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悠小魚說書 第190篇 《金陵勝觀》

悠小魚說書 第190篇 《金陵勝觀》

《金陵勝觀》一書的英文名稱為《Souvenir of Nanking》,1910年(明治43年)由日本大阪玉鳴館印刷,同年六月由上海虹口日本堂書店發行,編輯兼發行者是一個名叫杉江房造的日本人。這是一本很珍貴的當時的南京景物攝影圖冊。書中收錄50幅照片,拍攝的都是清末南京的著名景點,其中燕子磯5幅,明孝陵4幅,明故宮3幅,貢院街3幅,夫子廟2幅,棲霞寺2幅……盧海鳴說,書中圖片的排序值得玩味,第一張是下關,然後是城內、城郊、南京全景。這種排序說明下關自從1899年開埠以後,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已經迅速崛起,即便是在來南京遊覽的外國人心目中,下關也佔有重要地位。書中收錄50幅照片,拍攝的都是清末南京的著名景點,其中燕子磯5幅,明孝陵4幅,明故宮3幅,貢院街3幅,夫子廟2幅,棲霞寺2幅……盧海鳴說,書中圖片的排序值得玩味,第一張是下關,然後是城內、城郊、南京全景。這種排序說明下關自從1899年開埠以後,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已經迅速崛起,即便是在來南京遊覽的外國人心目中,下關也佔有重要地位。

翻開《金陵勝觀》,裡面的南京從容靜謐,山川秀麗,有一種別樣的美。記者也獲得了很多以前並不了解的歷史信息,比如日本人將下關的南京火車站稱為「南京停車廠」,當時只是兩棟簡陋的二層洋樓。許多如今已經消失的南京風景,在《金陵勝觀》中也能找到,如儀鳳門、明故宮古物陳列所、兩江總督衙門、江南公園、進香河、督練公所、陸軍小學堂等。

和一般的攝影集不同,《金陵勝觀》中很多照片還配上了詩詞,給讀者欣賞照片時,留出了遐想的空間,如「玄武湖」老照片選用的是康熙皇帝的《後湖》詩:「淼淼長湖水,春來發綠波。飛鳴下鳧雁,朝暮集漁蓑。」「紫金山」老照片選用的是王安石的《鐘山晚步》「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雨花台方正學墓」,拍攝的是方孝孺的墓,配的詩更有意思,就是方孝孺本人所寫:「青草池邊一故丘,千年埋骨不埋羞。叮嚀囑向人間婦,自古糟糠合到頭。」讀者欣賞照片,玩味配詩,從而感受方孝孺誓死不向朱棣低頭的心路歷程。 書中收錄的明孝陵照片,石刻四周都有石柵欄,將參觀者與文物隔開。由此可見,當時雖然還是清末,但南京地方官員已經有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了。

《金陵勝觀》是目前學者能夠找到的第一本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南京風景名勝畫冊。書中展現的清末南京舊顏,為我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影像資料。攝影術從19世紀中期以後開始流行,因此,從晚清到民國,為南京風景名勝、人文習俗留下影像資料的,大多為外籍人士,如英國的約翰·湯姆遜,德國的羅伯特·駱博凱,日本的山根倬三、金丸健二,澳大利亞的海達·莫理循、法國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而民國時期的中國人郭錫麒、朱偰等也拍攝過大量南京照片。

這些珍貴的南京老照片,以畫冊的形式留存下來,包括日本人杉江房造編輯發行的《金陵勝觀》(1910)、郭錫麒拍攝的《南京影集》(1933)、朱偰的《金陵古迹名勝影集》(1936)等。由於年代久遠,這些影集存世極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悠小魚說書 第185篇 民國聯益箋 「隔干里兮共明月,憑尺素兮同此心」
憶任繼愈:國家圖書館的310室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