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P30 Pro設計重點分析

華為P30 Pro設計重點分析

華為新款手機P30 Pro,除了四鏡頭和潛望設計外,CIS也從常見的RBG改為RYYB,華為宣稱將會提高40%進光量,提供更豐富的色彩和ISO值。

多鏡頭競爭已趨近飽和點

從華為之前手機的設計走向來看,P30 Pro出現四鏡頭設計在眾人預料之中,但華為還搭載TOF感測模塊、潛望設計及RYYB的CIS就給予消費者很多驚喜。

嚴格來講,P30 Pro算三鏡頭手機,由於3D感測模塊的用途並非拍照,採用的也是IR相機模塊,和其他3顆鏡頭的硬體與功能完全不同,所以TOF的3D感測模塊不應被計算在內,但華為依舊採用3顆RGB相機加上TOF模塊湊成四鏡頭手機,而非用4顆RGB相機再加上TOF模塊,最主要原因還是相機模塊帶來的效益開始遞減,搭載4顆RGB相機不會替P30產品帶來更多優勢。

因多鏡頭設計效益在於不同類型鏡頭的組合,特色鏡頭仍以廣角、長焦、景深、黑白等功能為主,但後兩者可透過多顆鏡頭的信息用軟體處理,也因此即便是旗艦機,鏡頭搭載到4顆幾乎不會增加太多效益,若考量廠商為了營銷需求,約4~5顆數量就會讓廠商停下腳步,不會繼續往上競爭。

從此角度來看,多鏡頭競賽到此階段已快到盡頭,廠商勢必要轉往其他議題發展,因此P30 Pro才會搭載潛望設計、TOF方案3D感測模塊及RYYB的CIS,華為必須尋找更多手機拍照上的話題,以維持其在多鏡頭設計上的領先優勢。

華為P30 Pro設計重點分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智能手機相機發展策略與優劣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院整理製圖

RYYB設計重點反而是ISP

不論是潛望設計還是TOF方案3D感測模塊,皆是其他品牌廠商曾經採用過的設計,華為在P30 Pro上搭載只是為了表示華為也能做到,其真正重心是放在RYYB的CIS設計上。

RYYB設計和原本RGBG陣列差異在於把綠色畫素換成黃色,因此CIS上最大的改動在濾光片(Filter)上,而黃色即為綠色加上紅色,換句話說,Y的畫素變成能同時感測綠光和紅光,使得原先拜耳陣列中只有1個感測紅光的畫素變成3個。

若只是改動濾光片顏色,在同樣尺寸的CIS中,每單位畫素的進光亮不會改變,無法達到華為宣稱的進光量40%提升,但由於感測單一畫素能同時感測紅光和綠光,再透過後制處理,同尺寸CIS等同能接受更多畫素信息,如同進光量提高、成像速度加快,這也是華為宣稱進光亮會提高的原因。

單靠CIS改變為RYYB設計並無法達到此效果,真正的重點還是ISP的影像處理功能,才能讓RYYB的CIS提高手機拍照性能。而華為可以跟Sony購買CIS,其他品牌廠商也可以,但ISP是華為自己的,其他廠商即使拿到RYYB的CIS也不見得能發揮和P30 Pro同樣效果,這也是華為發展RYYB的優勢,亦是華為拿RYYB設計作為產品特色的原因。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蔡卓邵

註:本文為拓墣產業研究院原創內容,歡迎轉發或分享。禁止非授權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如需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或留言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拓墣產業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丘鈦科技搶攻市佔,力攻手機生物識別市場
受到全球手機銷量不佳影響,環宇和宏捷科各自調整經營方向

TAG:拓墣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