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鮮卑人是繼匈奴人之後,又一個在北方草原崛起的游牧民族。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鮮卑人不是最大的,也不算是最強的,但卻是對華夏民族傷害最深的,鮮卑人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甚至千古名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時也曾向鮮卑人求援。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鮮卑人素以殘忍嗜殺著稱,但在溯本追源之後發現,這些殘忍的鮮卑人很可能與華夏民族是同祖同源。

據《史記索隱》中之記載"鮮卑,東胡別種",而在《三國志》、《後漢書》、《晉書》和《十六國春秋》之中,也都記載了"鮮卑"族名是"依鮮卑山,以山為號",均說鮮卑是東胡之餘部。東胡是比匈奴和鮮卑更為古老的游牧民族,為太昊伏羲之苗裔,在向東移北遷之後的稱謂,自商代初年至西漢,東胡大約存在了1300多年。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伏羲:華夏民族之人文先始,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而東胡人正是他的後裔。

東胡因居於匈奴(胡)之東而得名,秦末漢初,東胡首領曾向匈奴人索要名馬、美女和土地,後為冒頓單于擊敗,此後東胡人逐漸衰落。戰敗後的東胡人被迫分為兩部,退居烏桓山的一支被稱為烏桓,而退居鮮卑山的一支則被稱為鮮卑,成為了匈奴人的藩屬,直至公元45年,鮮卑人追隨匈奴侵擾漢朝邊境,鮮卑才作為一個民族而被中原王朝所知。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匈奴人在多次遭到西、東漢的打擊之後,自顧不暇而被迫遷往中亞,鮮卑人從此逐漸擺脫了匈奴人的控制。

漢桓帝時期,鮮卑人的首領是檀石槐,在他的統帥之下,鮮卑人"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里,南北七千餘里,網羅山川水澤鹽池"。公元177年,漢靈帝派遣中郎將夏育、田晏、臧旻各率騎兵萬餘人,分三路進攻鮮卑,漢軍出塞二千餘里,鮮卑首領檀石槐命東、中、西三部大人率眾分頭迎戰,大敗三路漢軍。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此後鮮卑又誕生了一位傑出的首領軻比能,軻比能統一了鮮卑各部,而且他對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非常恭順。

公元220年,軻比能向魏文帝曹丕獻寶馬,公元221年,軻比能交還留居鮮卑的漢族500餘家歸漢,公元222年,軻比能率部驅趕牛馬7000餘口與魏國"互市",再送歸千餘漢人返鄉。鮮卑人之所以同曹魏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因為軻比能正在逐漸的兼并其他部落,公元228年,當軻比能吞併了整個蒙古草原之後,已經形成了除吳、蜀兩國之外,對曹魏最大的威脅。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公元231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諸葛丞相派使者聯絡軻比能夾擊曹魏,軻比能親率十萬騎兵至石城(今甘肅皋蘭),但卻被曹魏派遣的刺客韓龍刺殺。

當司馬氏篡魏建立西晉之後,西晉王朝內部混亂不堪,八王之亂更是使國力衰弱,各少數民族紛紛南下入侵中原,即著名的「五胡亂華」,因此,也有人認為,司馬氏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五胡亂華」是華夏民族前所未有的一場災難,幾近亡種滅族。「五胡」是指鮮卑、匈奴、羯、羌、氐五個胡人的游牧民族,在百餘年間,他們在中原地區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被稱為五胡十六國。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在所謂的五胡十六國之中,鮮卑一族就建立了十個國家,而且他們是五胡之中,最兇狠殘忍的一個。

鮮卑人建立的這十個國家分別為: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後燕、西燕和南燕,乞伏氏建立的西秦,禿髮氏建立的南涼,拓跋氏建立的代國和北魏,高氏建立的北齊,宇文氏建立的北周。鮮卑人的兇狠殘忍令人髮指,他們把漢人貶為「四腳羊」,甚至將劫掠來的八千漢族女子,在百般凌辱之後,竟全部沉溺在易水河中,史書評價"黔庶荼毒,自此始也"。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鮮卑人的兇狠殘忍,終於激起了漢人的反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武悼天王冉閔和他的「殺胡令」。

冉閔字永曾,魏郡內黃(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人,十六國時期建立了漢人政權——冉魏 (350年-352年)。冉閔在發布了他的「殺胡令」之後,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陸續光復,而建立前燕國的鮮卑慕容氏則組建諸胡聯軍,圍攻長江以北唯一的漢人政權——冉魏。

冉閔率領的漢人軍隊因為寡不敵眾,最終陷入了鮮卑的重圍之中,冉閔在手刃數百鮮卑騎兵之後,他的坐騎朱龍遭受重創倒地,冉閔也被鮮卑人擒獲,最終在龍城(今遼寧朝陽)被鮮卑人斬首。據傳冉閔遇害之時,突然天降三尺大雪以掩其屍,也有傳說是數月大旱,天降蝗災,前燕國主被迫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並謚號為「武悼天王」。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自五胡十六國以來,鮮卑人在中原地區建立的政權數量最多、持續最久、為禍最大。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取代了鮮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改國號為隋,北周滅亡後,鮮卑人也就成為了又一個消失的游牧民族。雖然在各種文獻之中,記載了鮮卑人與華夏民族是同祖同源,但所謂的東胡人也好,鮮卑人也罷,在經過近兩千年的重組與融合之後,他們身上的華夏基因早已蕩然無存。

多部文獻證實:幾乎令華夏亡族亡種的鮮卑人與我們同祖同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 的精彩文章:

年近八旬拾荒老人,如何因緣際會撿到傳世國寶?
中國歷史上四次「削藩」,兩勝兩敗,一奇怪現象決定勝敗

TAG:刀墓手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