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三武一宗滅佛」的最根本原因:佛家竟然敢跟皇家搶利益

中國古代「三武一宗滅佛」的最根本原因:佛家竟然敢跟皇家搶利益

在中國的歷史上,歷代王朝對於佛教的發展態度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各時期的統治階級,會根據宗教的發展情況,規模大小,對自己政局的影響程度,而給於支持或鎮壓等多種不同程度的對待方式。

在中國的歷史上,對於佛教一共進行過四次武力鎮壓,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三武一宗滅佛」,其中,「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後周世宗,而「滅佛」則是指用各種方式對佛教進行打壓、縮減,甚至,是消滅。

下面筆者就這個問題具體的說一下。

北魏太武帝「滅佛」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以國家層面,對佛教開展的鎮壓活動。在此之前,佛教在大多數地方的支持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蓬勃發展,勢力不斷擴大,並且,與中國傳統的儒教和道教產生了一些激烈的思想碰撞和鬥爭,後來,甚至演變成為對統治階級的衝突。

所以,到了太武帝時期,為了改變這一情況,開始對佛教加以鎮壓。其實,太武帝之前也信佛,也是非常尊重佛法和僧人。但是,後來的他卻發現,佛教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國家負擔」。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由於,僧人們不服兵役、不交稅費等等,直接導致佛教與國家爭奪財富,所以,僧人的數量必須要控制。為了打壓佛教,太武帝先後重用儒者,尊道教為「天師」,讓佛教在政壇上沒有立足之地。此後,他又以佛教是國外的神靈,道理與中國不通,開始對其全面壓制。之後,他又懷疑僧人暗通起義軍,便下令誅殺寺內僧人。

太武帝時期對於佛教的鎮壓可以說是手段非常殘酷的,對於僧人,無論老少,全部坑殺,對於那些製造、修建佛像的人,也不放過。這場滅佛活動整整持續了6年,在這次浩劫中,大量僧人被殺,寺院被搗毀,少數幸免於難的僧人則逃到了南方。直到文成帝繼位以後,認可佛教的理論,才解除了對於佛教的禁令。

第二次「滅佛」活動發生在北周武帝時期。在北周武帝統治時期,佛教的發展迅速,勢力越來越強。最鼎盛時期,僧人達到200萬,寺廟3萬多處,同樣僧人享有免賦稅、免徭役的優待。為了國家的發展,兵力的強盛,武帝不得不在僧人中進行徵兵,同時,徵用寺院的土地。

與第一次「滅佛」活動不同,周武帝這次不僅僅打壓佛教,連道教也一起打壓。因為,當時兩教的競爭很激烈,保誰都對自己的朝政無益,不如一起滅了。此外,在這次活動中,周武帝沒有採取屠殺僧人的殘暴手段,只是讓僧人還俗並採用徵用寺院的土地等「溫和」的滅佛手段。

同時,他在佛教和道教中選取了120人作為「學習骨幹」,讓他們去學習儒家思想,以體現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次「滅佛」是唐武宗時期。在唐朝時期,經歷過玄奘取經,使得佛教的地位明顯提升,佛教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和壯大。到了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那時候的佛教勢力規模已經相當大了。全國5000座大小寺院,廟宇40000多座,僧人30萬人,良田十萬畝。

不僅物質資源非常豐富,很多僧人還在朝中掌握大權,且很多官職都是僧人在擔當。使得僧人之間也逐漸形成了政治勢力,並且,與朝廷的正統管理形成了衝擊,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政治秩序。這樣的發展形勢,使得國家兵員緊張,財政收入減少,朝中大臣對於此種情況也是非常不滿,這就引起了剛剛上位的執政者唐武宗的關注。

此外,唐武宗其實是偏好道術的,所以,上位以後,自然對道教更加關照。新皇帝不喜歡佛教,這使得來到大唐傳法的天竺僧人非常不滿,竟然,發生了未經允許擅自闖入宮內要求面見皇上的事情。現在想想,這幫「異鄉人」也真是太目中無人了,在天子腳下竟然敢如此造次,是何等的狂妄傲慢,身為九五之君的唐武宗自然會懷恨在心了。

很快,唐武宗開始了「滅佛」的一系列動作,沒收寺院財產、驅趕僧人、搗毀寺廟等等。在這次滅佛運動中,全國4600座寺廟被毀,26萬僧人還俗,收回土地數千畝,寺院財產更是數不勝數,政府可謂是「收穫頗豐」。

第四次「滅佛」運動發生在後周周世宗時代。那時候五代十國,社會動蕩,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各種饑荒、疾病、災難充斥著社會的各個角落,這樣的環境中,佛教的發展自然也是暗淡無光的。後來,到了後周周世宗上位,他本身就對任何宗教都不感興趣,沒什麼信仰,所以,對待各家教派也算是「一視同仁」了。

周世宗上台的第二年就開始了對佛教的禁制令,比如:不允許私度僧尼,不能擅自出家,禁止各類修行方式等,同時,還沒收未經政府核准的寺院財產。針對於周世宗的這次滅佛活動,歷史學家們分析可能是因為連年戰事,國力空虛,搗毀佛像、沒收財產、控制僧人數量等等。這其實對於國家提升稅收,收集鑄幣原料,充斥國庫都有一定的幫助。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這次禁佛,也使得眾多寺廟被毀,僧人數量銳減,很多傳世經書也被燒毀,對於佛教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古人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而面對新時代的社會背景下,佛教如何與社會相適應,共建和諧呢?如何做到道場興旺,海眾安和呢?如何發揮佛教在新形勢下的積極作用呢?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是決定萬物之本,所以,只有固本求原,萬物才能滋長,海眾方能受福。

但終歸究底,保持佛教僧團的清凈莊嚴是關鍵,發揮佛教社會價值是維護佛教興盛的根本。

參考資料:

【《「三武一宗滅佛」運動》、《魏史》、《舊唐書·武宗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這個女人才是西晉滅亡的罪魁禍首,奇醜無比卻將禍國玩到了極致
想當一個出色政治家,這一點必不可少,千年前的中國人已非常熟練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