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郭振武治不同人群失眠經驗

郭振武治不同人群失眠經驗

郭振武治不同人群失眠經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郭振武,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醫內科和兒科臨床、教學等工作40餘年,治療失眠多根據患者年齡及性別特點遣方用藥,常取良效。

兒童失眠

郭振武認為兒童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脾胃不和。因為小兒脾胃常不足,而且乳食不知自節,家長如果對餵養稍有粗心,就容易造成孩子消化功能紊亂,乳食入胃,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停滯於胃腸,形成食積,食滯於中,則氣滯不行,氣滯則生脹滿,甚至出現腹痛,胃不和則卧不安,所以出現入睡困難、輾轉反側,或睡眠不實、易醒等癥狀。胃不和則卧不安是《內經》中較早論述失眠病機的觀點;明代張介賓也認為「今人有過於飽食或病脹滿者,卧必不安」。又小兒「心肝常有餘」,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睡眠易受聲、光等外界因素所影響,從而出現夜間哭鬧或驚叫等表現。《醫學心悟》云:「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脹悶疼痛,此食積也,保和湯主之」。所以,郭振武以消積導滯之保和丸為主方,配合連翹、鉤藤、龍骨、牡蠣等清心涼肝、鎮驚安神之品,治療小兒失眠及夜驚,常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方中山楂、神曲、萊菔子可健脾下氣,消各種飲食積滯;陳皮、半夏、茯苓健脾和胃、化濕止嘔;配合連翹可清熱散結。諸葯合用,氣、濕、食、熱兼顧,使食積得化,胃氣得和。除藥物治療外,郭振武也強調在平日接診時要對失眠患兒家長進行指導,使其掌握合理的餵養知識,明曉三分饑寒在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減少兒童失眠的發生率。

青春期失眠

郭振武認為青春期失眠的原因或為肝失疏泄,氣鬱化火;或為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而致心神被擾,發為不寐。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男女比較敏感,再加上學業等方面的壓力,容易產生困擾、焦慮、自卑、不安等不良情緒。《血證論·卧寐》曰:「病不寐者,肝藏魂……魂不入肝則不寐。」郭振武認為肝主疏泄,調暢情志,一旦出現較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慮,就會使肝鬱氣滯,甚至郁而化火,上擾心神,發生失眠;而且青春期男女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腎氣未充,為壓力所擾則易出現陰血內耗,腎陰不足。水火不濟,虛火擾心亦可發為不寐。郭振武以越鞠丸疏肝解郁,以六味地黃丸清心滋腎。其中越鞠丸重在行氣解郁,氣鬱解則諸郁自除,方中香附調氣疏肝,川芎辛溫活血,梔子善清肝熱而解火;蒼朮醒脾燥濕,振奮脾陽;神曲消食和胃,健脾調中;六味地黃丸以熟地滋補陰血;山藥、山萸肉健脾補腎;共成三陰並補以收「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義,配伍澤瀉、丹皮、茯苓使其滋而不膩,二方合用共達安神之要。

婦女更年期失眠

郭振武認為婦女更年期失眠主要是肝腎陰血虧虛,虛火上擾,致心神不寧而發。女性進入更年期以後,天癸將竭,腎氣漸衰,肝血虛少,肝主藏魂,內寄相火,肝血虛則魂不安,虛火擾心則神不寧;且《醫宗金鑒》有云:「臟,心臟也,心靜則神藏。若為七情所傷,則心不得靜,而神躁擾不寧也」,故肝氣不舒,五志化火,暗耗營陰,心神失養亦可出現心煩、不眠、多夢、情緒不穩等失眠癥狀。郭振武臨床以「酸棗仁湯」「甘麥大棗湯」為主方治療婦女更年期失眠,取其養肝血、安心神之意。方中大量酸棗仁養陰安神;知母清肝潤燥除煩;甘草清熱,與棗仁合用酸甘化陰,與大棗合用甘緩潤燥,能緩諸急;茯苓安神寧心;川芎疏肝調血;小麥養心氣,安心神;諸葯合用共奏養血安神、清熱除煩之效,每每用之,愈者十之八九。

老年人失眠

郭振武認為老年人失眠的原因主要是腎陰不足,氣血虧虛,並常夾有瘀滯。《靈樞·營衛生會篇》曰:「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景岳全書》也指出:「勞倦思慮太過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無主,所以不寐」。陳士鐸之《石室秘錄》又云:「蓋老人氣血之虛,盡由腎水之涸。」可見腎陰不足、氣血衰少是導致心失所養而不寐的主要原因。然虛久必瘀,瘀血內阻於脈絡,使氣血不能正常發揮濡養功能,又必將加重不寐的癥狀。郭振武提出以補腎陰、益氣血、通經絡為治療老年人失眠之法則,意在標本結合、攻補兼施。可選六味地黃丸、歸脾湯之補益方劑,配伍川芎、元胡、地龍、丹參等活血化瘀之品,療效尚佳。

病案舉要

白某,女,45歲,以睡眠障礙1年為主訴於2012年9月2日初診。患者於診前1年,無明顯誘因出現夜間易醒,醒後入睡困難,伴有多夢、平素性格急躁、時伴心煩、納食欠佳、大便時干、小便正常等。查體見體瘦,舌尖紅,苔少,脈細數。診斷為營陰暗耗,虛火擾心之不寐,治以養血安神,清心除煩。處方:茯苓30g,當歸15g,酒芍15g,川芎10g,知母12g,黃芪20g,炒麥芽50g,焦楂15g,寸冬15g,神曲15g,石菖蒲15g,合歡15g,香附15g,炒棗仁30g,黃連10g,炙甘草10g。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14日。9月17日複診,患者夜間失眠好轉,醒後可復睡,自述時有恐懼感及氣短,舌淡紅,少苔,脈數。原方加生龍骨20g,木香10g。繼服14天,患者癥狀基本消失。

失眠為臨床常見病症,雖然不屬於危重疾病,但影響健康,降低了生活質量,並能加重或誘發心悸、眩暈、頭痛等其他病症。郭振武認為結合患者的年齡及性別特點,可以使醫者能夠更有效地掌握辨證施治的要點,但同時也要認識到,失眠病機虛實夾雜,且患者個體差異很大,可受環境、情志等多因素的影響,切不可只囿於以上治法,一定要根據證候,靈活施治。另外郭振武還特彆強調失眠治療要重視心理及生活起居的調理,醫者需要耐心對患者進行指導,使其能夠做到調攝情志、規律生活、加強鍛煉,治調並施,方可達到全身心的調整,從而使失眠得愈。(張楚石 任英琦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5版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扶陽醫學:盧氏藥物配伍闡述(二)——附子解注
【真傳一刻】第223期:牛晉桂-淺談中醫針灸臨床思維模式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