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小時候上課時老師在黑板上寫著字,藝術家雷磊就已經開始在課本的書角上塗塗畫畫,一翻起來就成了動畫。大學時雷磊學習的是書籍設計和信息設計,後來他又組了自己的樂隊,玩音樂玩滑板,雷磊說自己的興趣太廣泛了,「我覺得只有動畫才能把我所有的靈感放在裡面,其他方式好像都有些局限,不夠自由,於是我就開始自己做動畫。」

如今,雷磊任教於洛杉磯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實驗動畫專業。雷磊的動畫短片作品多次獲得國際獎項,他的電影長片《動物方言》今年2月在柏林電影節首映。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雷磊 圖片致謝藝術家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創辦」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

對於出生在八十年代的雷磊來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一個很溫馨的詞,因為兒時在和小朋友們打鬧之後大家總會回到家中看起動畫片,一到六點電視上就開始播放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魔方大廈,大鬧天宮等等。「對於那時的我來說下午六點是個非常快樂的時光,特別溫暖。」而後來當雷磊自己也開始做起動畫時,他決定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雷磊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延續這種孩童時期溫暖的感覺。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在早期的短片創作中,沒有劇本,沒有分鏡,沒有原畫設定,雷磊說:「所有的東西都在我腦子裡,我如果做了一個夢我就可以把它畫下來,這是一個非常自由的過程,特別的輕鬆,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可以完全享受我自己,只需要一個瘋狂的想法就可以把它表現出來。」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7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面對大都市的陌生與不安,我們用什麼找回安全?用什麼自我溫暖?

在京城外圍有一個專門用棄置底片提煉銀鹽的垃圾回收場。法國藝術收藏家蘇文用了多年時間收藏這些35毫米底片,數量超過五十萬張。這些圖像記錄了中國首都和京城人民在過去三十年的生活片段。2011年至2012年,雷磊用這其中的三千多張照片,通過作品《照片回收》,動畫製作為這些被遺忘的生活場景添上了色彩。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2013年,雷磊又和蘇文合作了另一個項目《照片手工上色》。他們選擇了一些來自中國歷史中的黑白老照片,並想像這些照片都來自於同一個虛擬的中國人。通過對照片反覆手工上色-掃描-列印-再上色的過程,雷磊用拼貼和描摹的方式將這些老照片聯繫起來,經過兩年的工作,重複上色後的1168張手工上色照片製造了時間流逝的效果,使得?虛擬的主人公在流逝的時空中獲得生命。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鴨梨還是外星人」,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5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老照片、老故事,雷磊的作品看起來總是圍繞著記憶這一主題。但雷磊說:「記憶這一主題並不是我的刻意選擇。」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科技日新月異,而這些或多或少的讓他感到有些不安,覺得很陌生。一方面是因為在科技產品方面雷磊認為自己不是很有天賦,另一方面他覺得現代人這種被社交媒體所裹挾,被高科技還有大都市的一些規則所束縛的現狀都讓他覺得陌生和不安,而如何在這之中尋找到一個安全和自我溫暖的地方,雷磊選擇了記憶。他選擇用記憶去創作。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書上的書」,動畫:雷磊,聲音:Nik Phelps,圖片為短片片段

「我受我父親的影響做一些家庭口述歷史,就好比是在高速發展的城市和時代中一個人去尋找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這並不是一個創意,或是一個廣告口號,不是「雷磊的創作是復古的,是記憶的」,這是雷磊的一種創作思維方式。他說:「當我們一直在向前看,不斷向前奔跑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回頭看一下,看看一個江西南昌出生的藝術家的思維方式究竟和生活在紐約,在倫敦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有著不同的家庭故事,而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雷磊希望當人們感到困惑的時候可以回頭看看、想想「我是誰」,這一永恆的話題。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書上的書」,動畫:雷磊,聲音:Nik Phelps,圖片為短片片段


圖像和記憶

「我是誰」是雷磊作品中一直探討的話題,也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問題。面對困惑,面對問題,有些人會選擇閱讀,有些人選擇聽音樂,有些人選擇旅行來作為這些問題的回答,雷磊的選擇是創作,在他看來自由自在的創作也像一次旅行,「在我的動畫中不知道會遇見什麼人,會到達一個什麼新鮮的地方。」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愛的藝術」第二季:旅人日記,正在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館展出,作為這場在生命旅行中探索愛、發現愛、喚醒愛的展覽參展藝術家之一,雷磊也用他的作品《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用他的圖像與記憶帶領觀眾走進中國的社會變遷。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7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雷磊用陰極射線電視和電視櫃展示了近幾年創作的12部動畫短片。每一個電視顯示器被裝進由藝術家親手製作的盒子中,盒上手繪圖案的靈感則來源於雷磊父親早前在出版社任職時負責的書籍設計工作。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雷磊將自己的動畫創作巧妙的並置於那些充滿早期現代主義風格的圖案之中。他希望通過這些電視重塑動畫的色彩和韌性。在這些充滿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手工質感的作品中,每一個故事都承載了雷磊兒時的記憶,關於愛、孤獨、音樂、生命最初的好奇與探索世界的勇敢。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時時刻刻清空自己,然後給自己打開一扇新的門

雖然雷磊的創作基本都是以動畫來展現,但每一部作品在延續個人風格的同時又是非常不一樣的。這樣的理念來自中國台灣作家駱以軍的啟發,在駱以軍的一次講座上他曾提到,每寫完一本書後就像清空一次硬碟一樣,是重新開始,當他完成《西夏旅館》這部作品後,如果按照他原來的辦法他可以寫很多類似的小說,但是他選擇了清空,重新構建了一個系統,給自己打開了一扇新的門。這在雷磊看來是非常需要勇氣,也是非常危險的,但是聽了駱以軍的一席話雷磊覺得找到了一個共識或者說是找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創作方式。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7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是有一套系統的,但是在《照片回收》里它就完全不一樣了。我最近的一部長篇電影《動物方言》和《照片回收》比起來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別。」雷磊說:「勇敢的藝術家不是沉浸在或滿足於當代藝術市場的消費,滿足於畫廊的運作,滿足於美術館的展覽之中,而是可以時時刻刻去清空自己,自省和否定自己,然後給自己打開一扇新的門。」

YT專訪藝術家雷磊,在他登上回南昌的飛機之前我們抓緊時間和他聊聊創作背後的故事。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這不是一個可以說謊的時刻」,彩色動畫短片,時間:3分30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YT:你的作品很多都是在電影節上,在影院里,在大屏幕上放映的,但《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則是選擇了12個小電視機來播放,為什麼選擇這樣的呈現方式呢?

雷磊:這個項目比較有意思的就是把它轉化成了在小電視上的播放,變成了一個現場的感覺。觀眾進入到這個現場里就像進入到了一個藝術家的世界,相對電影院來說觀眾也有更多選擇的可能性,他可以選擇不同的故事,選擇去看這些電視上呈現的資料來源,我想它轉化了這些視頻或者說是動態影像和觀眾之間的關係,這件作品在這方面可能相對於電影院的播放它又有了一個新的生命,我覺得這很有意思。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鴨梨還是外星人」,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5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而內容上其實也可以說是藝術家的白日夢或者是烏托邦、異想天開。每個故事都挺像一個日記的,其中一個短片《這個念頭是愛》就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當時的我也正沉浸在美好的愛情中,所以在故事中可以看到很多有關愛情,有關生活的小細節、小故事,日常的點點滴滴。它就是一天一天的日記,就像把日記放在電視盒子里,可以供觀眾來翻看。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這不是一個可以說謊的時刻」,彩色動畫短片,時間:3分30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YT:所以你把你作品的解釋都交給了觀眾嗎?

雷磊:其實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關係早就已經被打破了,更多的權利應該是交給觀眾。比如觀眾在現場觀看我的動畫時,他們的反饋,他們對八零年代的一些回憶很有可能比我的創作更加寶貴,更加重要。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7秒,動畫:雷磊 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YT:在《一個人的美術電影製片廠》等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父親對你創作的啟發,父親是不是給予了你很多創作靈感?

雷磊:是的,我的動畫里也有很多拼貼、美術字、圖案設計等等,而這些方面都是來自於我父親早期的書籍設計。我父親是中國比較早的一批書籍設計師,在他工作的那個時代是沒有Photoshop的,沒有電腦設計的,所以他大部分的設計就是拼貼、剪輯、手工製作、膠水這樣子。所以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就是父親用美工刀刻美術字,用舊的雜誌拼貼一些圖形做封面,這也影響到了我在動畫製作中的一些工作,展覽的布置,包括這次展覽展廳中地毯上的圖案也是來自一些舊書,和電視柜上的圖案都是共通的。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YT:你之前提到希望讓大家看看「一個江西南昌出生的藝術家的思維方式究竟和生活在紐約、倫敦的人有什麼不一樣」,你覺得城市對一個人的創作影響非常大嗎?

雷磊:與其說是對創作有影響,其實城市更多的是對生活有影響,有可能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城市不覺得,我現在的生活主要在北京,在洛杉磯,我現在的飛機是要從北京飛往南昌的。首先是氣候的變化,南昌很潮濕冬天冷,夏天又很悶熱像桑拿房,南昌人又很能吃辣,南方的很多特點是會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的,這和在北方,在美國和歐洲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三缺一」,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25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致謝藝術家

我覺得小時候我們沒有意識,總覺得生活理應就是這樣的,冬天冷夏天熱,但是當我到洛杉磯的時候發現還有一個地方是一年四季都是二十多度的,也不下雨,而南昌一下雨就是四個月五個月。其實創作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城市真正會影響的是我們的生活,一個人在成長、生活在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甚至對他的性格都會有所影響。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一個人的美術製片廠」。圖片來源:雲圖原創?YT

YT:你的作品一直在探討「我是誰」這個問題,在這麼多的創作後你有一些答案了嗎?

雷磊:我也還在尋找這個問題的回答。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想起我那天晚上看到自己七年前的一些老照片,但我完全認不出照片中的自己,樣貌什麼的我覺得都已經不太一樣了,但別人說這就是你呀,我就很疑問:「這是我嗎?」所以「我是誰」這永遠是個問題。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大手啊大手,越大越好」,彩色動畫短片,時間:4分07秒,動畫:雷磊,音樂:李星宇,圖片為短片片段


關於《愛的藝術:旅人日記》展覽精彩活動合集

大家可以來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館的《愛的藝術:旅人日記》看看Andy Warhol和Christopher Makos當年在北京拍的照片,以及更多更精彩的展覽內容,還有一些驚喜大禮: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愛的藝術:旅人日記》

展覽時間:2019年3月30日 – 2019年6月30日(周一閉館)

開館時間:10:00am—18:00pm (17:30pm停止售票)

展覽地點: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館,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路32號

在雷磊上飛機之前先和他聊十分鐘的哲學終極問題:「我是誰?」

- E N 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T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被束縛或被抹去,我尋找綠洲的使命仍是愛你
我敢用牛糞做裝置,你敢看嗎?

TAG:YT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