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聖母院起火,阿莫西林上熱搜:讀書與不讀書的人,差別在哪裡?

聖母院起火,阿莫西林上熱搜:讀書與不讀書的人,差別在哪裡?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018天

01

前幾天,巴黎聖母院失火,八百多年的文明毀於一旦。

這場大火讓全世界無數人深感惋惜,從一早開始,巴黎聖母院大火就在朋友圈刷了屏。

對災難表示心痛、為受害者祈福,這本是人之常情。

但是,有些人的朋友圈卻矯情得令人尷尬。

他們大概沒有去過巴黎聖母院,也沒有讀過《巴黎聖母院》,還沒搞清楚情況,就開始發感慨了。

有幾個有意思的朋友圈是這樣的:

隨後,#我們都是阿莫西林#的話題也迅速衝上了熱搜。

不懂本來也不要緊,但是在發朋友圈之前,總該先做做功課,查查資料,而不是一知半解就急著發朋友圈。

所以才有人說,沒事少上網,有空多讀書,才不至於鬧了笑話而不自知。

02

為什麼要多讀書?

對喜歡讀書的人而言,讀書有無數種理由,每個讀書的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種。

前一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西安賓士維權事件,女車主就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多讀書,至少在關鍵時候,能碾壓你的對手,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這次維權過程中,面對4S店的刁難和狡辯,她智商情商雙高,有理有據,完全碾壓對方。

在最新曝光的一段女車主與高管的對話錄音里,面對高管避重就輕的態度,女車主再次展現了自己的邏輯和表達能力,把對方懟得幾乎無力反駁。

不僅如此,最後她還跳脫出自己,直擊存在已久的不合理問題,提出了八點訴求。

調查車輛來源、對車輛進行檢測、給出一個正式的道歉和情況說明……

邏輯清晰、不卑不亢、處理事情不慌亂,令人嘆服。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真的是有區別的。

多讀書,至少能讓你少吃很多虧,連吵架都會更勝一籌。

書到用時方恨少,很多時候,知識也能成為你最強大的武器。

《權力的遊戲》中,在前往北境長城的路上,瓊恩·雪諾問小惡魔提利昂,你為什麼要讀這麼多書?

提利昂一臉認真地回答:

我的腿太短,頭卻太大,總算這腦袋對我還算合適,憑著它我很清楚自己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它就是我的武器。

我哥哥有他的寶劍,而我則有我的腦袋瓜。好腦筋需要書本,就好像寶劍需要磨刀石,這就是我不停看書的原因。

先天不足,就用知識來彌補。軍事、政治、演講方面的出色才能,讓提利昂在權力遊戲的漩渦中遊刃有餘,在劇外也吸粉無數。

說到底,不是讀書無用,而是鼓吹讀書無用的你無用。

董卿曾說,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加出色。

你讀過的書,你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在未來的某一天,都會回饋於你。

03

有文化的人,跟別人開玩笑,都是優雅得體的,能讓人會心一笑。

而沒文化的人,被佔了便宜還樂呵呵地說好。

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段子。

大三暑假,送室友坐高鐵,臨上車前,我說,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動。

室友愣了一下,說,你什麼時候都不忘占我便宜。

有的人看完了,可能一臉茫然,理解不了笑點在哪裡。

而讀過朱自清《背影》這篇文章的人,則會心一笑。

故事的背景是,朱自清的父親送他去車站。在站台上,父親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朱自清望著父親蹣跚的背影感傷不已。

如果不讀書,就接不住別人拋出的段子,難以理解別人開的玩笑。

電視劇《歡樂頌》也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安迪、奇點、曲筱綃、趙醫生四個人打牌。兩兩組合,安迪和奇點連連得勝。

安迪開玩笑對奇點說了一句:親愛的麥克白夫人,您的手也不幹凈啊。

四個人中,只有曲筱綃不懂其中含義,甚至取笑奇點是「小受」,牌局也不歡而散。

不讀書,也讀不懂別人話里的信號。

數學家笛卡爾愛上了瑞典公主,於是寫了一封情書。情書上只有一個公式 r = a(1-sinθ):

公主是個數學迷,她解讀出了笛卡爾的心意:

不讀書,就不可能讀懂這個簡短卻浪漫的表白。在表白時,也只會直白地說,人家真的好喜歡你。而說不出「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這種詩意含蓄的話。

網上還有人總結了不讀書的人和讀書的人說話的對比,

有錢,任性。

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畫個圈圈詛咒你。

畫地成圓,祝爾長眠。

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君莫欺我不識字,人間安得有此事。

雖然帶著調侃的意味,但不得不承認,讀書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見識、素養和領悟能力。

一個人讀過的書,會流露在他的舉手投足間,藏在他的氣質里。

04

對於讀書的人而言,讀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書中發現自己、檢閱自己、改造自己。

法國作家妙莉葉芭貝里在《刺蝟的優雅》這本書里,寫了一個外貌醜陋、上了年紀的看門人勒妮。

勒妮對自己的描述是:

我待人很冷漠,大家不喜歡我,可是能接受我,因為我完全符合一個看門人的角色。醜陋、年邁、尖酸刻薄,每天無休止地看著電視……

可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她,後來擁有了一整間屬於自己的藏書室。

只要一有時間,她便躲進自己的秘密花園,沉浸於書籍的世界。

她看的書也五花八門,文學、歷史、哲學、經濟、心理……

通過閱讀,她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看到了從未接觸過的生活方式。

讀書也讓她重新認識自己,擺脫了原先的狹隘。

她意識到,生活的很多苦難都只是肉體上的,只要靈魂能得到救贖,一個人就不會孤獨。

在書籍的世界裡,她終於找到了獨屬於自己的高雅,可以底氣十足地說,

我貧窮,醜陋,可不幸的是我也是個自我封閉的聰明女人。論聰明才智,我是一個百戰不敗的女神。

讀書,可以讓一個人對自我有更清醒的認識,眼界更開闊,從而肯定和修正自己,並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而如果不讀書,一個人就無法認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樣的生活。

05

現如今,很多人已經很難沉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了。

前一段時間爆紅的「流浪大師」沈巍看得很透,人們之所以這麼追捧他,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書都讀得太少了。

這個世界太過浮躁喧囂,容易讓人迷失自己。

陳丹青說,年輕人仍然所見極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訊息中。訊息不等於眼界。

而一個人想要擺脫平庸、避免膚淺,唯有多讀書。

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終是由你所讀的書決定的。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11:選書》里也提到,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發育史和成長史。沒有人可以替代你閱讀,替代你成長。

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喝茶、散步、工作一樣,陪生命流淌。

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手機屏幕之外,世界是如此繽紛絢爛。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匱乏,會感到自己的渺小。你就會發現,那些困擾你的問題,也不過如此。

最後,即使你依然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也會擁有不一樣的心境,擁有不被歲月磨滅的魅力,不會因為平凡而感到心慌。

這就是讀書對一個人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越是「不要臉」的人,活得越有面子
顛覆人生的3種底層思維,學會一個受益終生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