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江蘇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中段,東臨黃海、南濱太湖,是轄江臨海、扼淮控湖之地,自古為「魚米之鄉」,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之地,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省會為南京市。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江蘇儘管歷史悠久但設省較晚,今省境歷史上分屬數個歷史地理區域。明朝初期,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才與今安徽組成直隸(朱棣遷都南京後稱南直隸),清朝康熙初因江南省(明南直隸)「其制過大」而分設,江蘇省自此才正式形成。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除此之外,古代江蘇要比現在小的多,自宋金時期黃河奪淮入海後江蘇省境海岸線向黃海大幅度推進,形成了大片新增土地,由於陸地延伸及建制重設、析置新縣等原因,歷史上曾沿海並以海為名的海陵(今泰州)現已不再沿海,與此相似的則是東海縣。現在,江蘇共有四個以「海」為名的縣,僅東海縣並不臨海。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北部,為連雲港市轄縣,是我國著名的「水晶之都」,也是一座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古縣、名城,更是江蘇唯一一座以海為名卻不臨海的縣。東海之名始於秦朝,秦滅六國後廣設郡縣,今東海縣地當時為東海郡(初稱郯郡)朐縣地,而東海作為縣名出現於南北朝時期。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東海郡是我國最古老的州郡之一,其又稱郯郡,最初治所位於郯縣(今郯城),兩漢時徐州刺史部、東海郡同治郯縣,南北朝時始稱海州,但仍治郯縣,隋朝建立後才改治朐山縣(南北朝朐縣改)。元朝時期,東海縣併入朐山縣,明初朐山縣省入海州,民國初海州廢為東海縣,後連雲市從東海縣划出,1948年東海縣解放後海州城及沿海地區划出與連雲市合併為新海連特區,不久就改設為新海連市(連雲港市前身),東海縣自此喪失海岸線。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濱海縣,位於江蘇省東部偏北沿海地區,為江蘇最大的地級市鹽城市轄縣,因地處黃海之濱而得名。歷史上,濱海縣大部為汪洋大海,後隨著黃河改道而大片成陸,歷史上先後為淮浦、山陽、阜寧等縣地,抗日戰爭時期為更好的開展抗日鬥爭於此設濱海(大部為今響水縣境)、阜東(大部為今濱海縣境)等縣,兩縣與建國初合併為濱海縣,1966年以廢黃河分界分設為濱海、響水兩縣,沿襲至今。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海安市,位於江蘇省東部偏南沿海,為江蘇省縣級市,由地級南通市代管,是江海文明的起源之地。海安是南通最早成陸的地區之一,自古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先後為海陽、海陵、寧海等縣地,南朝宋時正式設縣,縣名寓「永不揚波」之意。海安設縣後幾經廢設,唐玄宗時併入海陵縣後先後為海陵、泰州、泰縣等轄地,抗日戰爭時期設紫石縣,1948年改稱海安。建國後,海安隸屬於南通,2018年改設為縣級海安市。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海門市也是江蘇省由南通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東鄰黃海,南濱長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海門市大部原為大海,後隨著長江泥沙淤積而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到唐末逐漸成陸,五代後周時設縣,清朝時改為海門直隸廳,民國初廢廳又為海門縣,1994年改設為縣級海門市。海門設縣時啟東還未成陸,當時海門為長江入海門戶並因此而得名。

江蘇四縣,均以「海」為名卻有一縣不臨海

參考資料:《江蘇省志》《海門縣誌》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