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攜手講述最動人的絲路故事 媒體首先要合作起來

攜手講述最動人的絲路故事 媒體首先要合作起來

擴大媒體朋友圈,傳播絲路好聲音。

兩年前的5月,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中國將打造包括新聞合作聯盟在內的後續聯絡機制及人文合作新平台。這是落實高峰論壇達成的合作意向,建設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路和平台的重要舉措。

兩年來,人民日報社牽頭髮起,中外媒體積極響應,有關各方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已有86個國家的182家媒體確認加入「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25個國家的40家主流媒體應邀成為聯盟理事會理事單位。

起草聯盟章程、建設方案,商擬議事規則、工作計劃,設計聯盟標識,邀請聯盟成員和理事……兩年來,「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各項籌建工作緊鑼密鼓,有序推進。

4月23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夕,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及配套活動將在北京舉行。

發揮媒體作用,共襄絲路盛舉。新聞合作聯盟的規範化、常態化運行和首屆理事會議的召開,拓展了絲路合作新領域,搭建起人文交流新平台,必將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的信息高速路、政策功放器、民心粘合劑。

共同把一帶一路故事傳播好

「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2000多年前,黃沙漫天,駝鈴悠揚,我們的先人踏出了一條溝通亞歐大陸的商貿之路,成就了一段彪炳史冊的傳奇。

2013年,習近平主席順應世界大勢和時代要求,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被國際媒體稱為「人類迄今最大的經濟合作計劃」,成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

面對這一傳承歷史、創造未來的壯舉,媒體不能缺席。做「一帶一路」建設的記錄者、參與者和推動者,發揮重要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是「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媒體人的共同責任。

作為一名與中國結緣30多年的老朋友,巴基斯坦前駐華記者賈韋德·阿赫塔爾表達了加強新聞合作的強烈願望:「媒體間的合作應該機制化,為未來更廣泛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我們希望同人民日報社建立長期穩定的新聞合作機制,共同把『一帶一路』故事報道好、傳播好。」

巴塞羅那孔子學院高級班課堂上,學員們就西中兩國的社會問題展開討論,氣氛熱烈;葡萄牙里斯本大學孔子學院「社會班」教室里,10餘名學員由老師帶領學習中國的「五禽戲」……這是去年底人民日報社代表團訪問西班牙和葡萄牙時看到的場景。

與人民日報社有著長期良好合作關係的西班牙埃菲社社長費爾南多·戈雷阿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構想,我們對建設新聞合作聯盟非常感興趣。」葡萄牙語最大的通訊社盧薩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尼古拉·桑托斯則從媒體轉型角度,表達了看法:「願意以一定方式和規模加入聯盟合作機制,共同應對技術進步給傳媒發展帶來的挑戰」。

目前,「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已完成建設方案、聯盟章程、聯盟工作計劃等文件起草工作,同時,聯盟標識設計及邀請聯盟成員和理事工作也已完成。已經確認的成員和理事單位遍及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和歐亞地區,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

「媒體首先要合作起來」

「到了中國我才發現,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超乎想像。」2017年9月,受邀前來參加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的烏克蘭《經濟學家報》副總編輯安德里·布扎羅夫發出這樣的感慨。

兩年前的那次訪問,引起了布扎羅夫對中國的濃厚興趣。為了更好研究中國,一回到烏克蘭,他就報名參加了基輔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的漢語學習班,堅持每周學習兩次漢語。現在,布扎羅夫的手機里裝了兩個漢語學習軟體,以便隨時隨地學習,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的時候,他也抓緊機會向記者請教有關漢語問題。

「媒體首先要合作起來」,一位來訪的國際主流媒體總裁建議。從2014年起,人民日報社連續5年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最多時有12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265家媒體和機構的嘉賓代表蒞臨,成為外媒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論壇致力於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當好市場融通粘合劑、畫出民心相通同心圓,在國際傳播界形成了巨大的磁場效應。

2016年,習近平主席向論壇發來賀信,希望各國媒體用好這個平台,為推動國家關係發展、溝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方面積極有為,為「一帶一路」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與外國主流媒體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媒體合作論壇聯合宣言》《「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建設「『一帶一路』全球媒體協作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媒體聯盟」「『一帶一路』新聞報道多語種服務雲平台」「《絲路華章》文獻彙編」,多次組織中外媒體跨境聯合採訪……5年來,論壇結出累累碩果,成為中國媒體舉辦的規模最大、參與國家及媒體最多的全球媒體盛會,也為國際媒體搭建起務實合作的平台。

「『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是國際媒體對話和尋找新的合作方式的平台,也是不同文化間相互了解和溝通的橋樑。」《俄羅斯報》社長帕維爾·涅戈伊察這樣評價論壇的意義。

先後舉辦九屆東盟與中日韓(10 3)媒體合作研討會以及三屆中日韓名記者圓桌對話會、兩屆瀾湄合作媒體峰會,多次組織瀾湄區域、東盟與中日韓、中俄主流媒體等聯合採訪……近幾年來,人民日報社藉助多種形式,增進與其他國家媒體間的了解與合作,先後與28個國家的39家媒體分別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推動媒體間信息和資源共享,建立新聞產品互換機制。

與人民日報合作報道,與新華社簽訂合作協議,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交流視頻內容……今日白俄羅斯出版集團正在積極與中國媒體開展合作。「我們報紙的讀者以及網站的訪問者對中國主題和中國合作夥伴提供的新聞內容非常感興趣。在今日白俄羅斯網站上,我們創建了『中國之窗』欄目,在其中發布有關中國的最有趣的新聞報道。」今日白俄羅斯出版集團社長兼總編輯德米特里·茹克說。

「往昔已展千重錦,今朝更進百尺桿」。在已有的良好合作基礎上,組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可謂水到渠成。

攜手應對媒體轉型挑戰

今年1月,印度尼西亞,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雅萬高鐵項目實施的工作機制已基本到位,項目許可、融資、征地拆遷等關鍵事項紮實推進,22處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項目建設進入全面實施推進新階段。這是推動印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建設工程,也是中國和印尼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標誌性項目。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對於印尼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雅萬高鐵如能順利完工,將改變數百萬印尼人的生活。」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副總編輯陶菲克拉赫曼·默罕穆德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造福了沿線國家和地區。新聞合作聯盟的設立,可以讓信息溝通和傳遞變得更加順暢,在放大「一帶一路」倡議影響力、吸引更廣泛參與者方面,作用無可替代。

這是一個國際化、開放性組織,這是一個協作化、互助性平台。聯盟將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助互利、自主自願的原則,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宗旨,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發揮媒體社會功能,彰顯傳播獨特優勢,以交流促進交心,以了解消除誤解,以互助實現互利。

去年春節期間,一檔名叫《The China Connection》的對話節目,在南非電視台及視頻網站播放。這檔節目以「大使有話說」為主題,由人民網南非公司與南非主流媒體集團時代傳媒旗下電視台BDLIVE共同製作,播出後備受當地百姓關注。

與此同時,人民網南非公司還與當地網站TimesLive開展合作,將中國的重大新聞及時在該網站上推送,並在其手機端展示和推廣。

共同打造資訊共享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媒體傳播平台、版權交易平台;推出網站和新聞信息移動端聚合分發平台,為成員媒體提供內容上傳和分享服務……不僅如此,「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還將支持媒體在版面、頻道、時段交換和報道落地等方面開展合作,幫助聯盟成員發展新業態、研發新技術,攜手應對媒體轉型的挑戰。

首屆聯盟理事會之後,與會外方理事單位代表還將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並在京進行集體考察採訪。

「聯盟是『一帶一路』新聞合作的『升級版』」,南非獨立傳媒集團執行主席伊克博·瑟維對聯盟的前景非常期待,「聯盟的成立表明了中國致力於維護經濟全球化的堅定決心。我期待聯盟理事會能夠定期舉行會議,及時制定聯盟成員之間合作計劃,並有針對性設置議程,研究『一帶一路』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把聯盟的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局中。」(本報記者 汪曉東 張 煒 王 芳 董絲雨)

原標題:攜手講述最動人的絲路故事

——寫在「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議召開之際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4月23日 第 02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駐日美軍士兵疑殺害日本女子後自殺 沖繩抗議:絕不原諒
巴黎10天連發兩起名表搶劫案 涉案金額近20萬歐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