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張宗憲以藏養藏,用24美元賺到億萬元的傳奇!

張宗憲以藏養藏,用24美元賺到億萬元的傳奇!

從最初隻身僅攜帶24美元,到今天擁有億元藏品,大收藏家「雲海閣」主人張宗憲的收藏經,值得許多普通收藏愛好者學習借鑒。「世上沒有永遠的收藏家,與其以後被送走、被騙走,讓人在真真假假中議論不休,不如拿出來賣掉來得心裡舒服。

在幾年前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海預展會上,80歲的大收藏家「雲海閣」主人張宗憲似乎比拍品更為引人注目。張宗憲在收藏領域的「敢進勇退」是出了名的。從最初隻身僅攜帶24美元,到今天擁有億元藏品,他的收藏經,值得許多普通收藏愛好者學習借鑒。

訣竅一:勤奮努力

今年80歲的張宗憲祖籍蘇州,其祖父張揖如為江南竹刻名家。父親張仲英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氣的古董商,在外灘開設「聚珍齋」,專門經營古玩。張氏兄妹自幼受家庭熏陶,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刻骨銘心。1948年,他不顧家人反對,隻身一人到香港謀生,那時他身上只有24美元。

經過一番勤奮努力和打拚,1951年,張宗憲開設了「永元行」古董店,生意越做越紅火,以後又陸續開了幾家首飾店和古董店,但是首飾店遭偷竊搶劫,損失高達6000萬港幣,因此而放棄。1968年,他首次參加倫敦拍賣會,是當時第一個出現在國際拍賣會上的中國人。此後,他又走南闖北,海內外哪裡有大型文物藝術品拍賣,哪裡就有他的身影。

如今,他的「雲海閣」里,陶瓷、玉器、鐘錶古玩、傳統書畫、華人油畫……應有盡有,幾乎每一件都是精品。

成功出於勤奮。也許不少收藏愛好者覺得張宗憲的收藏是「高山仰止」。其實,回顧張宗憲的收藏曆程,他也是從很少的原始積累,靠著勤奮努力一步步闖出來的。

訣竅二:以藏養藏

古董店開設最初,張宗憲購進了不少價廉物美的瓷器,後又以幾百萬元拋出,獲得了一定的原始積累。

1980年,香港蘇富比推出了著名收藏家、舊時在上海經營古玩生意的仇焱之的遺產———一批質量上乘的明清官窯瓷器,張宗憲看準了這個機會,購入不少精品,若干年後再重新投入市場拍賣,獲利甚豐。

1999年和2000年,他委託香港佳士得辦了兩次專場拍賣會,兩場專拍幾乎所有的拍品都得以高價拍出,成交金額達上億港元,為當時陷入疲弱的拍賣市場帶來了生氣。尤其是雍正《青花五蝠九桃紋橄欖瓶》,以1104.5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清代青花瓷器的最高價。

這次,張宗憲打算把畢生書畫收藏中的大部分作品分四次在蘇富比拍賣,今年是第一次,總估價達到7000萬元港元。

藝狐點撥:會買更要會賣,否則也不能造就今日「雲海閣」豐富的藏品。從「瓷器專場」獲利轉到書畫投資,再到今天推出「書畫專場」,張宗憲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收藏心態十分具有借鑒意義。

訣竅三:獨具慧眼

上世紀80年代末,張宗憲認為瓷器收藏已達到一定的高度,在「退出」瓷器收藏之後,張宗憲又開始進入當時並不為人看好的中國近現代書畫收藏領域。

一開始由於經驗不足,他也買過贗品,付了一些學費。但他沒有氣餒,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短短兩三年間,硬是成為一個字畫鑒定的行家。90年代末,在書畫市場上創出佳績的作品,幾乎都是張宗憲買走的。

如1992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張大千的《靈岩山色圖》筆墨酣暢,為大千晚年力作,結果被他頂至429萬港元,創下當時中國近現代字畫的市場最高價;

另一件陳逸飛的油畫《潯陽遺韻》,張宗憲以137.5萬港元競得;1993年上海朵雲軒首屆中國書畫拍賣會上,他共買下價值200多萬元的拍賣品,約佔全部成交量的三分之一,成為頭號買家,其中豐子愷的《一輪紅日東方涌》,被他以11.5萬元拍得,創下當時豐子愷作品的最高價。

中國嘉德歷次拍賣會上,張宗憲也是常客。1997年中國嘉德推出僅名片大小的齊白石《蠅》,張宗憲力挫群雄,在18萬元價位上鎖定,加上傭金,合計19.8萬元。

如今,這些曾被張宗憲以大手筆買入的作品,早已飈升至天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偉收藏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兒子無償捐獻18個億古董,只因一個承諾!
古董騙局太多:馬未都教你5招,遠離做「局」者

TAG:陳偉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