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嚮往的生活》要開播了,看到這個消息我總會想起那個拉小提琴的劉憲華。在聚光燈下的他,琴聲如泣如訴,時而如淙淙流水,時而如巍巍高山,優雅從容得像個王子,令人驚艷。

在他「女神」楊穎來的那期節目里,楊穎問他小時候是不是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他點了點頭然後表示小時候自己也不願意學,一直到參加比賽,才真正喜歡上了拉小提琴,並且現在「非常非常感謝」父母。可以說,如果沒有當初父母的「逼迫」,也就沒有今天這麼優秀的大華,這樣的「逼」,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深沉的愛。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逼一把,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潛力

對我們這一代來說,提起青春,「周杰倫」一定是繞不開的三個字。自習課上的mp3里,午休時間的校園廣播里,一起玩耍小夥伴的口裡,時不時就會傳出周杰倫的歌,像是年少時光的背景音樂。周杰倫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當然與自身的努力和天賦有關,但也離不開媽媽當初的「逼迫」。

在一檔節目中,周杰倫回憶起小時候練琴的事情。4歲開始練琴的他,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乖小孩,根本沒有辦法在琴凳上安安靜靜坐2個小時好好練琴。但是,好在有媽媽陪著他,當他不想練琴的時候,媽媽就會逼他繼續。當然,那時候的他覺得自己好委屈,別的小孩子都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自己卻要練琴。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一直到後來慢慢長大,周杰倫發現自己在音樂上真的很有天賦,比同齡人更加出色,也慢慢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沒有當初媽媽的逼迫,也就沒有如今能談一手好琴的自己。這種心情後來被周杰倫寫成了《聽媽媽的話》,表達了自己對媽媽深深地愛意和感謝,也感動了無數歌迷。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孩子的本性都是愛玩的,玉不琢不成器,即便是美玉都需要經過雕琢才能成大器,何況人乎?如果一味地放任孩子,不去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身上的那些閃光點就會一點點湮滅。孩子的潛力有多大,不逼一把,誰都不會知道。

逼一把,讓孩子未來不後悔

蔡康永有一段話廣為流傳: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在適當的時候逼一把,讓孩子未來不後悔,能夠穩穩抓住每個機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家有兒女》里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劉星和弟弟小雨怪媽媽劉梅在小時候沒給自己報興趣班,不然現在自己應該也是個有特長的人。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劉梅特別無奈的表示,自己給他們報過,但是他們自己嫌累,沒堅持下去。劉星立刻反駁說:「我不願意學,你就不讓我學啦?那時候我還小,我還不懂事,難道您就不懂事嗎?您就應該從小教育我。」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嚮往的生活》中,楊穎在聽完劉憲華被逼練琴的故事之後,也很不甘地問了一句:「當初怎麼沒人逼我呢?」

在適當的時候,逼孩子一把,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在未來的某個人生節點上,也許正是這項技能可以幫孩子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不要讓孩子在未來錯過機會後,悔不當初,回頭不甘心地問你:「當初為什麼不逼我?」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逼一把,讓孩子體會付出後成功的喜悅

之前有一部刷爆朋友圈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曾引發過熱議,影片講述了父親馬哈維亞訓練兩個女兒摔跤,經過長期的刻苦練習,最終大女兒吉塔從省冠軍一路走到全國冠軍,甚至在國際性的比賽中拿下了金牌,成為了世界冠軍。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馬哈維亞對女兒們的訓練是十分嚴苛的,不能吃咖喱等辛辣食物,凌晨五點起來跑步,不許留長發……這一切都是為了訓練她們的體能,逼她成材。

當然,在一開始的時候,女兒們自然也會想辦法偷懶,比如調慢鬧鐘多睡一會兒,但是被馬哈維亞發現後,反而加重了訓練量,以示懲戒。

慢慢地,兩個女兒也發現了摔跤的樂趣,發自內心地愛上了這項比賽,特別是大女兒吉塔,更是發現了自己擅長的技能,喚醒了內在的人格,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最後在成為世界冠軍後,吉塔和父親相擁而泣,發自肺腑地感謝父親:謝謝您,爸爸!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哪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取得成就的道路上所經歷的一切,都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和堅定。正是因為這一路的付出,才使得成功的喜悅格外強烈。

不僅在影視作品中,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李亞鵬的女兒李嫣十分喜愛鋼琴,但是在考級的過程中,因為樂理知識沒過而失敗。小菇涼當時就很不開心,表示自己不想學了。

面對這種情況,李亞鵬沒有選擇放任女兒棄琴,而是耐心地開導女兒,以自己考交規失敗過兩次做例子安慰女兒,「逼」女兒堅持下去,終於,小菇涼選擇再努力一把。第二年的春天,李嫣考級成功,李亞鵬高興地在微博上貼了女兒的琴照,開心之情溢於言表。

孩子,我逼你是因為我愛你

無論是嚴苛的馬哈維亞,還是溫情的李亞鵬,他們都用自己的方式「逼」孩子努力向前,也最終陪伴孩子取得了成功。這一路上孩子的成長,又豈是一個獎盃、一本證書能概括的呢?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聰明的家長都懂得適當的「逼」一把,助力一下。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給孩子更多的機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讓孩子更早地明白付出才有收穫,這些都將成為孩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百寶箱 的精彩文章:

來長個子啦!能幫孩子長高的方法,我們都幫你找好了!
早識字會更聰明?錯了,會增加大腦負擔!

TAG:育兒百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