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醫方明為佛教五明之一,是古印度佛教徒必修之學問。所謂醫方明,指的就是佛醫的基礎知識、理論體系以及醫治眾生種種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佛陀在宣說《妙法蓮華經》時,充分展現了「能醫眾生之病,能救眾生之苦」的高超醫術和偉大情懷。

佛醫對病因的認識

佛醫學以四大、三學等佛學理論為指導,以悟證論治、調理心神、注重飲食為特徵,以啟迪無上智慧、改善思想境界、追求永恆真理為目標,最終達到人體內外環境全面協調的醫藥學體系。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佛醫認為,病有三因,即外因、內因和業因。外因——地、風、水、火「四大」不調,內因——貪、瞋、痴「三毒」為患,業因——前世今生孽債宿根之果報。《維摩詰所說經問疾品》、《佛說佛醫經》等詳論了疾病的內外之因,並指出調節外因、斷除內因的方法,即外因可以醫藥愈之,內因可以禪定製之。至若業因則是無法逃避,只能以懺悔等等對治來決定預後轉歸。業因指造成善惡果報的原因,包括行為、身心、意念等方面;果報指對於善惡業因的苦樂報應,包括時運、財運和疾病等方面。

佛醫的治病方法

佛醫的主要治病方法在於把握好「一綱八因」。在分清寒熱的基礎上,針對地、水、火、風、貪、瞋、痴、業八個方面的致病主因,佛醫往往以通治方的形式來治療各科疾病,每每會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在佛醫的致病八因之中,各因各有相應的主證,各有相應的治療方法和常用方葯。

「地因」的主證有力退、痰阻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體力減退,疲倦乏力。自我感覺力氣衰弱、睏乏思睡,體質整體下降等各種虛證。

「水因」的主證有寒性、水濕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畏寒肢冷,咳嗽痰稀、腰酸疼痛或四肢腫脹、手足發涼等各種寒證。

「火因」的主證有火性、實熱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頭痛、失眠、眼脹、咽喉疼痛,甚至發熱、牙齦腫痛、口乾舌燥等熱證。

「風因」的主證有氣滯、血瘀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胸悶、氣緊、腹脹、噁心、嘔吐,頭部或腰部刺痛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氣血瘀滯方面的癥狀。

「貪因」的主證有自我感覺手足躁動不安,信心減退,對自己做過的事缺乏自信(如把門鎖好之後,還會回頭思量是否真的鎖好沒有)。

「瞋因」的主證有自我感覺心氣不順,頭脹胸悶,容易生氣動怒(有時會莫名其妙與親人生氣)。

「痴因」的主證有自我感覺語言行動有所遲鈍,失眠多夢,容易忘記(感覺這一段時間記憶力減退,心裡彷彿蒙上一層迷霧)。

「業」的主證有自我感覺有邪氣纏身,夜裡驚恐,惡夢時作(有所經常會夢見已經去世的親人或熟人,而且情境十分恐怖)。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對於上述之疾患,地者補之,水者溫之,火者清之,風者散之,貪者戒之,瞋者定之,痴者慧之,業者善之。

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丹」為唐代高僧道宣律祖所傳。道宣律祖(596-667),俗姓錢,江蘇鎮江人,是佛教律宗南山宗的創始人,一生專究戒律,制定佛教受戒儀式,從而使律學成為專門學問,開創了律宗一派。因居終南山,故又名「南山派」、「南山律宗」。道宣律祖一生愛好醫藥,故與孫思邈為友,且交往甚密。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道宣律祖晚年,居終南山白泉寺,每日在天王殿中誦經念佛,不舍晝夜。因此,道宣律祖過度勞心成疾。「天王」念其課誦勞心,故在夢中授予此方,專於補心,名為「天王補心丹」。後來,道宣律祖將此方公諸於世,凡勞心之人,盡可服用。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中發現,唐人寫本佛經的末尾,有「毗沙門天王奉宣和尚補心丸方」的記載(現藏英國倫敦博物院),與傳說頗相吻合,方中所用藥物也基本相同。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養神養心

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一句佛號是阿伽陀葯,若能常念佛號,最能調養身心,於道業、事業皆做增上緣。

認識佛醫:道宣律祖與天王補心丹

至於業障重,貪瞋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咸愈。

《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

《印光法師文鈔?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念佛,亦養氣調神之法,亦參本來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時紛亂,若至誠念佛,則一切雜念妄想,悉皆漸見消滅;消滅則心歸於一,歸一則神氣自然充暢。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試念之。

《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復馮不疚書》

刺血寫經一事,且作緩圖,當先以一心念佛為要。恐血耗神衰,反為障礙矣。身安而後道隆。在凡夫地,不得以法身大士之苦行,是則是效。但得一心,法法圓備矣。

《印光法師文鈔增廣?復弘一師書二》

閣下年未三十,已現衰相。固當舍博守約,專修凈業。凈業大成,再宏余法,庶得自利利他之實。否則雖能利人,亦非究竟現生獲出生死之道。

《文鈔三編?復李圓凈居士書一》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無論行住坐卧,常念佛號,或聲或默,皆須聽己念佛之聲。倘能如是,則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士農工商之職業,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於本業。以心不散亂,作事有主,如理亂絲,神凝則易,心躁則難。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業,功勛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文鈔續編卷下?阜寧合興鎮凈念蓮社緣起序》

部分摘錄自《中國佛教醫藥全書》

李良松教授序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養生文化:激活7個「生陽點」,源源不斷升發陽氣!
智慧人生:12句經典「老人言」,早讀早受益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