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氣數」還是「活該」?揭開崇禎帝自殺的細節和真相

是「氣數」還是「活該」?揭開崇禎帝自殺的細節和真相

硃砂淚

董真

00:00/04:22

作者:翟曉潔

(崇禎帝)

【題記】一位不邇聲色勵精圖治的年輕君主,是如何起早貪黑辛辛苦苦走上了破家亡國的不歸之路。——苗棣


(一)一場屠殺之後,三更已過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傍晚,帶著青草味的微風一陣陣掠過,紫禁城仍舊不改白日的喧囂。

乾清宮裡,崇禎帝召來了嬪妃子女,一家人圍坐在碩大的圓形餐桌前。酒宴是臨時讓膳房準備的。這頓飯,是他們最後的晚餐。

端坐在桌前,他依稀記起自己進宮當皇帝,正是由吩咐鴻臚寺預備酒食,第一次體驗到君威無上的榮光和快意。誰料想,這樣的快意和威嚴,居然只延續了短短的17年。

他舉起酒杯,長嘆一聲,搖搖頭,一飲而盡。「大家要吃好,喝好,這樣在黃泉路上才不至於做餓死鬼。」

一家人哭哭啼啼地痛飲了一番,直到杯盤見底,崇禎帝突而起身,拔出腰間的寶劍,紅著眼眶大喊:「事已至此,可以死了。」

一桌人愣愣地傻眼,不知該如何是好,倒是周皇后顯出超然的鎮定,「妾侍奉陛下十八年,卻不聽我的一句勸告。及早南遷,不會有今天。現在為社稷而死,死而無憾。」說罷,她起身同兒女告別,回到坤寧宮懸樑自盡。

這位周皇后一向賢良淑德,崇禎帝即位後,要求後宮節儉勤樸,周皇后帶頭不穿提花的衣服,不吃奢侈的食物,自己紡織、浣衣,和普通農婦沒什麼區別。夫妻兩感情一向和睦。

聽聞妻子已經搖搖晃晃地掛在房樑上,崇禎帝連聲叫好,繼而轉身對兩個嚎啕不止的女兒說:「誰讓你們不幸生在我家!」隨即揮劍殺死了幼女昭仁公主。劍砍向長女長平公主時,她用手擋劍,左手被斬斷,昏倒在地,血流不止。

袁貴妃自縊時繩索斷了,跌了下來,崇禎帝上去補了三劍,卻沒有擊中要害。他趁著酒力,又先後殺了幾個嬪妃。

一旁的三個皇子嚇得不知所措,崇禎帝讓太監帶著他們先逃出宮外,躲到成國公朱純臣等人家裡,還囑咐:「你們今天是太子,明天就是平民了,在亂離之中要隱姓埋名,不露形跡,見到年長的要叫老翁,見到年輕的要叫叔叔伯伯,萬一保住性命,報了父母之仇,不要忘了今天的教訓。」

一場屠殺之後,三更已過,已是十九日凌晨。

崇禎帝帶著親信太監王承恩,踉踉蹌蹌地奔出了神武門,爬上紫禁城北面的煤山,這裡曾是他檢閱內操之處,也是京城的制高點。這些日子,他曾幾次登到山頂觀察四周城守的形勢。

青山憔悴損,烽火亂成堆。眼前的一切,分明就是一幅血染江山的畫,而他不過成了畫中可有可無的點綴。

他覺得自己像一棵草灰那樣空靈悲傷,靈魂疲憊而鬆弛。

早在出宮之前,崇禎帝就備下了遺詔:「朕已喪天下,不敢見先人,亦不敢終於正寢。」到最後時刻,仍覺意猶未盡,還有些話要留下。他弄破手指,在衣襟上憤然寫著:「朕誤聽文官言,致失天下,任賊碎裂朕屍,但弗傷我百姓。」這是他最後一次把罪責推給別人,把面子留給自己。

連死都死得為難,這才是真正的絕望。

一切就緒,崇禎帝在煤山壽皇亭一棵歪脖子樹上投繯自盡。

遠處,微風輕咽,就像有人在哼著小曲:「隨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馬聲嘶。似這般荒涼也,真箇不如死!」

為哭之事,也以輕歌飾之。

城外,大順軍攻城的炮聲正轟轟作響。暮春的空氣中,裹藏著一陣陣芬芳的青草氣,和烽煙帶來的焦糊味。

黑暗中,北京城清晰的輪廓消失了,歷史和人混沌一片。

時為1644年4月25日,崇禎帝的實足年齡只有33歲。


(二)翦除長期把持朝政的魏忠賢與客氏勢力

天啟七年(1627),明熹宗朱由校病死,因無子嗣可立,按照兄終弟及的傳位祖制,朱由檢作為熹宗的弟弟,幸運地成為明朝第十六代皇帝。

因為父親明光宗朱常洛多年來鬱郁不得志,加上朱由校當皇太子時間不長,他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加之當時朝廷受到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和大太監魏忠賢的左右,即位後的他無心也沒有能力處理政務。

以太監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控制了明朝中樞大部分的文臣武將,為了廣樹淫威,他們強化錦衣衛和東廠等特務機關,打擊異己勢力,迫害東林黨人,朝廷內部乃至整個國家處於血雨腥風之中。政治腐敗,財政枯竭,軍隊疲乏,各級官員不惜民力,以搜刮為能事,加之這一時期天災不斷,農民起義的烽火已經燃遍黃河流域,兵變接二連三,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天啟七年八月,信王朱由檢在皇極殿即位,頒發即位詔書,改次年為崇禎元年。即位之後,崇禎帝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穩固自己的統治,挽救即將傾倒的大明王朝。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翦除長期把持朝政的魏忠賢與客氏勢力。

初掌大權的新皇帝在這件事的處理上相當老練利索。他第一步是將先帝的乳母客氏請出皇宮,以削弱魏忠賢的權力後盾和政治幫手。接著,把他做藩王時的親信調入宮中,替換了熹宗時的宦官,將內廷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這一系列舉措,向官員們發出了魏忠賢即將失勢的信號。曾為魏忠賢賣命的御史楊維垣首先上疏彈劾了魏忠賢的第一幫凶崔呈秀。崔呈秀失勢後,原先依附於魏忠賢的一些官員開始倒戈相向,將矛頭直接指向魏忠賢。崇禎帝順勢而為,發布告示,諭魏忠賢「逞私殖黨,盜弄國柄,擅作威福,難以枚舉」,將他貶謫到中都鳳陽祖陵管事香火。

天啟七年十月初六,作惡多端的魏忠賢在阜城的一家客店裡自縊身亡,這一天,距離熹宗去世不足三個月。崇禎元年,朱由檢下令磔魏忠賢屍於河間,斬崔呈秀於薊州,又斬客氏屍。隨即對依附魏忠賢集團的文臣武將進行了大清洗,有的處死,有的罷官,有的降職,有的削籍。

魏忠賢的閹黨集團被徹底剷除,讓世人見識了崇禎帝的能力,卻也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在崇禎帝看來,氣焰囂張的「九千歲」魏忠賢也不過如此,其他人物又何足掛齒。從此開始,他的性情發生了一些轉變,恭謙謹慎變成了疑賢嫉德,自信果敢變成一意孤行,深謀遠慮變成顧慮遲疑。優點不恰當延伸成了缺陷,儘管他勤於政事,銳意改革,但最終他的努力只能將早已千瘡百孔的大明朝一步一步送上了滅亡之路。

肅清魏忠賢閹黨流毒後,朱由檢下令毀掉了魏忠賢整肅政治異己的《三朝要典》,為一大批受到迫害的仁人志士平反昭雪,尤其是恢復了東林黨的政治地位。登基之初,他謹記皇兄寵信魏忠賢的教訓,嚴禁宦官干預朝政,然而瞬息萬變的時局,很快讓崇禎帝改變了對宦官的態度。縱觀整個崇禎朝,宦官勢力一直受到重用,並全面參與明王朝的軍政事務。

崇禎二年(1629),崇禎帝派乾清宮太監王應朝監軍,次月派司禮監太監沈良佐等提督九門和皇城門,李鳳翔提督京營。崇禎九年(1636),命司禮監太監曹化淳參與司法監察。宦官行使監察權干預政事,對王朝統治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隨著宦官勢力的再度崛起,複雜的派系黨爭以新的面目呈現出來。加之崇禎帝重宦官輕文臣的思想,導致宦官集團與士大夫集團矛盾激化,加速了士大夫的離心趨向。

明朝從締造者朱元璋開始,對官場腐敗就施以了極大的懲治力度。因為出身最底層,朱元璋對官員貪污發自肺腑地痛恨,所以明初朝廷有一項嚴格的規定,凡是貪污超過50兩白銀的一律剝皮填草誅滅九族。然而即便如此,明朝200多年來,一直貪風熾盛,腐敗現象層出不窮。面對這個問題,崇禎帝決心整肅朝綱,崇禎元年七月他要求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監察御史等監察官們切實負起責任,認真糾察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為。然而他犯了與明太祖同樣的錯誤,完全依靠個人能力去反腐,沒能建立良性循環的法律體制,拿不出懲治貪污的有效辦法,於是俸祿低微、難於養家的百官仍然只能鋌而走險地貪污納賄。


(三)錯一事則罷一官,丟一城則殺一將

明代取士一向率重科舉,逐漸形成了「非科舉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定製,但崇禎帝覺得,飽讀詩書的文人雖有滿腹經綸,卻常常與現實脫離。他不限於考課升遷的定例,更加偏重實際才能,常常破格提拔官吏。為了網羅更多的人才,他還准許宗室子弟應試授官,重申保舉之制,並在軍事征戰中普遍使用札委之制。

本來這樣不拘一格用人才,對國家發展是有利的,但遺憾的是,崇禎帝對文臣武將要求極為苛刻,他實行「錯一事則罷一官,丟一城則殺一將」,不論曾立過多大的戰功,只要出現差錯就將面臨被處死的懲治。縱觀崇禎一朝,被誅殺的總督有7人,巡撫11人,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薊遼總督袁崇煥。

早在天啟六年(1626),鎮守寧遠的遼東巡撫袁崇煥以少勝多,擊退後金軍隊,致使努爾哈赤身負重傷,病死於瀋陽,袁崇煥趁機加固城防,並在隨後的戰爭中再敗努爾哈赤後繼者皇太極,使一向頹廢的遼東軍事形勢為之一振。崇禎帝即位後,把復興遼東的希望寄托在了袁崇煥的身上,提升他為兵部尚書、右都御史,執掌遼東的軍事大權,督師薊遼兼登萊、天津軍務。

對戰局心急如焚的崇禎帝曾問袁崇煥:「遼東已被侵擾十年有餘,不知愛卿有何退兵復遼良策?」袁崇煥回答:「臣受陛下隆恩,只要能得到您的鼎力支持,五年之內,整個遼東全境,定可收復。」崇禎帝大喜並承諾:「只要你能收復遼東,無論什麼獎勵,朕都應你所需。」

(袁崇煥)

給事中許譽卿對袁崇煥的話心存疑惑,後來私底下問他:「五年收復遼東,您在人才、物力、財力等方面究竟是如何安排的?」袁崇煥漫不經心地說:「我看到皇上對遼東戰事心急如焚,我就姑且允諾五年復遼,目的不過是安慰安慰他罷了。」毫無疑問,袁崇煥的輕率魯莽,為他後來被殺埋下了禍根。

回到遼東之後,袁崇煥加強兵備,整飭邊防,為統一軍權領導,他設計誅殺了擁兵自重的平遼總兵官毛文龍。毛文龍是軍閥,也是能臣,他作戰能力非凡,是後金最痛恨的人。袁崇煥殺他,確實是親者痛仇者快,此舉遭到許多大臣的非議,也加深了崇禎帝對他的不滿和猜疑。

皇太極汲取了寧遠、寧錦戰役慘敗的教訓,在議和的幌子下,加緊兵力部署,於崇禎二年一舉攻下遵化,威逼京師,幸而袁崇煥率師回防京師,解除了險情。皇太極在圍困京師的時候,俘虜了兩個明朝太監楊春和王成德。皇太極設法招降他們後,授以反間計,再將他們放跑。兩個太監逃回宮裡,忙不迭向崇禎帝彙報:「此前袁崇煥誅殺毛文龍是為了削弱明軍在遼東的防禦能力,皇太極的軍隊之所以能成功入關直逼京師,是袁崇煥放縱導致,後來皇太極之所以撤回關內,也是與袁崇煥密謀的欲擒故縱計策……袁崇煥已經向後金投降啦!」

震怒之下的崇禎帝輕信了兩個太監的話,下令囚禁審訊袁崇煥。半年後,袁被並處以磔刑。磔刑俗稱「活剮」,是當時最殘酷的死刑,先割肉離骨,再斷肢體,最後割斷咽喉,「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百姓聽信朝廷的宣判,以為袁崇煥果真賣國,行刑之時,劊子手每割下其一片肉,圍觀百姓爭相食之。

當年,袁崇煥擅殺毛文龍的罪名之一就是「通敵」,而最後他被崇禎誅殺,罪名同樣也是「通敵」。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毛文龍和袁崇煥之死被後世的歷史學者稱為「連環冤案」。朝廷最有能力的將領未能戰死沙場,卻斃命於內牆。此後,一大批將領投降後金,沒有投降的也大多心存疑慮,自命都難保,哪還有心力禦敵。


(四)文臣個個可殺

崇禎十六年(1643),皇太極暴病而亡,後金最高統治者內部因爭奪皇位,暫停了對明朝的進攻,而此時,農民起義的烽火已經燃遍整個大明的腹地,並一步步近逼北京。

崇禎十六年年初,起義軍在攻下襄陽之後,改名襄京,建立中央機構,並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隨著農民軍隊伍的壯大,革命目標也日漸明確,他們要為建立全國性政權做準備。十月,李自成部挺進西安,年底基本清除明朝在三邊的駐防軍兵,並於次年正月初一在西安建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接下來,李自成開始了攻克北京的計劃。

三月中旬,一向忠心耿耿的唐通和他的監軍太監杜之秩在居庸關向大順軍投降,京師西北最後一道屏障土崩瓦解。

十六日,崇禎帝收到一封密件,稱京城附近發現了大順軍。當晚,崇禎帝徹夜不眠,他繞著瞭然無寂的宮殿一邊頓足捶胸,一邊悲戚長號:「內外諸臣誤我,誤我!」

(大順軍)

十七日早朝,崇禎帝強打精神,同群臣商議如何應對危難,當眾落淚,諸臣一邊跟著抹淚,一邊絮叨些無用的建議。崇禎帝聽著這些廢話實在心煩,他用手指在案几上一遍遍劃著「文臣個個可殺」幾個字。

十八日,崇禎帝最後一次召對閣臣:「不如大家一起在奉先殿完事。」完事就是自盡的意思,奉先殿是宮內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如能面對列祖列宗毅然投繯,想來還是悲壯的。可惜此時此刻,閣臣竟無一人響應。隨後,他下了一道「罪己詔」,宣布停止遼響等一切新舊加派,赦免一切從賊人員,唯有李自成不赦,官民有擒之者封世候。

晚上,大順軍對京城各門大舉進攻,負責守衛彰義門的太監曹化淳開城門迎降,外城陷落,內城失陷也近在眼前。最後關頭,崇禎決定冒險突圍,他手持三眼洋槍,帶上一夥太監先後奔往齊化門和安定門,眼看整個紫禁城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他又沮喪地返回宮裡。

暮以成歌,大勢已去。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當晚,他斬殺了妻妾女兒,又安頓好兒子出宮之後,在煤山了斷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五)清廷斬盡殺絕,崇禎帝絕嗣

崇禎十九日去世,直到二十二日,他的遺體被大順軍發現,拖下山去,同周皇后的遺體一起陳放在東華門外。有圍觀者親見並記下了這位大明皇帝慘烈的遺容:屍身以發覆面,衣衫凌亂,黃袍已經卸下,身穿白綿綢夾衣,藍紗道袍,下身穿白綿綢褲,一隻腳鞋襪脫落,另一隻腳穿著綾襪和紅方復底鞋。這是最後一位漢人帝王,留給世人最後的印象。

一帝一後陳屍當道極不雅觀,明朝兵部主事劉養貞自己出錢買了兩副柳木薄棺,將他們草草裝殮起來。

或許正因為最後的下場太過決絕悲壯,因而民間向來對這位皇帝評價虛高離譜。有人說,崇禎殉國合乎大道的「仁」,死前逼死嬪妃免受凌辱合乎「義」,不爭天命成為九五之尊為「智」,死前庇護百姓是「禮」,仁義禮智俱全,簡直就該彪炳千秋萬代,垂則後世流芳。清初著名的嶺南詩人屈大鈞曾寫詩哀悼:

先帝宵衣久,憂勤為萬方。

捐軀酬赤子,披髮見高皇。

風雨迷神路,山河盡國殤。

御袍留血詔,哀痛何能忘。

……

崇禎一生焦心求治、殫精竭慮、旰食宵衣、恭儉勞勤,卻始終無法扶正將傾之大廈,是命也運也,還是咎由自取?

民國歷史學家孟森曾說:「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這個評價極為中肯,比起萬曆和天啟,思宗(崇禎)不算差。

萬曆皇帝在位48年,前10年發憤圖強,中間10年由勤變懶,最後近30年萬事不理,貪酒貪色貪財貪權。他統治時期,整個世界處於由古代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明史》中寫:「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天啟皇帝在中國歷代帝王中文化程度最低,大字不識,幾乎為文盲。但他極善木工,被譽為「天才木匠」。在位7年,他將政事交給大太監魏忠賢等人,使得閹黨肆虐,禍及九州。

儘管崇禎帝也有諸多明顯的弱點,他誅殺閹黨,整理朝綱,卻又惟內臣是信,肆意殺戮文武將官;他用盡渾身解數,肆意加派,搜刮錢糧,卻無法充盈空匱的國庫,不能支付官軍俸祿;他是一個生活節儉的守財奴,寧喪江山,不願捨棄資財。但無論如何,他算是末代皇帝,卻不是亡國之君。因為他的弱點顯著,卻還不足以致命。

荒唐如宋高宗,昏聵無能,枉殺岳飛,不是照樣壽終正寢,安然一生,他的南宋王朝不還怏怏延綿了152年。崇禎帝若不是生於氣數將盡的時代,國破家亡身死的結局,本不該他背。也正因為他生於氣數將盡的時代,他的弱點才變得如此嚴重和深刻。

逝去的人物,最後變成了故事的花紋。又一些開拓者,集結在新的歷史高地上。中國古代社會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款款走向了前台。然而關於明朝,還留下了一些綴續的後話。

那位重傷未死的袁貴妃後來輾轉流落民間,被南雄縣的地方官發現,送交給清廷。清王朝對這位前朝貴妃並不重視,交發有關部門恩養。

長平公主後來被送到外祖父周奎家中養傷。清順治二年(1645)初,她上書給清朝皇帝,請求允許她削髮出家,清廷不同意,要她與早在崇禎年間已經定親的周世顯完婚。成婚後,才一年工夫,公主就在哀怨抑鬱中悄然死去。

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崇禎兒孫朱慈煥父子被殺。逃亡一生已然75歲高齡的朱慈煥,在親眼看著兩個兒子被斬首後,自己被凌遲。清廷在修史時,出於政治考慮,稱他5歲時便已夭折。

至此,崇禎帝絕嗣。

【作者簡介】翟曉潔,湖北荊州人,武漢大學新聞系碩士研究生。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負責采編工作。已在雜誌平台發表散文、詩歌、小說等一百多萬字。

讀書日來了,講一講書的歷史

崇禎皇帝弔死了,他的周皇后怎麼辦?之二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封神演義》原著里姜子牙和他老婆馬氏關係怎麼樣?很恩愛嗎?
《紅樓夢》里薛寶釵也有自卑的時候?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