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女教授領軍打造最耐用機器人,可從 180 米高空落下,執行救援任務

女教授領軍打造最耐用機器人,可從 180 米高空落下,執行救援任務


在 DC 或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里,每位角色都有不同的超能力。如果把機器人組個超級英雄團,比如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會跑酷、跳舞,那麼初創公司 Squishy Robotics 的機器人也可擔綱一角,它可從 180 多米(600 英尺)高空的直升機上「跳」下而毫髮無傷,並在地面執行災難救援、監測環境等任務。

目前 Squishy Robotics 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官方創業加速器 SkyDeck 的團隊之一。這家機器人初創公司由 UC Berkeley 教授 Alice Agogino 所領軍,研究領域包括機器學習、張力機器人、感測器融合。另外,知名的矽谷獨角獸公司 Zymergen 的先進技術總監 Vytas SunSpiral 則擔任顧問。

圖|無人機搭載機器人到定點後丟下機器人 (來源:Squishy Robotics YouTube)

Squishy Robotics 過去一直保持低調,有一部分原因可能與主要投資方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有關,DeepTech 採訪到 Alice Agogino,她指出,Squishy Robotics 專攻移動感應機器人的技術研發,他們以軟機器人(soft robot)的安全性、不會傷害人類、環境順應性等核心概念,打造變形機器人,所以機器人可以完全被壓平、打開,可以彈跳、耐高衝擊性,從高空落下也能繼續正常工作,鎖定的應用領域為災難救援、遠程監控和太空探索。

做救災人員的先遣部隊

Squishy Robotics 從知名建築師 Buckminster Fuller 球體結構設計取得靈感,最初想法是建造一個可以從太空船上掉落、著陸到行星表面,還可以行走、執行科學任務的機器人,現在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當前的環境中,救援機器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她指出,Squishy Robotics 開發的機器人可以從高空落下也毫髮無傷,掉落到需要搜索或救援的陸面環境、偏遠地區,例如地震災區,機器人身上有 6 個攝像頭,建立一個 360 度視覺系統,也通過紅外感測器、熱感測器收集多種信息,可以測量是否有瓦斯、毒氣外泄,以及搜索生命跡象等。

圖|Squishy Robotics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Alice Agogino(來源:DeepTech)

Alice Agogino 對 DeepTech 表示,在災難現場,許多的第一響應人(first responder)反而為了救人而喪命,因此他們很希望在抵達現場之前,機器人就先到達該區域,搜集相關資訊,幫助救援人員做足準備,他們也可以隨身攜帶機器人,重量輕、形體又可變化,讓機器人走在他們前面,以識別前方的任何危險,並提出預警。

「這是一個 cobot,人機合作的機器人。」 她說,「當我聽到許多第一響應人在執行任務時喪生,是因為他們沒有好的環境信息可參考,我就決定必須把這個產品商業化。」 目前 Squishy Robotics 已經與美國洛杉磯縣消防局(LACoFD)合作展開測試。

圖|Squishy Robotics 開發變形機器人,特色在於相當耐用,適用於在惡劣環境執行任務(來源:Squishy Robotics)

與無人機相互搭配救援

Squishy Robotics研究了許多張拉結構,通過反彈力、衝擊能量吸收結構(force absorbing structure),以及通過杆型壓縮元件、線纜等設計,讓機器人從高空落下時,可以保護機身中央的 payload(payload 內置攝像頭、感測器等)。而且,杆子里的線纜可以拉動或放鬆,讓機器人改變重心,進而在地面上滾動或旋轉,往目標方向前進。此外,使用機器學習來優化機器人的動作和步態,通過數據分析使用戶能夠實時識別關鍵信息。

Alice Agogino 也指出,該機器人可以跟無人機相互搭配,提供一個更好的偵查方案,「無人機不能做的事,變形機器人可以做到」,比如在非常不平坦的地面上,無人機無法降落就不能感知環境,所以無人機可以搭載變形機器人,把它從空中放下,展開任務。另外,根據美國商用無人機的法定高度限制,無人機必須保持在 400 英尺以下的高度飛行,Squishy Robotics 成功測試從 600 英尺處掉落仍可正常運作,涵蓋了商用無人機的作業高度,驗證了可行性。

圖|機器人空投演示,落下後的 Squishy Robotics 可成功運作(來源:Squishy Robotics)

Squishy Robotics 除了移動版的機器人可以沿著地面行走、爬行,甚至能爬上低矮的障礙物,也開發了固定版的機器人。目前開始接受預購,準備生產,預計今年底就會出貨。移動版的機器人因具備馬達、驅動器等較昂貴的部件及複雜設計,售價 2 萬美元,固定式機器人則是 6000 美元。

-End-

坐標:北京·國貿

請隨簡歷附上3篇往期作品(實習生除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試產、量產消息一波波,固態電池或許在 2021 2022 年迎來元年
UC伯克利大牛Pieter Abbeel發布最新機器人,專為AI設計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