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TA系列:你的意識中有多少」傲慢與偏見「?

TA系列:你的意識中有多少」傲慢與偏見「?

自我狀態的污染

不只是環境會被污染,我們的人格、自我狀態之間也會相互污染。

所謂污染,是指有心理問題的人的父母自我狀態或兒童自我狀態,再或者此兩種自我狀態,同時侵入或說混入成人自我狀態。

伯恩曾舉例說:「最能表明污染的例子一個是偏見,另外一個就是妄想。」

偏見是父母自我狀態污染成人自我狀態時的表現,而妄想則是兒童自我狀態污染成人自我狀態的表現。

污染是造成個體問題或不適當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污染是在無意識層面發生的,因此我們首先要學習覺察它。

偏見:來自父母自我狀態的污染

如果把父母自我里的觀念當成成人自我里的事實,就有父母自我的污染。

按照伯恩的觀點,一個人的成人自我狀態被父母自我狀態污染時,就會出現偏見,也就是對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持有缺乏事實依據的看法。

例如,

「所有蘇格蘭人都很卑鄙。」

「黑人都很懶惰。」

「白人都是剝削者。」

「這個世界很糟糕。」

「人不值得信任。」

「如果一開始不成功的話,你要一再去試,不斷去試。」

如果把這些敘述當成事實,就表示成人自我受到了污染。

如果一個人談論自己時,用「你」來代替「我」的話,也表示他所說的話很可能受到父母自我的污染。比如麥姬對自己的描述:「不管發生什麼事,你都必須堅持下去,不是嗎?還有,你不可以讓別人知道你的感受。」麥姬這兩個觀念很可能是從父母聽來的,她的父母也很可能認為這兩句話確實是對事實的描述。

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對農民工的偏見(「農民工素質低」)、對非名校的偏見(「只要不是一類院校就都不好」)、對性別的偏見(「女孩子比男孩子笨」),以及種族偏見、地域歧視(如對河南人和上海人的偏見)等。

再如中國高考制度下的中學,分數成為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很多老師的成人自我狀態在這種制度下被嚴重污染,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存在嚴重偏見,給這些學生造成各種創傷,使這些本可以有更美好人生的學生,選擇了放棄而不是重新決定。他們陷在老師給自己設定的、狹窄的「差學生」的社會角色里,放棄了發現並發掘最好的自己的努力。

《西遊記》中的唐僧在對待孫悟空的態度上,就常常表現出父母自我狀態對成人自我狀態的污染。

總之,一個人如果存在偏見就會表現出諸如過分指責、強求、禁忌多、特權觀念、看不起人等行為。很顯然,偏見對於建設健康的人際關係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2019年TA課程預告,報名當下,命運改變的開始!

快戳我!快戳我!快戳我!火火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准提家園 的精彩文章:

「不準活」——有多少父母的預言,在一次又一次的實現!
火燒圓明園,憑什麼不能與巴黎聖母院相提並論!

TAG:准提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