以某食堂為例給大家說明。

早餐主食

圖片中標紅的不推薦,其它麵食和粥可選。

如果包子太油就咬一口滴滴油再吃,粥選不加糖的。

如果食堂主食都油膩,可以準備無糖全麥麵包、純燕麥片或雜糧糊糊。

早餐蛋白

推薦吃荷包蛋、水豆腐、小蔥拌豆腐、豆腐腦,不推薦吃煎蛋、烤腸。

如果食堂早餐蛋白油膩,可以準備點純牛奶、無糖酸奶、無糖豆漿粉。

早餐蔬菜

蔥油萵筍絲、滋補西芹、老虎菜等冷盤都可以選,如果沒有菜可帶點小聖女果,或者午晚餐多吃點菜。

午晚餐主食

圖片中標綠的是推薦的,標紅的是不推薦的。

其中玉米餅和蔬菜餅如果油膩也不選;很想吃肉夾饃選純瘦肉的;米飯、拉麵、刀削麵、酸辣粉一個人吃太多時兩個人分著吃。

午晚餐蔬菜和蛋白

推薦至少選個純素菜比如蒜蓉菜心、香菇炒油菜,再選個純葷菜或半葷半素菜。

不推薦選魚香、干煸、干鍋、紅燒、油炸的菜比如魚香肉絲、干煸蟹味菇、干鍋千葉豆腐、炸蘿蔔丸子。

點麻辣燙時可以選土豆、山藥、玉米作為主食,蛋白選鵪鶉蛋、豆腐、瘦肉,少選蛋白含量低但澱粉含量高的各種肉丸、蟹棒,蔬菜多選葉菜和瓜茄類蔬菜。

再有,不推薦不等於不能吃,不常吃就好

主食力求粗細搭配

全穀物可減少體重增加風險,所以主食盡量粗細搭配,粗糧佔到 1/3 ~ 1/2。

如果食堂除了白饅頭和米飯,還有雜糧飯、蒸地瓜/玉米/山藥,搭配著吃就好。

可以兩頓都吃細糧,另外一頓吃玉米或地瓜;也可以每頓都粗細搭配,比如早餐包子配蒸山藥,午餐雜糧飯,晚餐白米飯配蒸地瓜。

每餐至少兩類食物

兩類食物是指主食和富含蛋白的肉蛋奶豆,特彆強調這個點是因為很多人不吃主食或吃素減肥;其實讓人胖的並非某一類食物,均衡營養才能健康減肥。

說至少是指每餐最好還有蔬菜,這是因為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能量又較低,能增加飽腹感,有利於減肥。早餐能吃上菜最好,吃不上就午晚餐多吃點

控制好各類食物的量

食物種類搭配好了,吃的量還得控制好才能減肥。

佛系的推薦是餐盤裡 1/2 體積是蔬菜, 1/4 體積是主食, 1/4 體積是蛋白如肉蛋豆,靈活調整著吃飽就可以了。

如果精確點,建議女性每頓至少吃 130 克熟米飯或與之等量的主食,男性每頓至少吃 195 克熟米飯或與之等量的主食。

不管男女早餐最好都能吃一個蛋喝一包奶,午晚餐的肉加起來能吃到 80 ~ 150 克;每頓飯最好吃到 150 ~ 200 克蔬菜。

飯前喝點水

有人發現飯前 30 分鐘喝 500 毫升水,可以暫時增加飽腹感,利於減肥。

減肥的同學不妨試試飯前喝一些水,除了水還可以清淡的湯。

先吃蔬菜後吃蛋白和主食

很多餐廳給盛的主食尤其是米飯的量太多,不方便跟人分著吃時就先吃烹調清淡的蔬菜,然後吃蛋白和主食,畢竟大多蔬菜的能量比主食和蛋白都低,而蔬菜還富含增加飽腹感的膳食纖維,減肥時保證蛋白攝入也有利於減肥。

菜太油涮一下再吃

食堂的菜普遍太油,所以建議夾起菜在盤子里瀝一下油再往嘴巴里放,如果方便接兩碗水,涮一下再吃。如果水裡漂了一層油記得換水。

偶爾才吃食堂飯菜不涮也行,可天天吃最好涮,否則減肥就難了。

細嚼慢咽

飽腹感信號由胃傳到大腦需要時間,如果吃的太快,當感受到飽時可能已經吃多了,所以要減肥請細嚼慢咽。

不是讓你數著口數非嚼多少下,就吃飯時專心點,盡量嚼到大米粒或小米粒一樣細再咽。

專註吃飯

很多人吃飯時會看八卦或追劇,這樣分散了吃飯的注意力,對飽腹感的感受就不敏感,容易吃多,另外在劇情的吸引下還容易延長進餐時間,無意識吃多,所以要減肥就專心吃飯。

吃飽放筷

吃飽趕緊把筷子放餐桌上,食堂餐桌不怎麼乾淨,放下的筷子也不能再拿起來用了,再去拿雙乾淨筷子也麻煩,這也能控制進餐量。

怎樣算飽?

就是覺得胃裡有滿足感,再吃也行不吃也行的狀態,意識上有這個認知,反覆練習就能準確把握了。

少吃高能量零食

薯片、糕點等高能量零食要少吃,少吃的方法就是少買,買最小包裝,買了和朋友一起分享。

更推薦的零食是水果、無糖酸奶、全麥麵包、堅果,堅果能量高,每天吃 10 克就好。

掌握上面 11 條建議,天天吃食堂也能輕鬆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男人也會得乳腺癌!這些疾病,不是女性的專利
預防近視,該怎麼做?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