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時的晉國強大無比,是什麼原因導致他最終三分,化作散沙?

春秋時的晉國強大無比,是什麼原因導致他最終三分,化作散沙?

春秋時期,雖然有著春秋五霸的說法,在這五個霸主之中,綜合國力最為強大的莫過於是晉國了,也只有晉國,一直是五霸之中雷打不動的國家,其他的四大霸主,多多少少在春秋漫長的歷史中出現過更替的現象。

然而,我們都知道,最終晉國三分,結束了春秋爭霸,也開啟了中國的戰國時代。那麼,為什麼強大的晉國會出現三分的情況,在春秋末期的時候,晉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晉國自「曲沃代翼」之後,為了防止再次出現這種小宗取代大宗的情況,晉獻公採納士蒍之策,將晉國的皇族的旁支消滅殆盡,規定除了世子之外,其他的世子成年後必須離開晉國,前往其他國家定居,因此,晉國出現了「無公族」的現象,這在當時只此一家。

因為國家內部缺少了王公貴族的制衡,大權漸漸旁落到了卿大夫手中,在晉文公在位的時候,便有了六卿的說法,甚至在後來還出現了諸多的強盛家族,這些家族在晉國內爭鋒,虧損著晉國的國力,同時讓晉國內部變得不穩定。

後來,由於六卿的實力已然比晉王要強大,晉國君主便成了六卿的傀儡,當國君和六卿家族的利益大致相同時,雙方能夠相安無事,否則,便會出現激烈的交鋒,而這種交鋒的結果,往往就是晉王被迫退位,改立新的王室子嗣登基,這也讓春秋末期的晉朝成為了更換國君最頻繁的國家。

由於國內力量被六卿家族掌控,所以晉國整體雖然強大,但實際上十分的鬆散,後來,這些六卿為了掌握更大的權力,當時的韓、趙、魏、智、中行、范六家開始了內鬥,最終如我們所知,韓趙魏三家獲得了勝利,他們瓜分了晉國的力量,最終由於意見無法統一,索性三個家族自立為王,便有了戰國七雄中的三家。

在他們內鬥的時候,早就被架空的晉王根本無力阻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陷入混亂,最終分崩離析,可以說,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當年那一個為了防止旁系篡權而實施的政策,只是,這一下放住了內賊,卻是讓外賊壯大起來,而自己被威脅的時候,卻是再也沒人能來幫助自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登基後為什麼要匆忙伐吳?不單單是給關羽報仇!
漢末潁川荀氏的興衰故事,一代為漢臣,世代守漢節忠義之族!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