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心頭好酸 中國仿製法國艦炮耗時二十載 難逃已定命運

心頭好酸 中國仿製法國艦炮耗時二十載 難逃已定命運

利刃NN

八十年代的中國海軍主流艦艇的作戰能力與世界水平差距特別大,尤其是艦炮的能力上,無論是我國在用的艦炮還是正在研製中的艦炮,都落後於當時的國際主流。加上技術和人才上的空缺,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從西方引進先進的艦炮並加以仿製,成為那個年代中國海軍的無奈選擇。

據有關資料顯示,當時可供選擇的有多個國家的艦炮:美製的MK45式127毫米艦炮,義大利制奧托型127毫米艦炮,英國的114毫米艦炮,法國緊湊型單管100毫米速射艦炮,美國和義大利的艦炮體積和質量都比較大性能一般,對於中國艦艇來說,適裝性不強,英國的艦炮性能不錯,也是受體積和質量的限制,被排除在外,所以最後選擇了法國的緊湊型單管100毫米速射艦炮。

該型號的艦炮是法國海軍的主力大口徑艦炮,在20世紀70年代後,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僅保留了原有的68式身管、俯仰機以及彈藥部分,其餘如火炮自動循環過程等部分均重新進行了設計,提高了艦炮的防空反導能力,反應速度精度以及可靠性。尤其是該炮使用的新型供彈系統,由計算機完全自主控制,能夠快速的更換彈種並且自動調節供彈頻率。

所以該炮的性能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再配合區無線電近炸引信,在當時來說滿足艦艇的反導自衛能力需求已經足夠。除了射程差一點,其他各方面均超越國產大口徑艦炮,所以當時中國海軍決定引進法國管艦炮。而當時引進了兩門,一門用於裝備053H型導彈護衛艦,進行艦艇的實際操作與訓練,另外一門則交由當時的713所進行仿製。

不過仿製的道路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順利。從1987年開始仿製,當時既有實物,也有法國人提供的資料,按理說難度沒有那麼大,可就是這樣子,仍然很難仿製出來,原因在於該炮的基礎在於有一套高精密的自動化供彈系統,而且這套系統又依賴於精密的液壓部件以及電腦控制系統。這在當時的中國,想要找到這麼一個適合的廠家是非常困難的。而另外一方面,計算機控制系統有多達39個基本程序,每個對應的程序又要多個基本狀態,並且還要能夠處置和識別幾十種故障,在當時來說,其意味著軟體設計難度非常大,並且代碼的編寫量也很大。對海軍來說,想要完全吃透這套系統,難度非常大。

此後,經過713所數年的研發與不斷的改進,終於在技戰術性能上基本達到了法國水平,並裝備了我國的很多海軍艦艇。而現如今隨著中國海軍更先進的艦炮出現,這一型號的艦炮也隨之停止了生產,終難逃這一註定的命運。現如今中國的海軍建設尤其是海軍武器裝備建設已經走上了完全自主的道路,但回顧這幾十年來的辛酸,我們不由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成功彎道超車:下一艘航母脫胎換骨 一項技術比美軍還先進
殲10發展至今,為何還能裝備部隊?專家:他從未停止過改進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