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到今天已經是第24年

這一天,是為了提醒我們,

無論生活多麼的忙碌,都要記得閱讀。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毛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

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

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

不復記憶,

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

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

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01

讀書是一種「病」,能傳染

民國教育家張武齡,即「九如巷張家四姐妹」的父親,在教育子女上方式很是特殊。

張家的一樓有四個

大書房,父親一間、母親一間、孩子們共用兩間;而二樓則是藏書的庫房,有數以千計的古籍書卷、還有不計其數的古文雕版。

家中的任何地方,孩子們都可以自由進出;父親最珍愛的藏書,孩子們隨性翻閱、從不限制。

張家甚至發動所有保姆也認字讀書。

保姆們在九宮格紙上練大字、在煤油燈下讀小說、梳頭時以互認生字塊為樂……

楊絳說,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教、受到管教,而是啟發學習的興趣和自覺,在不知不覺中受教。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張武齡的4個女兒和6個兒子)

02

讀書是一種「家風」,能傳承

民國三大望族之一的錢家,近代出過科學家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還有「三大鴻儒」錢穆、錢基博、錢鍾書……

錢家多出人才,與其家族的家風關係極大,錢氏的家風是什麼呢?

讀書修身是錢家歷來的傳統,在錢氏家訓中,記為「子孫雖愚,詩書須讀」。

錢偉長曾經在《八十自述》中說過:「融樂的家庭及長輩的楷模,啟迪著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懂得潔身自好,刻苦自勵,胸懷坦蕩,積極求知,安貧正派。」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很多人才輩出的家庭或家族,都有著優良的讀書傳統,人才輩出,甚至大師頻出,這絕不僅僅由基因決定的,再好的基因,不努力也是白搭,良好的家風容易讓子孫後代耳濡目染,深受影響,把讀書和學習,當成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錢氏家族部分成員)

03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使人從容

董卿愛讀書是眾所周知的,曾多次有人在坐飛機時遇到她,說她全程在閱讀,2014年她去南加大做訪問學者,亦有留學生說常在圖書館看到董卿。

董卿在談及讀書時說,她的卧室里沒有電視、手機和其它電子產品,每晚安靜看會兒書就睡覺。

工作再忙,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蘇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放在董卿身上再合適不過,沒有長年讀書的習慣,就沒有文學積澱,不可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意,並融會貫通,化用到節目主持中。

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她知性、穩重、優雅又從容。

毛姆說:生命的盡頭,就像人在黃昏時分讀書,讀啊讀,沒有察覺到光線漸暗;直到他停下來休息,才猛烈發現白天已經過去,天已經很暗,再低頭看書卻什麼都看不清了,書頁已不再有意義。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04

讀書是一種「習慣」,需堅持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那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有一個回答很精彩: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讀書對人的改變也是如此 。

讀書的意義,不在於我們看了什麼,而在於它使我們變成更好的自己。

讀書無法給我們的物質生活帶來太大的改變,但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和陪伴我們成長。

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你讀過的書,早已深藏在了你的靈魂里,它指引我們,於有限的人生尋找到無限的可能。

世界讀書日 | 讀書是種「病」,能傳染,會遺傳

讀書應該是一種習慣,而非靠紀念日來提醒。

閱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歷練人的性情,厚實人的底蘊,

純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靈魂。

常讀書的人,錦心繡口,

一言一行,一顰一笑,

都會受書的熏陶浸染。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從今天起

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