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奇百怪的酒文化讓大千世界融為一體,這世界除了酒還有什麼?

千奇百怪的酒文化讓大千世界融為一體,這世界除了酒還有什麼?

酒,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飲品之一。中西酒文化源於各自的傳統思想,其相關語詞在漢語英語中的表達形態有同有異。從中可以理解中國酒文化傳統思想與西方酒文化傳統思想特質的異同性。酒自產生以來, 便給人類的社會生活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傳統思想主張修身養性、關心人性之善惡,也體現在對「酒」的造字上。《說文解字》解釋:「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鑒於它的兩重性,酒便有許多充滿褒貶含義的別名:「歡伯」、「福水」、「狂葯」、「魔槳」、「禍泉」等等。

英文Wine源自拉丁語vinum葡萄,一般指發酵過的葡萄酒等果酒。漢語的「白酒」其實是燒酒,不能譯為white wine,而應譯liquor或spirit 。

古今中外的酒文化大致可從酒的起源、酒神、酒種、酒禮、酒吧文化等幾個方面說起。

起源之爭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樣,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需要知道的是,史事中沒有發明酒的記錄,後來的史書和各種典籍中關於第一個造酒者的記載,都是根據並不可靠的古代文獻而來的。關於酒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不過,人們普遍認同的有猿猴造酒、儀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種。其中最通行的是儀狄造酒。

關於葡萄酒的歷史幾乎是和人類文化史一道開始的,世界古老民族的神話傳說中都流傳著關於葡萄酒的故事。早在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就有了"大酒神節"。每年3月,為表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舉行這項活動。

酒神

神話和傳說,反映了古代人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和認識。不同的民族文化與這種理解和認識有密切的關係。漢族古代神話和傳說有自己的體系,歐洲的古希臘、羅馬神話也有一套獨特完整的「神」的譜系。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臘、羅馬神話不可避免地相互影響、相互交融。英語中有關酒文化的一些詞語也打上了希臘、羅馬神話的烙印,那是漢語無法對應的。例如,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在羅馬神話中稱巴克斯(Bacchus)。酒被認為是酒神賜予人們的禮物,也是人們豐收的象徵。

在酒神節時,酒神信徒們在酒神頌歌的極大鼓舞下,結隊遊盪,載歌載舞,縱情狂歡,完全墜入忘我之境,人的本性在這裡得到最大的釋放。從古羅馬、古巴比倫到當今世界各地幾乎都有酒神節的存在,為此,德國哲學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認為希臘人的酒神宴樂含有一種救世節和神話日的意義,這種獨特的酒神音樂有別於一般的音樂。所以相當一部分歐美文化也體現了古希臘、羅馬文化中的酒神精神。

可見,酒和藝術與精神的千絲萬縷聯繫,在東西方酒文化中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只不過具體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酒種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複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製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西方主要以葡萄酒為主,另還有威士忌、白蘭地等。關於威士忌士忌酒的起源已不可考,但是能確定的是,威士忌酒在蘇格蘭地區的生產已經超過500年的歷史,因此一般也就視蘇格蘭地區是所有威士忌的發源地。

酒禮、酒品

西方人飲酒重視的酒,要看喝什麼酒,要的是充分享受酒的美味。飲用葡萄酒的禮儀,則反應出對酒的尊重。品鑒葡萄酒要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調動各種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飲順序上,講究先喝白葡萄酒後喝紅葡萄酒、先品較淡的酒再品濃郁的酒、先飲年輕的酒在飲較長年份的酒,按照味覺規律的變化,逐漸深入地享受酒中風味的變化。而對葡萄酒器的選擇上,也是圍繞著如何讓拼飲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來選擇的。

既然做人要有道、有德和有品,飲酒當然也要講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道是關於酒和飲酒的道理,酒德指酒後的行為,酒品指飲酒的旨趣和品德。「酒德」的語義轉變也體現了酒的兩重性。它最早見於《尚書·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於酒德哉!」唐朝杜甫《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云:「念昔揮毫端,不獨觀酒德。」隨著時代的變遷,酒德的詞義又發生了一些變化,多指喝酒的豪爽程度。一個人的酒品或酒德的好壞,折射了該人品格和德行的好壞及其處世的聲譽,因而非常重要。

在酒醉的自由狀態中,擺脫了束縛的藝術可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酒喝到極致時,文人墨客可以詩酒斗百篇(如唐朝酒仙李白) ,也可以像唐朝書法家張旭狂寫草書、大寫「醉帖」,英雄武士可以大打「醉拳」,同樣人們也可以彈「醉琴」、跳「醉舞」。

酒吧文化

歐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種典型表現,又是它的延伸:酒吧給人們提供了一種顛覆現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動力。在現代,古希臘的酒神精神在斯得以最大限度地體現,形成了其獨特的酒吧文化。到了歐美(尤其是英國) 不能不去酒吧,那是朋友之間休閑聊天或聚會的好場所。酒吧文化是西方(尤其是英國人)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種獨特的民俗生成了許多相關詞語。

總之,東西方酒文化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內容豐富。了解不同民族的酒文化,尤其是那些相關的俗語辭彙,有助於人們成功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無論從酒的起源、神文化、品種等哪個方面,都是值得我們去細細考究的古今中外文化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飛花令里讀詩詞——雨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