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最害怕的一類人,這類人在一千多年前發揮到極致,皇帝都躲著

皇帝最害怕的一類人,這類人在一千多年前發揮到極致,皇帝都躲著

世界上最難為情的事情,應該就是批評和接受批評這件事情了,批評一個人要有足夠的勇氣,因為,批評別人就是在揭別人的短,讓被批評的人感覺就像是全盤否定自己一樣,還會引起被批評者的反彈,弄不好的話還會惹禍上身。

而接受批評的人就更需要勇氣和胸襟了,人在面對批評的時候,本能的會有保護自己的條件反射。接受批評在面子上肯定是過不去的,而且,完全接納是更難的事情。所以,從古至今,能夠接受批評的人,唐太宗算是一個吧,魏徵就是那種敢於批評皇帝的人,勇氣可嘉。

北宋的政治氛圍比較寬鬆,也有著和其他朝代一樣的慣例,都有一套專門給皇帝及其他官員挑毛病的官員,這些官員也被叫做:諫官。北宋的諫官和其他朝代諫官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都比較敢說,而且說的都比較直接,像罵人似的。

所謂的「諫官」又稱「諫臣」,指:規諫君過之臣、勸諫天子過失之官。《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有「為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的名論;《白虎通·諫諍》論及朝廷職官時說,「設輔弼,置諫官」,諫官被看作是與左丞右相同等重要的帝王羽翼。

在宋朝,這一官職被發揮到了極致,甚至,連皇帝都有些怕他們。

可以說,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便是放在現代文明社會,批評領導和同事也得要十分的含蓄,不可能那麼的直接。宋朝諫官批評皇帝簡直跟罵人一樣,毫無隱晦,很多話估計皇帝臉上也掛不住。這裡,筆者可以隨便舉一個北宋臣子給皇帝上書的例子。

這個官員的名字叫做富弼,他說皇帝懶惰怠政、不務正業、忘恩負義等。可以摘取一些內容大家看一看。比如,他指責皇帝忘恩負義:「突然就把郭皇后廢掉了,她本身並沒有什麼大的錯誤,全天下的人都認為皇后是冤枉的,前幾任皇帝的皇后,從來沒有遭遇過這樣的不公。

皇帝作為那些明君的子孫,一點都不遵守祖宗的家法,可以說是不孝。而且,有些諫官要求皇帝糾正這些錯誤,竟然,被皇帝給貶斥了。這些諫官都是皇帝自己選擇的,說是要幫助自己糾正錯誤,到頭來,皇帝你自己不聽,卻怪罪這些官員,不是自欺欺人嗎?

而且,這些諫官都是按照皇帝的吩咐做的,到頭來卻得到了懲罰,這不是讓全天下的人笑話嗎?這樣誰還敢給皇帝提意見啊。更可氣都是,當年那些輔佐皇帝的大臣,都被皇帝一個個趕走了,想當初要不是這些大臣,皇帝怎麼可能把位子做的這麼安穩。

所以,皇帝忘恩負義,難道讓全天下的人都學習嗎?」

這份奏章的內容全文有一千多字,可以說,沒有一句恭維皇帝的話,全都是乾貨,沒有廢話。要麼說宋朝的政治氛圍寬鬆呢,這些罵皇帝的文章,竟然,一字不落的全部記載下來了。皇帝本人對於這件事情還是挺寬容的,富弼本人也沒有受到什麼處分。

當然,皇帝本人也沒有對這份奏章有過什麼反應,就像石落大海一樣,完全沒有了下文。其實,這在北宋已經算是很常見的事情了,估計皇帝本人對這早有免疫力了。而且,更有可能的是,當時的富弼還不到三十歲,官職也很小,也就是現如今的副科級幹部吧。

皇帝完全不把這類小官當回事,畢竟,類似的官員全天下一抓一大把,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像富弼這樣的諫官,能夠像沒事人似的隨便罵皇帝,其實,還要感謝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因為,北宋所有的政策在根子上都有他的影子。

當年,北宋剛建立的時候,趙匡胤就深思了一下前代王朝的盛衰成敗。他總結了一個經驗,一個朝代動亂的源頭往往就是武將,這些將領們一旦有了軍隊就會胡作非為,中央也經常拿他們沒辦法,而文人就不一樣了。

他們往往有著滿腹經綸,但是,性情比較孤傲,就算犯點事,頂多也就是貪污腐化而已,最起碼不會舉兵造反,對朝廷的威脅性很小,因此,趙匡胤看到了文人的優勢。經過戰亂的趙匡胤對於武將們的破壞力有很深刻的印象,在他眼裡,官員貪腐也比擁兵自重的武將要強得多。

因此,在宋太祖逝世的時候,他特意告誡子孫後代,要好好的對待文化知識分子,絕對不能殺知識分子和上書給皇帝提意見的人。因此,這些諫官們能夠敢於向皇帝提意見,並且,用詞還比較直白,其歸根結底都要歸功於宋太祖趙匡胤的那句話啊。

在北宋時期,祖宗之法還是有著很高的執行力的,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憲法。這個法的存在,為宋朝知識分子的言論自由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證,是包括宋仁宗在內的皇帝們所共同敬畏的法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世知識分子比較嚮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畢竟,知識分子嘛,懂得多也愛說話,在其他朝代一不小心就犯罪了,來到宋朝就可以嘮叨個無休止了。

宋代著名諫官也很多,如:司馬光、歐陽修、范仲淹、王禹、蘇轍等。宋代諫官敢諫、善諫,如:神宗時,張舜民做諫官才七日,就上了六十封奏疏;徽宗時任伯雨做諫官半年,上疏一百零八封。范仲淹曾有《靈烏賦》,「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其諫官生涯的真實寫照。

參考資料:

【《宋史》、《中國古代御史、諫官制度的特點及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一人曾說:我要麼流芳百世,要麼遺臭萬年,結果,果然遺臭萬年了
這個國家實在太強大,曾一路征服了無數個國家,但卻在中國吃了癟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