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唐代無名詩人,一生只創作2首古詩,卻在大唐盛世一枝獨秀

此人是唐代無名詩人,一生只創作2首古詩,卻在大唐盛世一枝獨秀

導語:此人是唐代無名詩人,一生只創作2首古詩,卻在李唐盛世一枝獨秀

大家都知道,我們從小就要學習唐詩和宋詞,並且唐詩宋詞作為我國的文化遺產也受到了廣泛歡迎,還被多次搬上銀幕,詩詞大會經久不衰。唐朝的時候。創作了大量的詩作。宋代的時候則更喜歡作詞。提到唐宋的詩詞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有太多的佳作了,這是因為唐朝是我國的盛世。在相對安定的環境背景之下很容易湧現大量佳作。

在盛世之下,也湧現出了許多喜歡飲酒作詩的人,他們無酒不歡,就比如說詩聖杜甫和詩仙太白。這些人簡直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大神。正是他們的存在,為後人搭建起了一個詩詞的舞台。但是朋友們或許不知道。在唐代有一個詩人,他活到了80多歲。但卻只寫過兩首詩。雖然說少的可憐,但你可不要小瞧這位詩人的這兩首詩。它竟然可以敵得過千百首。此人是唐代的無名詩人,一生只創作2首古詩,卻超過李杜成為第一。

他就是唐代詩人張若虛。此人在當時默默無聞,有關他的生年卒月均沒有文獻記載。但此人與當時的張旭、賀知章、包融一同被稱為「吳中四士」。在《全唐詩》中只記載了張若虛的兩首詩。可以說張若虛作為唐代的一名詩人。後人對他褒貶不一。有許多人說他所作的一首詩可以超過其他的詩作千百篇。這首詩就是他創作的《春江花月夜》。也有人認為這首詩並沒有那麼出眾。這首詩實際上是在我國的近代民國時期被當時的文化人吹捧的,所以不要大驚小怪,他們認為這首詩寫的還不錯,但是在唐代卻不能壓倒其他的詩作成為全唐孤篇。這首《春江花月夜》成為了後世傳送的名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唐詩。這首詩語言優美清新。有著悠揚婉轉的韻律。與當時盛唐流行的華麗詩詞有所區別。它給人的更多是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讓人耳目一新。這首詩也蘊含著非常複雜的哲理,書寫了動人真摯的離別之情。讀完此詩後內心五味雜陳,有著說不完道不盡的人生感慨。

古時候的人說過一句話:文沒有第一,武沒有第二。這是因為在唐朝實在是有太多的詩詞了,那一首首好詩有七言絕句,也有五言絕句,有描寫邊塞風情的,也有描寫山水。還有描寫人物的。不管哪一種都有當時非常出色的代表詩作。而張若虛的這一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寫的江邊風情。它是一種詩歌的代表作,小編認為可以壓倒全唐的詩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也有的朋友認為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其實並沒有蕩氣迴腸的韻味,可以讓人拍案叫絕。其次,這首詩也沒有涉及到家國天下的情懷,只是作者自己一廂情願的抒情而已,並沒有其他意思。所以在寓意上他並沒有任何資格來超越其他唐詩,而這首詩之所以被後人所認可和熟知是在明朝而不是唐朝,所以說中間有500多年的時間。張若虛作為一名盛唐詩人都默默無聞不被人所知,直到當今,他才登上了神壇被人所讚譽。但小編認為:雖然張若虛在他的一生只創作了兩手詩,但他這兩首詩足以成為全唐孤篇。這首《春江花月夜》一共36句分作九段,字裡行間結構嚴整、精雕玉琢、意味深長。可以引發讀者無窮的想像,是古往今來不可多得的好詩。小編覺得這首《春江花月夜》形神俱足,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和用意與當時的所見所聞、此情此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是一種生命體驗的升華,詩中流露出一種有關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所以在小編心裡,張若虛已經超越李杜成為全唐排名第一的詩人也無可厚非。就是因為這首詩。

有這麼一個傳說,張若虛在寫《春江花月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奇妙的愛情故事,他在橋邊邂逅了一位女士,兩人一見鍾情並互訴衷腸,這時正好是上元節,牛頭馬面出門尋鬼魂。不小心把張若虛帶回了地府。可他不願意投胎,一定要見到這位女士。最終感動了曹娥替他完成了心愿,最後27歲的張若虛終於重回人間和66歲的伴侶再次相見。最後寫下了這首《春江花月夜》。詩句字字精雕細琢,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看了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積極評論留言,如果您認同此文觀點,歡迎關注我們,每日更新熱點消息。

(此文圖片為網路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歷史鑒聞 的精彩文章:

法海將白素貞鎮壓在雷峰塔,為何遲遲不敢下手?原來他在忌憚此人
她是康熙的侍女,一年只洗一次澡還將洗澡水喝掉,最終活到90歲

TAG:天下歷史鑒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