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居然從來都沒有「閱艦式」!一字之差,原來我們都叫錯了!

中國居然從來都沒有「閱艦式」!一字之差,原來我們都叫錯了!

來源:經 鋼雨軍事(ID:gangyujunshi)授權轉載

1949年4月23日,江蘇泰州白馬廟,在張愛萍同志以及全體水兵的莊嚴宣誓聲中,華東軍區海軍在此成立,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艦隊——東海艦隊的前身。

在光明即將吞噬黑暗的前夜,在紅旗快要掃滅烽火的黎明,人民海軍生於戰火,註定這邁向大海的征程奇凡不平!

回首崢嶸歲月,七十年的波濤風雨,七十年的苦難輝煌,終迎來七十年的盛誕大慶!

1957年8月4日,青島海上大閱兵

2019年2月28日15:00,國防部2019年首次例行記者會召開,任國強大校正式宣布,將在青島舉行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

期待雙航母同台炫技

截至目前,已經有六十多個國家決定派出代表團參加此次海上閱兵活動,其中有多國還將派出艦艇參與受閱。例如:

俄羅斯海軍22350型護衛艦首艦「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

作為最新型的新型護衛艦,俄羅斯最能拿得出手的東西

日本海上自衛隊「秋月」級驅逐艦3號艦「涼月」號;

來華參加閱兵為了避嫌,估計不會掛十六芒海軍旗

印度海軍「加爾各答」號驅逐艦、「沙克提」號補給艦;

頭上頂個球用

菲律賓海軍「丹轆」號戰略運輸艦;

作為菲律賓海軍僅有的萬噸大艦,老杜把壓箱底的大傢伙都拉來了

此外,韓國、法國、巴基斯坦等國屆時也將派艦艇來華。

-該不該叫「閱艦式」?-

無論是去年的「4·12海上閱兵」,還是今年的「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很多媒體、專家或者網友,將其習慣性的稱為「閱艦式」。

海上閱兵,顧名思義就是「海軍的閱兵儀式」。所謂「閱艦式」、「觀艦式」均來自日語「観艦式」的中文翻譯。

日語中的「観艦式」這個詞,翻譯自英文中的「fleet review」,中文直譯即為「艦隊檢閱」;美國人的叫法與英國有一個小小的區別,美國人不講「艦隊檢閱」,而是叫「naval review」,即「海軍檢閱」。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第一次「觀艦式」(1868.4.18,大阪天寶山)

天寶山「觀艦式」,明治天皇在陸上的檢閱台檢閱了6艘日本軍艦與1艘法國軍艦:電流丸、萬里丸、千歲丸、三邦丸、華陽丸、萬年丸、Duplex。

有人對此提出批判:既然「閱艦式」這個叫法來自日本,就不應該用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海上閱兵的稱謂。

這種批判不無道理,因為「閱艦式」這個叫法均是出自網友或者一些軍事專家,官方從來沒有過「閱艦式」這種叫法。

2009年,海軍60華誕青島閱兵

在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試行)》第八章(閱兵)第六十六條(海上閱兵和碼頭閱兵)中規定:

(一)海上閱兵,分為閱兵式和分列式:

1.海上閱兵式,受閱艦艇按照規定的序列和隊形在海上列隊,閱兵首長乘坐閱兵艦艇檢閱受閱艦艇。

2. 海上分列式,受閱艦艇按照規定的序列編隊,依次通過閱兵艦艇,接受閱兵首長的檢閱。

……

也就是說,在官方文件中,無論是在海上、碼頭還是空中的閱兵儀式,皆以「XX閱兵」作為官方正式稱謂,並沒有「閱艦式」這樣的說法。

海上閱兵作為海軍舉行節日慶典、展現海軍力量與風采、對外進行友好交流的傳統儀式,已經擁有大約六百多年的歷史。

-海上閱兵傳統始於英國-

雖然現代海軍的閱兵儀式起源自14世紀的英國,但是遙想曹孟德當年「釃酒臨江」,眺望著「旌旗蔽空」之千里舳艫,仰天橫槊,慷慨賦詩,此等波濤之壯闊,又怎能沒有一場「下江陵」前的「水師閱兵」呢?

公元14世紀開始的英法百年戰爭,雙方既有堡壘要塞的爭奪,又有槳帆戰艦的攻防。相傳,在1346年6月,正當第一階段的英法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英格蘭王國國王愛德華三世在大軍出征法國前對艦隊進行檢閱。這是世界上普遍認為的第一次海上閱兵。

英法兩軍的主力戰艦——柯克戰船

1415年8月,英法再次重啟戰端。英王亨利五世在率軍出征法國阿金庫爾之前,於英格蘭東南部漢普郡的港口城市——南安普敦舉行海上閱兵儀式。此次海上閱兵是第一次有記載的海上閱兵儀式。

克里米亞戰爭時期,1853年,維多利亞女王第一次進行艦隊檢閱,同時進行戰爭動員,蒸汽動力戰艦第一次在海上閱兵儀式中亮相。

蒸汽動力戰艦登場

從14世紀起至今,英國舉行的海上閱兵儀式,大大小小算起來大約有50次左右。

網上流傳著一張相當震撼的圖片,圖片底部註明為1914年7月18日。很明顯,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前,英國皇家海軍舉行的戰前校閱。

有人質疑這張圖片是P出來的

據資料顯示,皇家海軍的這次動員校閱,出動至少59艘戰列艦與17架水上飛機。從圖片上看,若是再加上其它的作戰艦艇,這個規模得有200艘左右。

1935年7月,喬治五世即位25周年海上閱兵儀式

1944年5月,諾曼底登陸前夕,盟軍曾秘密進行過一次海上閱兵,各型艦隻,包括登陸艇、掃雷艇大大小小加起來大約有800艘左右。

這是人類歷史上舉行過的最大規模的海上閱兵。

倒也不怕走漏了風聲

除了國王登基、戰爭需求或者出於紀念意義進行海上閱兵外,英國也經常在外國國王到訪英國時舉行海上閱兵儀式,其目的無非是在向對方炫耀:

看!大英帝國是多麼的牛B!(俱往矣)

-萬國來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軍艦是一個國家移動的國土,海軍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名片。艦艇互訪這種各國海軍間的友好交流活動早已成為國際間軍事交往的主要渠道。

在派出艦艇進行友好訪問時,若要趕上一些重要的日子,參加受訪國舉行的海上閱兵儀式,這必然是兩國、兩軍關係友好的有力象徵。

1911年6月,美國海軍「德拉瓦」號參加英王喬治五世加冕「閱艦式」

二戰之後,世界各國間的聯繫與交往變得日益緊密。出於國家間的和平交流或者陣營內部抱團取暖之目的,有時會在一些重要的節日舉行國際性的海上閱兵活動。比如:

1969年5月,北約在其成立20周年之際舉行由11個國家、64艘艦艇參加的海上閱兵儀式;1994年6月,紀念諾曼底登陸50周年海上閱兵儀式。

21世紀是和平與發展的新世紀,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海上閱兵儀式越來越多。2001年2月15日,印度海軍在孟買港舉行其首屆國際海軍閱兵式。

不是這個~

2016年2月,印度第二屆國際海上閱兵式拉開帷幕,近50個國家派代表出席,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十艘艦艇集體受閱。

好生氣派!

2005年6月底,為紀念特拉法爾加海戰200周年,35個國家167艘艦艇在英國參加海上閱兵式,集體接受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檢閱。

其中,英國皇家海軍出動軍艦60艘。僅從艦隊數量來講,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際性海上閱兵活動

在特效煙幕的籠罩下,帆船艦隊重演特拉法爾加海戰,將閱兵活動推向高潮。

受閱前的多國艦隊

日本這個國家特別熱衷於搞海上閱兵,韓國也不甘其後。

舊日本帝國時期,日本海軍曾多次舉行大規模的「觀艦式」。1957年,海上自衛隊舉辦戰後首次「觀艦式」,這一傳統儀式得以復活。

自1981年開始,海自每三年舉行一次「觀艦式」,固定在相模灣舉行。2002年10月13日,東京灣舉行國際「觀艦式」,慶祝海上自衛隊成立50周年,美、俄、法等11國共17艘艦艇前來觀禮,受閱艦艇數量高達65艘。

皇紀2600年(1940)橫濱海域「特別觀艦式」

韓國總共搞過三次海上閱兵,而且都是國際性的,第一次是在1998年。2008年10月,韓國為慶祝建國、建軍60周年,在釜山港舉行國際海上閱兵儀式。

尚未服役的「世宗大王」號亮相

2018年10月,為紀念韓國海軍建軍70周年,13個國家派出41艘艦艇在韓國參加海上閱兵儀式,共46個國家派代表出席,聲勢浩大,規模空前。把日本給氣得~

文在寅登上「日出峰」號登陸艦

最後,再來盤盤美國。

1909年2月22日,美國海軍「大白艦隊」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完成環球航行。此次環球航行是為了向各國秀肌肉,16艘戰列艦以及各種護航保障艦艇全部被塗為白色。有資料顯示,「大白艦隊」在航渡過程中,曾經舉行過檢閱儀式。

1922年,美國將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生日定為「海軍日」,以感謝其為海軍發展做出的貢獻。每年的「海軍日」,美軍會舉行一些小規模的檢閱儀式。

1934年,紐約,富蘭克林·羅斯福閱艦

比較著名的是1945年的「海軍日」,二戰剛剛結束,杜魯門總統在紐約哈德遜河上乘坐「倫肖」號驅逐艦檢閱美國艦隊。

二戰後,美國人雖然經常派軍艦去參加其它國家搞的海上閱兵式,但是自己卻很少搞大型的檢閱儀式,也幾乎沒有專門為了某個節日組織過什麼國際性的海上閱兵式。

或許美國人覺得:我宇宙最強!沒啥好炫耀的!

美國海軍每年都會在很多州舉辦「NavyWeeks」和「Fleet Weeks」,以此向國民展現美國之強大,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

老百姓參觀CH-53E「超級種馬」

即將到來的「4·23海軍節」海上閱兵儀式,或許將會打破很多紀錄。這種「萬國來賀」的自豪感可不是什麼時候什麼國家都能體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爾網 的精彩文章:

蘇聯200萬大軍陳兵北疆,中國秘密研發超級武器專克鋼鐵洪流
春季潮濕牆體黴菌開始繁殖!用它一噴,還你潔凈大白牆!

TAG:米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