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誓要殺掉此人,諸葛亮求情也沒用,因此還留下一句成語

劉備誓要殺掉此人,諸葛亮求情也沒用,因此還留下一句成語

劉備誓要殺掉此人,諸葛亮求情也沒用,因此還留下一句成語

導語:漢末奇人異士輩出,但大家所熟知的大多是一些足智多謀,讓人驚嘆的謀士,或者上陣廝殺,以一敵百的熊虎之將,關於他們的介紹在網路時代已經不勝枚舉,今天筆者要介紹的其實的一位"小人物",此人在歷史上的雖微不足道,卻一度讓梟雄劉備相當痛恨他,後來連諸葛亮求情沒用,劉備誓要殺掉此人,還因此留下了一句成語。

劉備在公元194年起兵於涿郡,自此蹉跎了幾十年,打過很多勝仗,但是敗仗則要更多,他在那種亂世下竟然每次都能倖存,並且迅速恢復生機,不得不讓人欽佩。尤其是他在得到諸葛亮以後便開始觸底反彈,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劉備終成一方霸主。但是自打入主成都,有一個小人物就一直在給劉備製造不愉快,最終也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此人就是張裕。

張裕的職業是圖讖師,說白了就是高級一點的算命先生,這類人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製造各種石破天驚的預言,預言很多,大部分都是胡扯,偶爾有一兩個猜中了,就會廣為流傳,因為名聲大作,而更多的胡扯之言被人選擇性地遺忘了。但是古人相信這種玄學,尤其是在漢代,讖語很有市場,連陳勝、吳廣都是靠著讖語起兵的。張裕憑藉著自己胡說八道的本領,積累了很大的名氣,成為了劉璋手下的一名從事。

公元214年,劉備入主成都後,為了籠絡人心穩定局勢,他提拔了一大批原來劉璋的舊部,張裕也從一個小小的從事一躍成為後部司馬,也就是蜀漢後軍的副司令,可見劉備對於圖讖之說也是比較迷信的,而張裕胡說八道的本領最初受到了劉備的賞識。但是後來不知為何,張裕開始與劉備唱對台戲,惹得劉備很不高興。

公元218年,曹操剛剛拿下漢中後,留下夏侯淵在此鎮守,自己回到了鄴城。劉備瞅准了機會,想趁著曹操不在奪取漢中,因為這裡是益州的屏障,沒有漢中,蜀漢將不得安寧。按照古代行軍的傳統,大軍出發前必定要占卜問吉凶,張裕作為益州名氣最盛的圖讖大師,卻在此時勸諫劉備不要進兵,否則必然會失利,結果劉備得勝而還。張裕則繼續作死,在私底下預言漢朝國運不久,劉氏江山很快就會被取代,還指出了具體時間。這件事傳到劉備耳朵里後,讓他徹底起了殺心,他命人逮捕張裕,並公布他之前主張不要伐漢中的建言,下令將其處死,諸葛亮請求寬恕,劉備卻說道:"芳蘭生門,不得不鉏",意思就是賢士再有本事,如果阻礙了道路,也不得不除,如今已是成語。

很多人對劉備這突然發難感到很不解,因為按照他的為人,從來沒有因為生氣動怒而殺過人,所以有人將這次事件歸結為劉備與張裕早年的一段恩怨,就是公元213年,劉備剛來到西川會盟劉璋的時候,張裕作為隨從官員參加了款待劉備的宴會,因為他有一臉的長髯,席間被劉備給嘲笑了,當時張裕也毫不示弱,反嘲劉備沒有鬍子,劉備就因為對其心生恨意。

結語:以劉備過往的為人做法,應該不可能因為當年的羞辱和一直嫉恨自己的大臣,畢竟當時張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主公,這是忠心正直的表現,其實劉備作為外來戶,發動戰爭的費用全部都得由當地人承擔,而張裕作為蜀郡人當然會跳出來反對,而劉備選擇殺了他,也是為了打擊本土封反對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靜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23歲起兵,為何蹉跎半生卻一事無成?龐統先生一語道破真相
諸葛亮亂箭射殺張郃的那一刻,才意識到中計了,此人很難對付!

TAG:小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