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圍爐夜話》:交遊應學其所長 讀書要身體力行

《圍爐夜話》:交遊應學其所長 讀書要身體力行

《圍爐夜話》中說,「與朋友交遊,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對聖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大意是說,和朋友交往,要留心觀察他的長處並加以學習,這樣才能增益自己的德行;對古聖先賢的金玉良言,不可粗略看過,應當在日常生活中遵照著去做,這樣才算是真正的讀書。

再沉默寡言、喜歡獨處的人,都會有幾個朋友。《論語》開篇第一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交往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可以交流對人生的看法,可以事業上互相支持,也可以閑話家常,把酒桑麻……

朋友就親近程度來說,有酒肉之交、利益之交、道義之交、生死之交。但不管親疏遠近,朋友都有長處和短處。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裝腔作勢的人交朋友,與刻意討好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誰不想結交對自己有益的朋友呢?但沒有十全十美的朋友。往往給你帶來利益的朋友,在某些方面也是給你帶來損害的朋友。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待朋友也是如此,要學習他的長處,包容他的短處,才能增益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朋友壞的方面很容易學去,但好的方面往往沒去學。你看小孩子,忽然之間冒出一句國罵,你問他向誰學的,多半是從同學處、朋友處聽來的。你告訴他某某懂禮貌、好學習、求上進,他肯定不高興,反駁說在某些方面他可比我差遠啦。

成人也如此,兢兢業業、吃苦耐勞的朋友沒幾個人去學,反倒是善於見風使舵、聰明取巧的做法讓人暗地裡效仿。

為什麼好的不容易學,壞的反而容易學了去?孟子說:「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如果不以趕不上別人為羞恥,怎能趕上別人呢?

人要有羞恥之心,以不如人為恥,才能看到朋友的長處,奮起直追。也才能互相勉勵支持,共同走向人生的正道。

談到讀書,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說:「未經過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聖賢之書,是古聖先賢對人生經驗的思考與總結,是人類智慧的精華,這樣的書豈能不讀?

但是,讀書最根本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打發時間,而是要領悟書中的智慧,指導自己的人生。

宋代大儒程頤說:「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讀了好書未能按照其中的道理去做,與沒有讀過又有何區別?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以孔子的思想來看,聖人之言是對天命的表達;大人治國理政、行令執法也應以天命為依歸,聖人對大人的施政予以臧否,從而形成文字,警示後人。所以聖人之言,包含著人生的信仰,職業的智慧,做官的智慧。畏之,即是行之。不照著行,怎能說畏?

怎樣讀書,才能有利於行呢?

孟子告訴他的弟子萬章:「一鄉中的優秀人物,要與這一鄉中的優秀人物交朋友;一國中的優秀人物,要和一國中的優秀人物做朋友;天下的優秀人物,要和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

與天下的優秀人物交朋友還不夠,還要上述歷史,評議古代人物。吟詠他們的詩,閱讀他的書,但不了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了解那個時代,討論他們的所作所為,這就是與古人交朋友。」

聖賢又何嘗不想和後人交朋友呢?莊子說,如果在萬世之後有一個人能夠明白我說的道理,也就好像眼前立刻就會遇到他一樣。

讀聖賢的書,就是和聖賢交朋友。和聖賢交朋友,不僅要了解書中說了什麼,還要了解聖賢所處的時代,他的為人。

讀聖賢之書,也許需要這樣一種心態,讀書時,就像作者正坐在對面,與你促膝長談。

書不能讀死,莊子說:「得魚而忘荃,得意而忘言。」那個言外之意,也許才是最精華的部分。

讀書不能偏執。時代不同,個性差異,成長環境不一樣,都會使聖賢們對人生經驗的反思有不一樣的地方,比較著讀,會對人生會有更全面的看法。

能夠理解聖賢們的想法,去蕪存精,在人生中實踐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信心與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