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些鳥類為什麼會離婚?

這些鳥類為什麼會離婚?

並非只有人類會離婚,有些鳥類也會離婚。近期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些歐亞藍山雀(Eurasian blue tit)會放棄「婚姻」的原因。

鳥類學者所指的「離婚」是指一個繁殖對(breeding pair)中的雌鳥和雄鳥,在下一個繁殖季到來時,彼此會尋找新的伴侶,而不是繼續在一起。

大藍鷺夫妻在每一個繁殖季之後會都離婚,皇企鵝夫妻大約有85%會分開。與之相反,只有9%的綠頭鴨夫妻會在中途結束它們的婚姻,信天翁夫妻幾乎會終生相守在一起。許多研究人員一直將研究的重點放在離婚現象對繁殖成功的影響上,幾乎沒有人關注過離婚過程本身。

德國馬普鳥類研究所的行為生態學家卡羅爾·吉爾森安(Carol Gilsenan)和同事用8年時間,在德國南部的一個保護森林裡,利用人工巢箱,監測了數百隻歐亞藍山雀。他們發表於《動物行為》雜誌上的研究指出,儘管相互忠誠的伴侶產下了更多蛋,哺育了更多雛鳥,但仍有64%的繁殖對在研究期間分手了。如果繁殖對中的雌鳥和雄鳥在同一時間返回它們之前的棲息地,它們很可能會重新在一起,如果它們在不同的時間返回,那它們很可能會分手。

吉爾森安說:「如果一隻鳥先回來,它不會一直在那翹首等待,因為之前的伴侶很可能已經受傷甚至死亡了。如果它繼續等下去,很可能就失去了一次繁殖機會,所以這隻鳥必須尋找新的伴侶。」成年歐亞藍山雀的死亡率極高,約有50%,所以先返回的鳥很可能尋找新的伴侶,繼續繁殖,而不會去冒徹底失敗的危險。這似乎是鳥類對自己婚姻的一次賭博。

研究人員也發現,如果一對伴侶在繁殖季以外的時間仍保持聯繫,那麼它們的時間安排很可能是同步的,因此它們會依然忠誠於彼此,繼續在一起。

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喬希·A·弗思(Josh A. Firth,沒有參與此項研究)認為,這項分析很顯然是排除了一系列其他可能導致鳥類離婚的原因,包括繁殖成功率低、對伴侶的不忠、遺傳或行為的相容性。他說:「在野外,動物離婚可能是由很多偶然、間接的因素導致的。」

撰文:Jason G. Goldman

翻譯:楊風麗

本文來自:環球科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肺癌如何早發現?這些蛛絲馬跡或許能救你一命
致那些凝聚歲月記憶的建築們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