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寫出好故事後,你可能還會遇到這些問題……

寫出好故事後,你可能還會遇到這些問題……

將自己心中最迫切想表達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是很多新人導演對處女作的希望。而在成為導演之前,寫出一個好劇本,就成為許多人電影之路的第一步。

這是做導演經常要做的一件事,卻不是導演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不少新人導演的自信,來源於對自己劇本的信心。然而,在完成一個好故事後,新人導演還有很多急需克服的問題。

對於具備優秀劇作能力的年輕導演來說,在成為成熟導演的道路上,如何跳出單打獨鬥的個體創作思維,如何更好地調整、帶領整個團隊向前進,是許多人急於了解的問題。

在北京電影節的「從編劇到導演的成長之路」論壇上,張小北、吳楠、於淼、田羽生、袁媛等成熟編劇,談起了他們在第一次擁抱自己的導演身份時,所遇到的困難和總結出的經驗。

01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困難

張小北談及過去的編劇經歷,覺得自己在創作層面上沒有太大的困難,然而當自己親身變成導演之後,情況就發生了一些變化。

「之前你站在邊上看著導演在做工作,你會覺得自己了解了這個工作,自己也可以做。但事實上站在導演角度,這個電影的進程,永遠不會按照想像的發生。」

張小北

當下中國的電影產業並未達到好萊塢級別的完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導演中心制」決定了導演需要將許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

張小北戲稱自己是個「性格內向的人」:「編劇工作,最多的時候是七八個人在一起開會,而作為導演,每天在劇組裡都要面對好幾百個人,所以管理工作是永遠逃不開的。」

張小北導演作品

近幾年在各類扶持機構的推動之下,年輕導演的選擇越來越多,類型化日益豐富。而當導演將眼光放得更廣,面對的不再是狹窄的固定類型題材時,碰到的問題也愈發多重多樣。張小北作為國內少有的試圖在科幻領域做出嘗試的新導演,在這方面就遇到了不少困難。

「我也是在幹了導演之後,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工作,究竟會遇到哪些困難。比如說,拍科幻電影的劇組規模比一般的電影的劇組規模大兩三倍,甚至是三四倍,因為科幻電影涉及到的製作人員,比一般的劇情片要多很多。幸虧自己之前對這些方面,也算有一定的積累,也算是克服了困難。但作為導演,工作涉及專業層面所遇到的困難,和涉及到整體工業體系所遇到的困難,還是很不一樣的。」

集體創作中有屬於集體的複雜,而單打獨鬥的創作要面對獨自一人的困難。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吳楠面臨的就是單打獨鬥的局面,她戲稱進入劇組是「一個人面臨三百個人」。

吳楠

對於新導演來說,優秀的團隊會解決大量問題。吳楠認為自己在成為新導演的過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她進行的管理工作並不多。

「在這個工作過程當中,監製和製片人為我們搭的班都是一流的,非常的規範。所以我作為新人導演,在一個非常規範的工作過程中,就一點也不覺得有摸爬滾打,這個是一個特別好的情況,也是會幫助新導演克服自己的一些短板。」

吳楠導演作品

在吳楠看來,長期的編劇經驗為新導演提供最大的助力,是在劇本上的絕對解釋權。

作為導演,本身要具備強大的說服力,來確定某個鏡頭如何拍攝。同樣的劇情,演員對劇本的詮釋是否到位,最終還是需要導演通過劇本中的劇情來說服大家。「和演員和各個部門,大家到最後,都是在看劇本,通過這個才能明確工作。」

田羽生則非常實際地向新人導演提供了自己的經驗:「無論作為導演,你的預算是多少,再向資方多要五百萬。為什麼?因為我們作為新導演,管理劇組的經驗是欠缺的,所以你不會知道什麼地方花多少錢。可能你以為一千萬就夠了,根本不夠,錢是越多越好的,所以多準備五百萬。這是對所有年輕的、第一次干導演的人的忠告:多要點錢,沒有壞處。」

田羽生

田羽生編導作品

這一「坦誠」的發言得到了許多觀眾的笑聲,而在場的袁媛導演也十分贊同田羽生導演關於「要錢」的說法。她提及當初自己作為新人導演時,也犯了這個錯誤,而這樣的做法對於項目很不利。對於資方來說,對項目做出正確預估,也是導演的能力之一。

袁媛

「你最好一次告訴投資方你要多少錢,資金給了你,就不要再去麻煩他了。如果作為導演,前期預估錯誤,又不斷地需要後續資金注入,這就是兩回事。這時候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像我們作為新人導演,我們肯定是本著不要騙人;找人多要錢,就好像是騙人一樣。並不是這樣,資金充足,整個項目進行到最後也會更順利一些。」

袁媛編劇作品

03

監製:導演背後的人

對於新人導演來說,尋找到合適的監製非常重要。監製與導演之間的互相信任、不同製作人在電影方面的能力、對導演所執掌類型的了解程度,都會成為導演與監製合作時互相選擇的條件。

張小北很重視作為導演與監製之間達成的關係。在關鍵的時候,與一個正確的監製「聊兩句」,就有可能成為堅持這個項目完成的動力。

每個新導演,都有過一個人面對監視器,心裡在想怎麼辦的時刻。「如果旁邊有個人,一起出去抽支煙、聊兩句,那時候是非常重要的。」無論監製是資深製片人、導演或是其他人,當兩個人在製作層面進行對話時,共同的信任感是交流能夠繼續進行的前提。

《來電狂響》導演於淼就請來了張一白為自己的作品保駕護航。

於淼

「當時找他,因為是第一次做導演,我特別怕自己鑽牛角尖。我認為編劇對自己的劇本都是特別較真的,為了一個情節可能會想不通,所以我需要有一個人來控制一下我。所以我就找到了張一白導演。」

當時張一白為他提了很多建議,而最主要的一條是:作為導演,不要將注意力都聚焦在怎麼拍、鏡頭怎麼擺、景怎麼調等問題上。

每個人都有最擅長的部分,如果一個導演的優點是把劇情、人物關係、核心矛盾處理好,就在影片里展現出這一優點。在製作中,作為新人導演,總會有不太擅長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和製片方打交道、和演員如何溝通等管理上的問題。

於淼導演作品

向別人尋求幫助是新人導演的常態,而將劇組中每個人都調動起來,在不斷的磨合中消除問題,也是導演的必修課,它會讓這部影片在有限的條件下變得更好。

不過同為擅長編劇的導演,田羽生則認為,新人導演也可以不找創作型的監製。

在第一次作為導演拍攝電影時,新導演在製片和行政方面最為欠缺,而選擇一個像王中磊等業內大咖,在製片方面為新人導演會增添非常必要的幫助。

「因為導演沒有那麼大家想的簡單,只考慮創作。就目前的情況看,導演確實還要負責宣發以及很多額外的工作,但在那些方面,你是沒有經驗的,有時候需要像王中磊先生這樣資深的、善於從製作出發的方面來抓項目的人來對你加以幫助。」

結語

成功編劇和導演們總結的是自己的故事,而對於新人導演來說,盲目地模仿其他人的經驗並不可取。正如文中所總結的,每個人都會有著自己的問題。了解自己,用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拍出自己想要拍攝的影片。

成功的終點總是相似的,而通向成功的道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走法。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雷伊:他為真實的印度電影打開一扇門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