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只用三千甲士篡權成功,為何曹操老部下卻無一人挺身而出?

司馬懿只用三千甲士篡權成功,為何曹操老部下卻無一人挺身而出?

正所謂能笑到最後的才是真英雄,秦末時期,項羽大軍聲勢浩大,可謂無堅不摧,而劉邦軍隊良莠不齊,對比之下簡直不堪一擊,以至於劉邦只能在項羽面前卑躬屈膝,分毫不敢得罪。可後來卻是弱小的劉邦擊垮了堅不可摧項羽大軍。司馬懿一輩子都活在曹魏的政權下,顫顫巍巍如履薄冰,但就是這樣看似一個無力反抗的糟老頭,最後僅憑3000甲士,就篡奪了雄厚的曹魏基業。曹操辛苦一輩子曹建立起來的政權,卻瞬間落入了司馬家的手中。而對於此,忠心跟隨曹操多年的老部下,卻無一人吭聲,更沒人站出來反抗,這又是為何?

難不成這幫人都沒一點感情可言,曹操多年對他們的恩典難倒都拋之腦後了嗎?以至於曹魏政權受到了威脅,他們也是無動於衷。當然不是,我們知道曹操對於人才是十分的善待,自然大家都是對他感恩戴德,忠心效勞。那為何會面對司馬懿奪權,卻出現無人幫襯的局面呢?其實,關鍵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當曹魏政權受到威脅的時候,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曹氏宗親,因為只要一天是曹氏的天下,他們就有享受特權的一天。若是一旦曹氏政權亡了,那他們就倒霉了,因此當司馬懿篡權的時候,他們理當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抗的,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而且所有人毫無例外似乎都是坐視不管。這又為何呢?

其實,這跟當年曹丕制定的規矩有關,曹丕自知各方面不如父親,因此他的治國方略自然要不同,否則很難保證位子坐得穩,因為對於藩王宗親這一方面,為了保險起見,自然要分化到各地去,而且要削弱他們的兵權,以防他們有一天反叛,同時各地都有朝廷委派的特使監督,一旦藩王有異動,好在第一時間知道然後後採取行動。這樣一來,這些所謂的宗親雖然過著優越的生活,但是並沒有什麼權力,因此就算知道司馬懿篡權,他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而無能為力,畢竟他們根本調不出任何的兵力去與之對抗。

其二,跟曹爽脫不了干係。雖然曹氏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是畢竟有皇權在,一般人也不敢輕舉妄動。作為輔政大臣的曹爽一沒什麼本事,二沒什麼威望,可卻天天只知道爭權奪利,排除異己。作為曹氏的後裔,理應為社稷著想,自己不行就應該多多籠絡朝臣,善用人才,可他卻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非但不如此反倒處處打壓朝臣。這樣一來,讓原本有心效忠曹氏的大臣,都變得動搖了。

這就給了司馬懿的機會,讓他有機會籠絡這些人。畢竟人都不是傻子,司馬懿和曹爽兩人一對比,自然都更喜歡司馬懿。這就是為什麼像蔣濟這樣的忠於曹魏的臣子後來都效力司馬懿了,並且還幫司馬懿對付曹爽。這全是被曹爽活生生的逼到司馬懿那裡去的,要是曹爽能有曹操一半的才智,也不至於把很多忠於曹氏的老臣都逼走啊!而這對於,司馬懿的篡權也會起到相當大的阻力,或許局面將改變也不一定。

其三,面對司馬懿這樣智慧之人,魏國沒人是他的對手。雖然看起來只是3000甲士篡奪了政權,其實背後反映出了司馬懿的睿智與精明。他一生都能夠忍辱負重,而且凡事看得長遠,面對功名他卻能有足夠的耐性,從來都是不急不躁卻又有常人所不及的智慧。這就是為什麼整個魏國只有他才能夠對峙諸葛亮,換作其他任何人都不行。而且就算被曹氏解除了軍權,他一樣可以裝病在家等待時機,從來不會急於一時。最終當他準備好了,加上出現完美的時機,他就可以做到一舉端掉曹氏政權,改朝換代。

當然除了司馬懿的過人智慧之外,還有一點就是老天對他格外眷顧,讓他活得時間長。以至於曹操很多忠誠的老部下都一個個死去,他卻還活著,同時曹丕、曹真這些人也都死在了他的面前。這就大大的減少了阻力,給了司馬懿奪權的機會。若不然的話,司馬懿也就沒這樣的機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道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鎮守邊關的大將手握重兵,為何沒人敢造反?專家:傻子才反
劉備若是聽張飛一言,趁早殺掉此二人,或許漢室早就復興了!

TAG:小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