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代最後的名將,只有這四位,其餘都是浮雲

三國時代最後的名將,只有這四位,其餘都是浮雲

自古亂世出名將,在硝煙瀰漫的三國時代,湧現出了許多的著名武將。特別是在三國的前中期,名將眾多,他們勇猛善戰,譜寫了一幅縱橫捭闔、波瀾壯闊的三國史詩。

而到了三國的後期,特別是在三國時代即將謝幕的時候,真正意義上的頂級名將卻是屈指可數。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三國時代最後的名將,只有以下四位:

第一位:羊祜

字叔子,魏晉時期著名戰略家、軍事家,三國時代最後的名將之一。

西晉建立後,羊祜開始屢建功勛、大放異彩。晉武帝司馬炎一向有吞吳之心,乃命羊祜坐鎮襄陽,都督荊州諸軍事。在之後的十年里,羊祜屯田興學,兵農並重,深得軍民之心。他尤其注意繕甲訓卒,廣為戎備,從而做好了伐吳的軍事和物質準備。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羊祜臨死之前舉薦杜預代替自己完成滅吳大業,並留下了平吳之策。羊祜死後二年,杜預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統一大業,也完成了羊祜生前的遺願。

作為一代名將和傑出的軍事家,羊祜有著出色的統軍治軍才能,也有著敏銳的戰略眼光。羊祜雖然沒有親自參加西晉滅吳之戰,但他為規劃、準備這場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國重歸統一的關鍵人物。

第二位:陸抗

字幼節,三國時期吳國最後一位名將。

陸抗是陸遜的次子,其一生真正大放異彩的時期,已是吳國後期。當時孫皓在位,國力日益衰弱,而陸抗憑藉著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力挽危局,堪稱吳國當時的軍事支柱。

公元272年,陸抗成功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史稱西陵之戰。陸抗在西陵之戰的出色表現,使得東吳政權得以延續下去。兩年之後,陸抗病逝,自此吳國再無良將,覆滅已成定局。

自古英雄惺惺相惜,作為一代名將的陸抗與同時代的羊祜有著頗深的交情,史稱「陸羊之交」。據記載:陸抗與羊祜對峙作戰的時候,羊祜都預先與陸抗商定交戰的時間,從不搞突然襲擊。正因如此,一時晉、吳兩國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作為吳國最後的名將,陸抗為孫吳政權的延續鞠躬盡瘁,他以其傑出的軍事才能延緩了東吳政權覆滅的進程,確為吳國最後的中流砥柱。

第三位:杜預

字元凱,三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

縱觀杜預一生,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滅亡了吳國,從而使得分裂長達近百年的中國重歸一統。他從小博覽群書,勤於著述,對經濟、政治、曆法、等學科都頗有研究。正因如此,人們稱其為「杜武庫」。

公元263年,魏國令鄧艾、鍾會兵分兩路大舉伐蜀,杜預被委任為鍾會的鎮西將軍府長史,從而在實戰中得到了一番歷練。公元278年,荊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羊祜突然病重。在其臨終前,羊祜向司馬炎舉薦杜預接替自己,認為他完全可以擔當滅吳的重任。

事實也確如羊祜所料,杜預最終順利完成了滅吳大業。杜預到達荊州後,積極進行軍事部署,同時派兵奇襲西陵,取得了戰略上的優勢。

公元279年,晉武帝調集大軍二十多萬,兵分六路,水陸齊進,大舉進攻東吳。杜預在這次戰爭中並沒有擔任主帥,晉武帝只是任命他為西線指揮,具體任務是取江陵、占荊州。次年,吳國國君孫皓投降,滅吳大業最終完成。

歷史已經證明:在西晉滅吳之戰中,杜預確實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功績是非常突出的。正因如此,杜預不失為一代名將。

第四位:王濬

字士治,魏晉時期名將,滅吳戰爭的重要功臣之一。

縱觀他一生,多謀善戰,屢立奇功。而事實上,羊祜可以稱得上是王濬的伯樂和知己。羊祜在籌劃平吳的過程中,素知王濬奇略過人,便向司馬炎表建議仍讓王濬坐鎮益州,參與平吳大計。

而王濬也果然沒有令羊祜失望,他大造舟艦器仗,歷經七年,終於建成了一支強大的水軍,為西晉滅吳奠定了關鍵性的軍事基礎。公元280年,王濬自成都出發,率水陸軍順流而下,大舉伐吳。在杜預等人的支援下,王濬率先進入吳國國都建業,接受了吳國末帝孫皓的投降,最終實現了西晉的統一大業。

由此可見,多謀善戰的王濬,確為一代名將。

綜上所述,以上四位都堪稱是三國時代最後的名將。他們的卓越表現和出色的軍事才能,為三國時代的謝幕留下了完美的符號。

以上是小編個人見解,各位若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勃亡忽 的精彩文章:

同為袁氏兄弟,袁術究竟為何到死都看不起袁紹?
秦惠文王一生真正忌憚的君主,並非魏惠王、齊威王,而是此人

TAG:興勃亡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