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劉長卿弔古傷今,這首詩意境深遠,蒼涼深邃,引人深思

劉長卿弔古傷今,這首詩意境深遠,蒼涼深邃,引人深思

人生總是充滿痛苦,整個生活都是痛苦多於快樂。可是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不遇巨石和暗礁,那裡能激起美麗的浪花。不過處於困境中的人,一時間卻很難轉過彎來,他們即使看見自然美景,也沒有心情去觀賞,有時反而覺得很悲傷。唐代的李商隱面對絢爛的晚霞,一邊說「夕陽無限好」,一邊又嘆息,「只是近黃昏」。唐代的另一位詩人有一次秋日登高,也有同感。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唐代: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野寺人來少,雲峰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劉長卿,字文房,玄宗天寶年間進士。曾在唐肅宗至德年間當過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劉長卿工於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這首詩作於劉長卿旅居揚州之時,安史之亂爆發後,劉長卿長期居住的洛陽落入亂軍之手,詩人被迫流亡到江蘇揚州一帶,秋日登高,來到吳公台,寫下了這首弔古之作。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首聯即景生情,古台破敗,草木凋落,蕭瑟的秋景引起詩人的鄉思。詩人都非常多愁善感,雖然有滿腹的才華,也是一肚皮的不合時宜。劉長卿滿腔熱情,卻渴望報國無門,只好在詩行中借景抒情。此時的古台和秋景既讓他升起思鄉之情,也倍感前途迷茫。

中間兩聯寫登台所見之景:荒涼無人的野寺、隔水幽深的雲峰,西下的殘陽、破敗的古台和空曠的山林,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弔古傷今、思鄉念家的悲涼情感。劉長卿以夕陽襯舊壘,以寒磬襯空林,舊日輝煌的場所,如今卻是衰草寒煙,十分凄涼。

「夕陽依舊壘」,落日本來非常壯美,劉禹錫就讚揚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可是羈旅生涯的劉長卿卻沒有心情賞景,詩人選擇夕陽和舊壘的意象組合,讓人覺得無比感傷。「寒磬滿空林」一句,尤為傳神,在一派靜景中回蕩起晚暮的鐘聲,從而以動襯靜,以滿顯空,讓人感覺更加空曠悲涼。

尾聯「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作者感傷南朝往事不勝惆悵,只有長江奔流,從古到今。讀到這兩句,讀者自然就會想起東坡先生的大江東去,可是細細比較,兩人的境遇相似,但情懷迥異。蘇軾當時雖然也被貶黃州,但他能曠達處世,作品中沒有迷茫,反而充滿了一種雄渾和力量。但劉長卿此時的心境則是無比灰暗,令人斷腸。

劉長卿弔古傷今,這首詩意境深遠,蒼涼深邃,引人深思。詩人描景抒情,融入了對古今、社會和人生的思考與悲嘆。此詩文筆簡淡,情景交融,乃「五言長城」的上乘之作。秋葉搖落,引發詩人的傷感;古台邊人煙稀少、寒磬空林,而夕陽靜好、細水長流,讓詩人惆悵古今事,思考人生理,也令後世的讀者一邊替古人擔憂,一邊為前路犯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王維獨坐竹林深處,彈琴長嘯,詩中有畫的一首詩,意境縹緲
老和尚走路都很費力,卻寫了一首禪詩,充滿了禪趣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