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Skydio R1評測:全球首款純視覺導航、自主飛行無人機!但瑕疵也不少……

Skydio R1評測:全球首款純視覺導航、自主飛行無人機!但瑕疵也不少……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初創無人機企業Skydio,開發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飛行消費級無人機R1,依靠超強的純視覺導航,闖進了最新無人機產品的競技場。

(截圖自Skydio官網)

配置參數

Skydio認為,即使是以2,500美元的價格,熱愛無人機的早期採用者和動作體育愛好者們也會心甘情願地為它買單。它主打純視覺避障和4K航拍,搭載13顆攝影機鏡頭,採用了混合相機、感測器和強大的Nvidia Jetson TX1車載計算機,可完全摒棄遙控器,在複雜的環境中自動飛行,跟蹤對象是單人主體……這些「優秀屬性」一時吊起了很多人的胃口。

自駕飛行無人機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概念。在上手R1 Frontier Edition幾個星期,並且專程到矽谷總部手工組裝產品後,The Verge的測評工程師總結道:每台消費級無人機奮鬥應該像Skydio一樣精密,因為它改變了擁有無人機的前景。你不需要人類飛行員來操控它,也不需要攝像機操作員來捕捉鏡頭。R1可以同時、自動進行這些操作,它真的很棒!

R1首先是一個自主的飛行視頻拍攝設備——它不會拍攝照片,儘管有一個萬向穩定的4K相機。作為空中飛行拍攝無人機, R1使用其13個車載攝像頭以及深度和運動感測器的混合來跟蹤對象,並執行所有必要的自我駕駛功能,以防止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傷害自己和其他人。Skydio對其能力如此有信心,以至於R1甚至沒有配備控制器。一切都通過應用程序進行管理。

豪華團隊陣容

Skydio的聯合創始人是第一批受雇於Google的Project Wing無人機交付計劃的工程師。他們在無人機開發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幫助無人機安全自主地執行任務。該公司已將這一經驗用於各種矽谷公司和技術公司的數千萬美元投資。雷蛇(Razer)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Tom Moss更是離開了自己原本的崗位,轉而加入Skydio擔任CEO。因此,Skydio的設備完全可以滿足標準的要求。

評測細節實況

評測工程師把R1帶到了舊金山的一個公園進行了一整天的拍攝,部分是為了捕捉R1的動作並將其作為一種讓設備完成整個過程的方法。他想測試一下無人機在一個樹木叢生的、充滿汽車和電線的繁華街道環境中的機動程度,以及它跟隨某人騎自行車後能夠保持高速行駛的程度,以及它是否能夠在極其繁忙的情況下運行良好。

至於設置無人機的操作,其實很簡單。一旦你給兩個16分鐘的電池中的一個充電,你就可以把它塞入無人機的背面並給它加電。然後,進一步通過特殊的Wi-Fi網路將其連接到手機,無人機將與移動應用程序APP同步,該應用程序執行飛行前檢查並確保沒有任何東西妨礙R1的周圍環境。通過無人機全屏實時攝像頭上投射的白色按鈕來實現無人機起飛(相反的動作來降落)。

在飛行中,您可以通過Skydio應用程序來手動控制R1,選擇和調整屏幕高度和方向,也可以用iPhone或Apple Watch實現。但當你捕捉面前飛過的圓形氣泡或Skydio識別出來的在面前走過的一個人時,設備就會卡入到位並開始以六種不同的捕捉模式之一跟隨拍攝的主題對象。

這些操作包括用於細節拍攝的跟隨模式,到用於前向拍攝的引導模式,再到「追蹤」模式——其將R1以平滑的360度弧線圍繞靜態、動態主體靠近。

在測評中,R1能夠巧妙地躲避樹榦和樹枝,甚至跟上評測工程師的路徑。R1順利地完成了其任務。它幾乎沒有完全停止過一會,並且由於Skydio的路徑規劃和預測技術,無人機總是在障礙物周圍採取平滑自然的弧線飛行,因為它總是「無縫」跟隨你。

騎行過程中幾次繞行,都能感覺到無人機在身後降落到自行車道的一側並啟動視頻預覽,所有這些操作都是那麼地自然。在沒有搭載GPS的情況下,反應卻快到讓人覺得這根本是用來炫耀現階段自動駕駛系統的技術程度的產品。

最後的測試更嚴格。測試工程師和他的小夥伴帶著R1到Balboa Skatepark——它位於舊金山附近繁忙街道的旁邊。設定了追蹤模式後,他本人在公園的的坡道等區域,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拍攝模式,看看R1能否應對這種如此緊湊的空間變換和快速移動主體拍攝。

拍攝效果不錯,但問題也不少

它確實遇到了一些小問題。它有一次跟丟了,隨後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報告」了這一情況,並原地徘徊。另一次,它還「跟錯了人」,直接轉而拍攝起在滑板上前行的視頻導演Vjeran Pavic了。雖然R1在靠近柵欄和附近的電線附近飛行時保持鎮靜,但這仍然是一種令人傷腦筋的經歷。

這次的測試環境應該風速並不是太大,所以不太能確定其實際狀況下的抗風能力多好——官方規格是約24KPH風速以下。

當然,這只是一次評測,根據FAA的指導方針,無人機不允許在繁忙街道或人多複雜的環境中附近飛行。

最後,說到任何無人機,都不得不拿來跟大疆(DJI)作對比。大疆無人機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變得越來越複雜。價格僅為799美元的全新Mavic Air是DJI多年來在硬體小型化和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軟體自動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的完美典範。

雖然用戶需要使用遙控器來駕駛DJI無人機,包括入門級Spark,幾乎整個DJI系列都配備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自駕訓練功能,讓無人機自動跟蹤主題對象並避開障礙物。當然,Skydio R1已經做到了這些。

DJI無人機是業餘到專業駕駛和航空攝影和視頻的最佳選擇。而R1可以單獨使用,讓你可以捕捉自己的單人鏡頭,特別適合跑手、滑雪者和衝浪手。

DJI模型的自主功能可以幫助經驗較少的飛行員提高技能,並且不會傷害到任何人,而設備的相機能夠提供專業愛好者或專業攝影攝像者想要捕獲的照片和視頻。Skydio R1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價值主張,如果你真的只想捕捉自上而下的風景或慢動作城市鏡頭的酷照片和視頻,你最好使用DJI Mavic。

R1身上還是有其他不少劣勢和瑕疵的。比如,該設備不會達到大疆無人機那樣的圖像高解析度。所以如果你買一台無人機主要是為了拍攝非常震撼酷炫的航拍圖像,那麼R1不適合你。雖然它確實有4K攝像機,但感測器本身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強大,導致最終視頻產品出現一些灰度和噪點。

還有其所採用的視覺系統無法在水面上正常運作,然後又加上沒防水,所以基本上它應該比較適合想要在室內或者低風速環境進行自拍使用的用戶。

由於飛行過程完全仰賴視覺定位,讓人不由得有點擔心天色稍微昏暗或者反差過大時,是否依然可以具備這樣優質的追蹤性能。

R1的視頻輸出也缺乏動態範圍,相機本身無法在移動應用中配置彩色配置文件,而大疆在這點上做得很好。對於拍攝設置,您基本上是全自動,意味著您無法更改快門速度或ISO,您無法實現慢動作拍攝,並且您無法自定義白平衡。

充電效果對比上,R1僅需16分鐘,低於標準的DJI型號。另外,它還沒有SD或microSD卡插槽,但有64GB的內置存儲空間,這足以讓您使用R1的兩節電池,可以撐過32分鐘的飛行時間。當無人機處於低電量狀態而需要逼降時,畫面會出現倒數提示,告知多久後會自動降落。處於逼降情況下,手動無法控制無人機, R1會自動尋找附近最適合的降落地點。

當然,要用R1拍下出色、流暢和令人驚嘆的視頻是不成問題的。該設備從起飛的那一刻開始捕捉所有內容,所以最好中間別停下來干別的事。

後續更新升級

Skydio已經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希望改進設備的拍攝模式和攝影功能,它既可以通過無人機和Skydio應用程序的無線更新,也可以在以後的通用版硬體中實現。

Skydio R1目前已經向第三方應用程序開發商開放,應用程序製造商和無人機愛好者可以基於Skydio R1的軟硬體系統開發定製軟體。Skydio提供技能SDK和iOS/Android的移動SDK。通過訪問Skydio的自動操作引擎,開發人員能夠定義Skydio如何起飛、跟蹤主體對象和3D地圖周圍的參數。開發人員還可以控制甚至粒度數據,如起飛相對位置、用戶位置、電池電量和溫度。

這款無人機在2018年成為網紅不是偶然,它預示著無人機行業隨著計算機視覺和導航技術的改進,將會向更加智能化和機器人自主技術發展的方向發展。它的視覺軟體可以裝進每個人都能買得起的無人機中。

最後簡潔總結一下Skydio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

- 前所未有的自主飛行

- 傻瓜級簡潔設置和操作

- 各種攝像機角度的出色拍攝模式

劣勢

- 沒有高解析度攝影能力

- 沒有拍攝設置或視頻自定義選項

- 昂貴,可以以R1的價格購買3架大疆Mavic Air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索尼PS5曝光:搭載AMD 7nm晶元、光線追蹤、支持8K,預計2020年發布
「碰瓷者聯盟」:那些躲在法律背後賺取暴利的「視覺中國」們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