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我用了兩周新款iMac,體驗了如何高效提升生產力

我用了兩周新款iMac,體驗了如何高效提升生產力

記者 | 李競擇

今年3月,蘋果通過官網更新的方式發布了新款iMac。這是自2017年WWDC以來,iMac產品線再次全線更新。

在產品方面,21.5英寸iMac配備第八代四核處理器,並首次配備了六核處理器。官方聲稱帶來了最高達60%的性能提升,同時也可配置Radeon Pro Vega圖形處理器,將圖形處理速度提升至80%。

而27英寸iMac首次配備最高達第九代六核及八核處理器,性能提升至2.4倍。配備Radeon Pro Vega的27英寸iMac,現可提供比以往最快達50%的圖形處理速度。

兩周前,我拿到了一台新款iMac,它的性能相當不錯,先來看看它的基礎配置:

27英寸配備視網膜5K顯示屏;

3.6GHz八核第九代Intel Core i9處理器,Turbo Boost最高可達5.0GHz;

16GB 2666MHz DDR4內存;

Radeon Pro Vega 48圖形處理器,配備8GB HBM2顯存;

512GB固態硬碟。

作為一名數碼記者,工作中常常會使用Mac。

每周,我除了要用電腦完成文字內容,還要背著相機拍攝圖片和視頻,並將以上三者加工並進行組合,完成一篇文章。

在開始使用iMac前,我一直在使用MacBook Air(2018),它的重量是吸引我的原因,要知道作為一名一年飛行超過15萬公里的記者來說,輕便非常重要。

在大多數情況下,MacBook Air(2018)都能很好地完成我工作中的組成部分。例如macOS與iOS的無縫銜接,讓我能在不同的設備上任意切換,完成Ulysses上待寫完的欠稿;只需一次複製動作,iCloud就能讓我在其他蘋果設備上完成粘貼;當然還有可以在多設備間共同的AirPods、傳文件的隔空投送等等。

雖然系統和重量帶來的體驗很好,但配置卻成了MacBook Air的瓶頸。當我需要用Final Cut Pro剪輯視頻,用Keynote製作一份演講稿,甚至是在Netflix上觀看一段高清視頻時,我無比希望擺在我面前的,是一款性能上乘且顯示效果卓越的設備。

iMac彌補了MacBook Air的種種不足。

雖然2017年發布的iMac Pro和更早發布的Mac Pro均使用了更高的配置,讓人們認為這才是更專業的Mac。但作為一款消費級產品,甚至說作為一名非專業(圖像、音樂、視頻)人士,iMac已經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iMac是一台圍繞工作展開的專業電腦,可以幫助我在Ulysses、Final Cut Pro、Chrome、Pages等軟體中來回切換。

在我近兩周的使用中,相比筆記本,iMac27英寸的視網膜5K顯示屏帶來的體驗讓人印象深刻,這種體驗很像當年從iPhone 3Gs升級到iPhone 4時,視網膜顯示屏給我帶來的視覺感受。

這代iMac上的視網膜顯示屏解析度高達4K(21英寸)或5K(27英寸)。它採用了10億色彩顯示,加上500尼特的亮度,讓畫面更自然,文字更清晰。

當然,在macOS中也加入了夜覽模式,即日落後夜覽模式會自動將顯示器顏色調至色譜偏暖色的一端。這可以幫助你在夜晚使用iMac時儘可能的減少眼疲勞。

除了在視覺上的升級外,性能的增強才是iMac更新的重點。

最新的兩款iMac目前均提供高速、大容量的融合硬碟選擇,甚至支持選配最高達2TB的固態硬碟。而27英寸機型現在的Turbo Boost速度最高可達5.0GHz。而最新的Radeon Pro 500X系列圖形處理器和支持最高可達8GB的獨立顯存,讓新款iMac的性能變得更強。

這些性能的增強,意味著在使用大型軟體(Final Cut Pro、Maxon Cinema 4D、Logic Pro X等)進行處理或渲染時,響應和完成速度都上了一個台階。

我用iMac輸出了一段10分鐘內的4K視頻,去廚房泡茶的功夫它就已經完成了,而使用MacBook Air(2018)進行輸出,時間則會更長。

雖然這代iMac在外觀上依舊未變,但還是支持連接一台5K顯示器或連接兩台4K顯示器。除此之外,依舊提供了耳機、USB 3、霹靂 3(USB-C)等較為全面的介面。當然,還有macOS與iOS之間的無縫協作。

不過,它還是有一點小瑕疵。

由於我的設備比較多,所以當我拿到這台iMac後,付費下載了一款名為AirBuddy的App。它將iPhone與AirPods配對和連接時的動畫,移植到了macOS上,並且還能在macOS的通知中心中看到和iPhone負一屏一樣的電池容量剩餘標識。

雖然這款App售價只有5美元,但是它幾乎解決了我打開AirPods想連接iMac而不連接其他設備的痛點。

最近兩年,macOS的進步迅速,但是在與自家生態的交互上,總是落後iOS一點點,有些功能都是iOS能用了很久後,macOS才推出。

我相信在今年6月的WWDC上,蘋果會加入類AirBuddy的功能,讓macOS和iOS「捆綁」的更近一些。

畢竟,Mac是目前我認為最好的桌面辦公設備,沒有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中交地產重組有進展,但業績並無起色
福彩中心原副主任馮立志獲刑17年,因患癌症被批准監外執行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