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論語》:「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

《論語》:「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

在《論語.學而第一》裡面,有一句名言:「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以前理解的比較膚淺,今天再稍微深入的分析一下。

按字面意思,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巧言善辯、油嘴滑舌,阿諛逢迎,善於表面做作的人,很少能達到仁的境界。

那問題來了,難道不巧言善辯,不外表做作的人,就能達到仁的境界了嗎?這也未必呀!這樣的人可就太多了,但不能說他已經達到仁的境界了,就連孔子自己都不敢隨便說達到仁的境界,繼承孔子道學的得意弟子曾參,也自謙地說不敢輕易言仁,他僅僅說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而已,可以說是略接近於仁的境界。

那什麼才是仁呢?這個問題需要探討一下。仁是性情心性的最高境界,是傳統文化中一種至高無上的精神,是儒家學者所追求的道德修養的最高目標。

仁是由人的本性而來,每個人都本自具足的,但因後天的不良習氣所染,仁的性德顯現不出來了。《中庸》里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要治國平天下,必須要明心見性 。但見性很難,所以要先學道,這個道就是《易經》、《老子》裡面所講的「道」,就是孔子所說「吾道一以貫之」的「道」。但「道」也不是容易搞明白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講「德」。《道德經》里就是專門講「道」和「德」的,「道」是體,「德」是「道」之用,但即便是「德」,還是不容易搞明白,那就只能再退一步,從講「仁」開始了。

「仁」是會意字,一個單立人,一個二,意為兩個人相處,就是講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道理,什麼道理?就是做人應該具有善良、正直、真誠、質樸的品質,應該愛人如己,孝悌忠信,這是一種做人的最高的道德品質,是人的本性,本來就應該如此。

但這種道德品質,也很難有人做到,只能說接近於「仁」。所謂「剛、毅、木、訥近仁」,就是說做到這些的人,已經接近於「仁」了,但還未必是。與此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剛直、果決、質樸的品質,而是花言巧語、虛偽不實、機巧善變,那就絕對沒有「仁」的品質了。

所以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雖然做到「剛、毅、木、訥」,不一定就是「仁」的境界。但要是花言巧語、善於辭令、矯揉造作,以阿諛逢迎之嘴臉取悅於人,肯定就不是「仁」的境界了,換言之,這種人不厚道,表裡不一,嘴上一套,心裡一套,很難與人相處。

比如越王勾踐這個人,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與人共患難的時候,對人很好,成功了就翻臉不認人,這就是「巧言令色」,是不仁的典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四大名著適合兒童讀嗎?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