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大家好,又到了每周ACG趣聞的時間了,來看看過去的一周都發生了哪些新鮮事吧~

話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日常聊天用的表情包就不再是「動漫人物」

或者「魯迅」或者「滑稽臉」,而變成了這樣↓↓↓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時間,「蔡徐坤」三個字成為了各大平台的熱搜,甚至可以用來形容任何人或者任何事情。(比如現在籃球場最為刺激人的話就是:你打球真像蔡徐坤!)

而關於「蔡徐坤」本人,不論是它的作品,或者是它的長相,我都不做任何評價,在這裡我更想講講這個「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一、「ikun」揚言爆破B站,但慘遭「全軍覆沒」

「CXK粉絲團退B站」事件發生後,一部分「ikun」們也開始自發的組織起來,打算到B站去爆破那些鬼畜了「坤坤」的UP們,為坤坤「維權」。

但是當他們下載完B站,打算註冊賬號進入的時候,卻看到了這樣一幕↓↓↓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雖然B站的「入門考試題目」的難度這些年呈下降趨勢,但是平心而論,真正能靠著網上搜索+自己記憶能通過的人,也並沒有多少。

而對於平時只關注「坤坤」的「ikun」們來講,這些題在它們看來基本上就是「天文」,所以他們在還未見到「黑自己偶像的UP」之前,就已經「全軍覆沒」了。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我將此事件用一句古詩概括吧,那就是「爆破未成身先死,ikun氣憤淚滿襟」。


二、B站回應「律師函」的微博,似乎有點意思~

在「蔡徐坤」工作室向B站寄出律師函,並發出嚴正聲明,且得到了無數「ikun」的支持後,B站則用一條微博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這個博文我就不過多介紹了,倒是這個第一句話有點意思:

「律師函經熱心網友轉發後已收悉」

嘖,額,誒,那啥,合著B站居然是通過「熱心網友」這個渠道才知道自己被別人告了?

可以,這很嗶哩嗶哩!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三、蔡徐坤微博粉絲,貼吧粉絲暴漲,但背後卻是……

關於「第一次坤B戰爭」,其實B站也從中獲益不少,不過這個後文再講,我先講講蔡徐坤本人在這個事件中收穫了什麼。

雖然「微博參團」「貼吧爆吧」這些事情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些「黑粉」前來參加罵戰,但是蔡徐坤本人的粉絲的的確確漲了四百多萬。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微博那裡控評太嚴重,無法作為參考,我還是結合貼吧里的一些例子講講好了。

我之前提到了,在「爆破未成身先死,ikun氣憤淚滿襟」事件之後,一部分ikun們則決定「直接購買B站賬號」來對B站進行爆破。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而大家也都懂「供給小於需求,物價上漲,或者說需求增加,會導致價格上漲」之類的道理。

所以B站用戶們便搖身一變成為了「ikun」,發誓要「踏平B站,守護全世界最好的坤坤」,含淚「低價拋售」自己的各種級別的B站賬號,大有逼B站倒閉之勢。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從截圖上面來看,從「幫助答題」「一二三級四級五級」賬號,再到「帶大會員不帶大會員」,其種類繁多服務周到應有盡有,堪比我國第一網購平台「淘寶」。

而這些賬號的價格也隨著「律師函事件」的發酵而水漲船高,甚至賣出了五位數的天價。

不過關於網上的很多截圖,大多無法考證其真實性,所以我就不截了。

但是究竟有沒有坤坤的死忠粉買呢?

我就隨便暗示一下,大家自己理解好吧~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四、律師函浩浩蕩蕩上千字,結果通篇都是錯誤

關於這個,我想這一張圖就很能解釋了吧↓↓↓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另外,關於這個「律師函」有沒有發錯的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我在多方考證後大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律師函的確寄錯了,但是雖然寄錯了卻更有效。

就「律師函」本身來看,文章中提到的是「嗶哩嗶哩彈幕網」,但是其律師函本身卻寄給了「寬娛」。

而「嗶哩嗶哩彈幕網」則是幻電代理的,且其商標也的的確確註冊在了幻電旗下,所以稱這封律師函寄錯了,是沒有毛病的。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但是我們都知道B站的老總是陳睿嗎,而且「寬娛」是陳睿百分百控股的,而且B站的《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也捏在「寬娛」手裡。

所以寄給「寬娛」也沒錯,就等於是直接去人家老家找事情嗎~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PS:當然還涉及到一些商業和法律上的專業知識,以及睿國啊逸朝啊什麼的,有的不知道,有的知道了我也不會講的,所以姑且還是把「寄錯了」當成謠言來看好了~


五、B站躺著也掙錢,股價飆升7%

關於「第一次蔡B戰爭」,其實與其說是「蔡與B」的戰爭,倒不如說是「ikun」與「IB」之間的戰爭。

因為「蔡徐坤工作室」自發出律師函後,就沒了太大動靜,反倒是繼續更新著「坤坤」的最新MV。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而B站這邊則更佛了,好像就跟沒事人一樣,任憑外界隨便帶節奏。

但卻就是這樣佛著,佛著,三個多億就到手了~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圖上可能不太清楚,大概來講就是律師函是3月15號發出的嗎,而自從律師函發出後,B站的股價在兩個星期內一路狂飆。

具體的指數我就不放了,其峰值跟3月15日相比的漲幅,大概摺合一下似乎是三個多億的樣子~

三個億,emmm,三個小目標安排上了!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六、部分媒體不辨真假隨意造謠,無良粉絲瞎傳播

在4月15號那一段時間吧,B站上了「微博熱搜」,其理由是「被爆低俗內容泛濫」。

文章最早是由「楚天都市報」刊登的,後來又被廣州日報、央視網、鳳凰網等網路平台轉載。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具體內容大家可能看不太清,我也懶得放了,直接給大家解釋好了。

文中開頭提到了「爆料」「記者接到多名市民投訴」,文章內容則有「沉迷B站無法自拔,成績一落千丈面臨退學,母親解救,關注後續」這些詞。

而這些詞,普通的觀眾(讀者)可能不太敏感,但是如果是稍微懂行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這篇文章是「孩子沉迷XX,學習一落千丈,父母無奈介入」的「標準新聞體」。(某「咪」姓自媒體的文章跟它其實一個性質)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而就文章的內容來看,其信息源根本無法查證,且部分內容是去年的「B站被央視點名」的相關新聞,新的舊的摻在一起,根本無法辨別真偽。

而文章中舉的例子也不具有普遍性,只講了「故事」(故事是真是假都不好說),就直接把「成績一落千丈面臨退學」的鍋甩到了「B站」頭上,這種做法也有失偏頗。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而正是這樣一條「難辨真偽」「有失偏頗」的新聞,卻輕而易舉的上了微博熱搜。

而且你打開這條博文,下面並沒有如之前類似的新聞那樣,充斥著各種「家長」的痛斥,反而是一些「ikun」們的……

所以這條微博為什麼能火,為什麼能被廣為傳播,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另外,文中痛斥的幾個「低俗視頻」,其實是對幾部正規電影的解說,屬於「標題黨」的性質,但跟低俗完全扯不上關係。

由此可見,這篇文章的編輯也根本沒有去對自己的「舉例」進行取證,想當然的去帶節奏來謀求「閱讀量」(流量)

所以到底誰是惡人,誰帶了誰的節奏,大家就自己判斷吧~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另外,關於這次「律師函」事件,其前因後果解釋起來非常繁雜,中間有趣的事情也非常多,但是限於篇幅問題就先介紹到這裡了,以後有機會在講講吧。

而關於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嗎,我感覺「局座」召忠去年的一段話就很不錯,放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第一次「蔡B戰爭」背後那些有趣的故事丨一周ACG新聞

好了,本周的ACG新聞就到這裡。

我們下期再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正說動漫 的精彩文章:

12年了,它依然被不少人認為是「史上第一燃番」!
發電大佬"日常黑王冠"?其實這部動漫本就有硬傷!

TAG:阿正說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