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從《我是歌手》到《#歌手2019#》這檔節目已經走了七個年頭,「七」是個神奇的數字,一周有七天,世界是有七個大洲,遠古時期人們用北斗七星判斷季節、判斷氣候,現在科學中「七」是酸鹼的分界、味覺的標尺。但是在這個舞台上最重要的是,只有完整七個音符才能組成音樂

七年了,如果說每一年的《歌手》節目都是一個美好的音符,那麼我想今晚過後我們能譜寫出一個圓滿的樂章了。」

——何炅於《#歌手2019#》歌王之戰

上周《#歌手2019#》歌王之夜剛剛結束,劉歡實至名歸的拿了冠軍。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每周五沒了《歌手》,一時間不知道這段一直屬於音樂的時間段該去做點什麼了。於是在沒有《歌手》的這個周末,想再聊聊《歌手2019》和《歌手》(《我是歌手》)陪我們走過的這幾年。

在每一季《歌手》結束之後,都會有媒體發問:「《歌手》能不能有下一季?」因為每一季節目組似乎給了觀眾最大的驚喜,但是反響似乎卻越來越差了。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歌手》系列的主要打造者——洪濤。

在這樣的聲音之下節目走過了七年。如何炅所說,「七」確實是一個神奇的數字,但是除了他說的那些積極的意義之外,還有一個大家印象更深刻的詞——「七年之癢」。

所以我先從「七年之癢」聊起。


《歌手》七年:到底「癢」還是「不癢」?

從收視情況來看,《歌手》的確是「走得很艱難」。《我是歌手》從第三季收視率走向峰值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年都呈下降趨勢。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歷屆《歌手》平均收視率,數據來源@芒果媽媽

雖然現在是一個流量的時代。《歌手》的播出的這幾年也是互聯網綜藝逐漸興起的幾年,越來越多人選擇通過網路觀看,可能會分流一些節目的收視率,但是節目關注度是整體下行的這件事情也不得不承認。

畢竟,《歌手》曾經一度成為國民級綜藝,大家茶餘飯後的社交貨幣,這幾年明顯不這樣了。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我是歌手》前幾季時期:「如果你也看《我是歌手》,我們就是朋友。」

相比之下,關於節目口碑的數據其實挺讓人欣慰的。我記錄了一下《歌手》七季以來的豆瓣評分,整體上節目評分穩定在6到8之間,並且在《歌手2019》出現了大幅度的評分上揚。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歌手》系列豆瓣評分走勢圖

國內很少能有綜藝能在幾季保持相對穩定的評分,更不要說這做了七季的「高齡綜藝了」。

另外我個人還有一個稍微主觀些的維度。

我認為無論在數據上看節目的被關注度是怎樣的,每一季的《歌手》都會或多或少的引領國內觀眾在音樂上的注意力。或是審美上的,或是音樂類型上的,也或者是僅僅推紅了音樂人。

從第一季《我是歌手》開始梳理:

  • 第一季《我是歌手》

    :引領了大家對於vocal型選手的興趣,林志炫拿到了第二名,《沒離開過》成名當年年度金曲;被高曉松評價「有實力卻一直不紅」的黃綺珊憑藉《離不開你》煥發了事業第二春。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歌手黃綺珊

  • 第二季《我是歌手》

    :鄧紫棋同樣憑藉強大的聲帶機能圈粉無數翻唱的《喜歡你》、《泡沫》、《存在》等作品被廣泛傳播,周筆暢憑藉這檔節目基本撕下了「超女」標籤,表現了個人極高的音樂素養。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一檔《我是歌手》,讓鄧紫棋當年商演價格直逼陳奕迅。

  • 第三季《我是歌手》

    :節目組意識到大眾開始把「飆高音」等同於「唱功好」。於是邀請來了新加坡國寶級歌手,同時也是一位「小嗓歌手」陳潔儀。補位歌手中也有一位不靠高音取勝的歌手——李健。李健最終進入了歌王之夜並獲得了第五名。節目開始布局國際視野,請來韓國原版《我是歌手》第二季總冠軍鄭淳元,有聽眾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討論華語樂壇音樂人與其他國家的音樂人之間的差距了。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歌手李健

  • 第四季《我是歌手》

    :HAYA樂團以首發歌手身份出現在名單中,世界音樂樂團第一次出現在《歌手》舞台。低音歌手王晰和早期校園民謠歌手老狼參與到補位中,《我是歌手》舞台開始越發趨於多元化。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註:世界音樂(即民族流行音樂)。

  • 《歌手2017》

    :哈薩克歌手迪瑪希來到舞台,在哈薩克引起不小反響,同時也給迪瑪希在內地的發展開了個好頭。趙雷《成都》引起全國熱議,國內民謠熱度因此被推向高潮。譚晶短暫登台,她的獨特唱法和《九兒》給聽眾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進口小哥哥」成為當年的新星。

  • 《歌手2018》

    :張韶涵復出,一首重新詮釋的《阿刁》感動了很多人。搖滾歌手汪峰大力推廣原創音樂,甚至嘗試二次元歌曲《普通的Disco》,收穫大量好評。歌手迎來來自全球流行音樂中心,歐美的歌手Jessie J,國內樂迷開始就聲音的控制上聊我國音樂人和世界頂級歌手的差距。另外,華晨宇參與到補位《假行僧》、《山海》等音樂作品收穫大量正面評價,華晨宇被更多人認可為華語樂壇的「未來」。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華晨宇

有幾點值得注意:

《我是歌手》第一季、第二季之後開始有人說「《我是歌手》是一檔比飆高音的節目」。第三季歌手開始大刀闊斧進行音樂人上的多元嘗試。這次改變算得上是節目對觀眾音樂審美的第一次引領。

《歌手2017》是系列節目口碑的最低點,唱衰節目的聲音也越來愈多,但是此時《歌手》影響力依舊,《成都》成為了大多數國內觀眾接觸的第一首當代民謠作品,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民謠。這樣看來,國內的民謠爆紅就是從《歌手》開始的。

到了《歌手2018》有人說音樂真人秀已經走到終點了,老歌新唱新意越來越少,對音樂的「魔幻改編」也開始讓聽眾越發審美疲勞。汪峰另闢蹊徑,開始在舞台上大量演唱當代小眾音樂人的小眾作品,推廣當代原創音樂。接著,今年的《歌手2019》主題被定為「原創季」,3月9日優酷推出《這!就是原創》,4月12日愛奇藝推出《我是唱作人》。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有媒體定義2019年為「音樂綜藝原創大年」,而從拼唱功,到推原創作品,這個蟄伏到開啟的過程看來都是從《歌手》開始的

對於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歌手》從來都沒缺席過。

幾年間對於《歌手》的仿冒節目層出不窮,但是都空有其表。模仿者們不知道構成《歌手》的,除了有音樂綜藝元素,還有對於華語樂壇音樂的一片情懷。這也是這檔綜藝一直能辦下去,並且能一直收穫好口碑的原因。

因此我說,對於《歌手》我覺得「七年不癢」。即使是如人們所說,關注度少的《歌手2019》仍引領了2019年的「原創大年」。


《歌手2019》都引領了什麼?

既然是回顧《歌手2019》,還是要主要聊聊這一季的節目給我帶來的驚喜。或者說在我心中這一季的《歌手》引領了什麼。

第一、劉歡引領了音樂多元的審美。

從劉歡夫人回應耳帝對劉歡的樂評里,我們能看到劉歡的大量的誠意。


在準備比賽期間,他就為節目準備了十首作品,並且為自己的作品定了「音樂多元和支持原創」的基調。在他選擇的四首外國經典曲目中有輕搖滾、歌劇也有電影插曲,想要傳達一直以來劉歡的「音樂是世界上的通用語言」的態度。同時也「科普」譜曲與歌詞發音之間的緊密聯繫,用經典原文演繹經典作品。

很多朋友覺得今年的劉歡的很多作品有些「曲高和寡」,但通過上文我們看得出來,不故意迎合,並試著引領,這是劉歡這季比賽他給自己定的基調。

在這個舞台上劉歡老師從來沒有用一種符號來定義自己,而是真正像老師一樣把不同的音樂類型、音樂風格一首首的展示出來。

我們以前可能看過優雅的劉歡老師去唱Blues,那是我們心中他一代宗師的樣子。

但是,當看到他和譚維維一起唱迷幻搖滾,並且學著范曉萱的唱腔唱范曉萱樂團時期的代表作《我要去哪裡》時,你會不會和我一樣驚喜呢?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劉歡和譚維維演唱《我要去哪裡》

第二、吳青峰和逃跑計劃,打破了對樂團的傲慢與偏見,引領更多人對獨立樂團投以關注。

我特別喜歡吳青峰在總決賽演唱的《歌頌者》,也許是單飛不解散的一年的思緒給他帶去了豐富、複雜的情感,總之我覺著這首歌有著充沛的共情力

佳凱在總決賽為兄弟的站台,也讓很多網友大呼「蘇打綠團魂不滅」。

蘇打綠無疑是一支優秀的樂隊,吳青峰也是位人很有才華的音樂人。可是雖然吳青峰和樂團在早在2016年第27屆台灣金曲獎獲得了:最佳國語專輯、最佳編曲人、最佳樂團,成為當年最大贏家,在業內早已獲得盛譽,在內地他們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影響力。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蘇打綠2016年於第27屆台灣金曲獎

這次參加《歌手》算是幫助更多內地歌迷來發現這個寶藏

吳青峰也的確表現了不俗的實力,將網紅歌曲《起風了》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將有態度的《Silence》唱出了自己的味道。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內地很多樂迷對台灣的樂團總是不太友好,吳青峰這次來《歌手》單打獨鬥,讓內地觀眾被動的摒棄了一些對於他們的刻板印象

值得驚喜的還有逃跑計劃。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逃跑計劃樂隊

因為《夜空中最亮的星》,逃跑計劃在國內影響力一直還不錯。但是國內搖滾樂隊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總是「圈地自萌」。

幾年前劉歡和崔健曾經參加過同一檔綜藝,崔健將很多獨立樂隊帶到了上海台,可是無論是唱《媽媽一起飛吧,媽媽一起搖滾吧》的颱風穩健的舌頭樂隊,還是「一線獨立樂隊」痛仰樂隊,都在大舞台上折戟。

有人說他們音樂品質不過關,沒法在專業舞台上很好呈現。也有人說,他們的歌詞也許是帶了老崔的批判氣質,沒法被放在更大的舞台上。總之,國內樂團「出圈」一直是一個大問題。這個時候模仿酷玩樂隊起家,帶著英倫搖滾氣質的逃跑計劃成為了代表內地搖滾樂團的「優質人選」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起碼《夜空中最亮的星》聽起來就是一首打動人的勵志歌曲。

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實洪濤也表示過,逃跑計劃他們也請了五年。很多人覺著逃跑計劃是出現在這個舞台的青銅玩家,可是我覺著這是搖滾樂團走向更大舞台的第一步

上次有搖滾樂團出現在《歌手》舞台還是蕭敬騰帶著的獅子合唱團,可是獅子明顯是帶著蕭敬騰光環的。而逃跑計劃不一樣,很多人可能不認識主唱毛川,但是知道他們來自迷笛學校,他們是中國搖滾樂的一份子。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逃跑計劃主唱毛川。

另外他們的《Gravity》+《給自己的歌》我特別的喜歡,他們在被淘汰之後就一直研究這首歌的編曲,最終將兩首作品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將表達愛情換成了表達人生,難能可貴的通過音樂作品表達的自己的態度。是我心中《歌手》能排名前幾的作品。

總之,逃跑計劃通過《歌手》的專業歷練了自己,應該能打破很多人對於內地搖滾樂團「圈地自萌」的偏見。而吳青峰則是通過一己之力,讓更多內地觀眾放下了對於台灣樂團的偏見,這算是又一引領。

第三、龔琳娜和聲入人心男團,引領更多人關注世界音樂、關注歌劇。

我在前面提到過,HAYA樂團曾經帶著他們的民族流行音樂登上過這個舞台。但是可惜,無論這個樂團「唱片進入過美國主流市場銷售」的標籤多閃亮,觀眾一時間還是沒法喜歡上他們的作品。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HAYA樂團

而龔琳娜作為一位唱功獨特並且在音樂理念上學貫東西的音樂人,她看來是一位更加適合將中國的民族唱法推向世界的人。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龔琳娜

現在想來,她當時音樂和造型上的誇張,為她個人後來對音樂作品可以被更多人關注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年可能是無奈的有意而為之

她的《小河淌水》讓聽眾知道了什麼叫「餘音繞梁」,她的《青藏高原》讓人知道了民歌的高音是如何詮釋的,亞洲人可以有不同於歐美的高音詮釋方法。她的《武魂》則是找到了民族唱法在編曲上的更多可能性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相信在這之後,大家想到龔琳娜想到的不會是《忐忑》更多的該是《小河淌水》。

對於聲入人心男團,他們則是「重新定義了高音」。

我前文也提到過,「高音」在《歌手》舞台上一度是被詬病十分嚴重的元素,有時候歌手為了表現自己聲音的駕馭能力,在音樂中突兀的加上一段高音秀可能會破壞音樂本身的意境和美感。但是不加高音又會被聽眾覺著缺乏震撼,沒有high點。

《聲入人心》是一檔美聲為音樂綜藝,如它的英文名字「Super-Vocal」一樣,這是一檔尋找高音美感的節目。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聲入人心男團出現在舞台,簡直就是劍走偏鋒。他們不光有高音,而且有逼格,有美感。

第七期音樂劇《碟》的選段《心臟》、第九期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魯.波切利的《Melodramma》(被重新填詞後取名《真愛樂章》)、突圍賽歌劇《金沙》唱段《總有一天》、總決賽《變身怪醫》唱段《總有一天》。只要他們唱成品音樂劇作品,觀眾就會「用腳投票」的讓他們取得高名次。

與梅溪湖四子的走紅相比,更多的人因為他們喜歡上了歌劇和美聲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因此我說,龔麗娜讓更多人關注民族音樂,聲入人心男團讓更多人願意去聽美聲。

其他的音樂人,也帶來了多元的呈現。

齊豫編曲克制選歌佛系,但是通過她的作品我們仍能聽到源自台灣民歌運動的作品中的人文關懷

楊坤在編曲能力上弱一些,但是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們那個年代從酒吧走出來的「酒吧歌手」對舞台的穩定駕馭能力

小K和波琳娜保證著節目的國際視野

劉宇寧錢正昊許靖韻,分別代表著流量時代的網紅綜藝偶像

回顧《歌手2019》:七年不癢,依舊引領著華語樂壇樂迷們的審美

從直播平台走紅起來的音樂人劉宇寧。

......

幾年來,《歌手》為大眾推薦了大量的音樂新人,華晨宇、李榮浩、蘇運瑩、鄧紫棋都在參加完這檔節目之後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讓大眾重新認識了老面孔,羽泉、周筆暢、黃綺珊、林志炫、黃麗玲...從此煥發了事業第二春

給大眾展示了更多的音樂風格:Hip-hop(周延)、世界音樂(HAYA樂團、龔琳娜)、搖滾樂(逃跑計劃、趙傳、周曉鷗、羅琦)、美聲(聲入人心男團)、民謠(趙雷、老狼)....

當下的《歌手2019》開啟了「原創季」,讓更多的冷門歌曲被聽到,讓更多唱作人被認識,更多元的音樂風格被提及,它仍然還是七年前的有情懷的音樂節目。用七年奏出來的這首篇章,真的足夠完美了

我仍期待《歌手》的第八個年頭,相信明年的《歌手》會給我新的感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